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备课中发现文言课文中有应注未注和对课本注释有异议的地方,提出来加以补注和释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课本注:“〔利足〕脚走得快”。不当。这个句子的两个分句结构相同,解释应前后参照,顾及句子结构和用词特点。即然课本注“〔水〕指游泳,这里用作动词”,与此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课本的古文篇目中,有两个“能”字用法特殊。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与有关同志商榷。原句如次: ①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谋攻》)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劝学》) ①中的“能战之”、“能逃之”、“能避之”连用的三个“能”字,课本未有注释,而近期出版或再版的古文选注本又几乎都把它们训为“能够”、“要能”或“要”。例如:  相似文献   

3.
数学问答     
85.问:命题p:方程(x+2)(x-1)=0的根是-2,命题q:方程(x+2)(x-1)=0的根是1. 很明显,p和q都是假命题.但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x+2)(x-1)=0的根是-2或1”是真命题.而课本第27页:“当p、q都为假时,p或q为假”,那么,上述的“怪题”怎样解释呢? (广州仲元中学一(10)班谭映荷)  相似文献   

4.
一、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揉(r6u)以为轮 虽有槁曝(pl=J) 金就砺(Ij)则利 B.吾尝跛(qi)而望矣 假舆(yI=J)马者 假舟辑(jf)者 C.故不积跬(kuf)步 骐骥(j1) 锲(qi)而不舍 D.金石可镂(Io c】) 蟹六跪而二螯(60) 用心躁(z白o)也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其下各词或短语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请分别指出 1.金就砺则利【 】 A.就事论事 B.就职演说 C.就灯看报 D.说走就走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A.疾风劲草 B.疾恶如仇 C.民间疾苦 D.讳疾忌医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A.假仁假义 B.不假思索 C…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文的"浮躁"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虚",二是"假",学生作文"浮躁"而导致的"虚"与"假"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教师的"浮躁".作文写作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与课本教学、课外阅读积累也密不可分,在教师有序指导下的多读多思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6.
剩余与不足     
课本习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探索性,经命题者巧妙构思编拟而成.各类考试中很多题目源于课本习题,所以同学们平时学习时应立足课本,对课本习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现举一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荀子·劝学》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段话是说“君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善假于物”,即能根据客观环境,凭借一种客观事...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新编数学课本(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中提出:“要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满足命题条件,而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这在数学中称为举反例”。 [美]B.R.盖尔鲍姆,J.M.H.奥姆斯特德在他们的名著《分析中的反例》中写道:“冒着过于简单化的风险,我们可以说(撇开定义、陈述  相似文献   

9.
师:从课本取题是高考命题的常用的方法,而一道课本的典型例题或习题可以演变出许多有价值的题目,这就给命题者提供广阔空间,所以课本的典型例题和习题应该一起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来看课本(必修4·苏教版)中的两道例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好数学课本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读好数学课本的习惯,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读课本.他们片面地认为,语文、外语、史地、政治等教科书非读不可,而数学则只要会解题就行了,至多把公式记住便万事大吉.个别教者也不注意充分发挥教本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引导并指导学生读数学书,这就更加使一部分学生不读课本而把课本看成公式手册,  相似文献   

11.
紧扣教材出题,是高考的命题原则.命题者以教材中一些重要的例题、习题作为基础,编拟高考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每年高考中有不小比例的此类考题.高考题目大多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其中这"高"意味着对课本中的素材加以挖掘创新.课本素材是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的源泉.笔者就以2006年高考为例谈试题如何源于课本或变形组合、拓延而来,为考生提供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考的试题要求都说是以课本例题、习题为主要来源,同时要求是"源于课本而不高于课本,源于课本而略高于课本,源于课本之外的不常见新颖题".但是我们教者往往不注意,总是以高考卷最后两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登高而呼,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作为班主任也要善假于物以达成我们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当今教育界有这样两种语文老师。第一种是名副其实的“导师”这是一种“严师”或“虽不严而自威”者.他们认为“课本就是世界”,把课本和试卷看成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谨记韩愈老夫子的教导,兢兢业业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为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把课本读深、读透;把教参看熟、看烂;把试卷  相似文献   

15.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文言部分,选编了一百六十篇作品,各时期的名篇都有所收录,内容十分可观。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阅读这些文言文,都可能遇到一些“拦路虎”,其中之一,就是古字通假问题。课本尽管在练习中阐明了界说,在文中遇有假字尽量予以注释,但仍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因此,本文试就课本通假字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一)根据课本阐明通假界说所举的范例和四处通假字练习可知,释通假采用的常式是“甲同乙”。但也有“甲通乙”、“甲与乙相同”、“甲与乙同音”、“甲也写作乙”等形式。依照上述体例,考察课本通假字的注释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通假字该注而未注。例如: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枯燥而低效的学科,为之者往往望而却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的确是一门艰涩的学问.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实例导入、激发兴趣、突破课本、简化程式等方面阐述了对应用文的教学见解.  相似文献   

17.
“糖类有机物”部分知识在近三年“3+X”高考的理综卷中年年出题.这是因为糖类有机物是化学与生物学知识的交叉点,而受到理综卷命题者的青睐.例析如下:一、课本知识的简单再现(2000-27)填空(20分)(注:原题共四问,与糖有关的是(1)(3)二问)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命题者总是匠心独运、精雕细刻,设计出的试题新颖致、独创一格,尽管试题千变万化,但命题者遵循的原则是,不超越教学大钢,“植根”于现行教材,因此,很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习题或例题,(我们把由课本习题或例题演变而得的新题称为课本变式题)即人们常说的万变不离其宗也,为了使教学不偏离大纲、使教师学会演变、给师生提供新题、给命题者提供参考,我刊从本期起开设“课本变式题库”栏目。欢迎为本栏投稿,来稿要求所提供的变式题新颖、科学性强,并附解答、指出变式题在课本中的详细出处.来稿时请在稿件右上角注明“题库”字样.  相似文献   

19.
在近年的高考中,均有部分题目是将课本的题目经改编综合而成,使之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利用递推式将数列题改编成递推数列题并求解.以引起读者进一步研究课本.在高中数学(甲种本)第二章复习题B组中有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20.
排列组合作为高中代数课本的一个独立分支,因为极具抽象性而成为"教"与"学"难点.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教者很难用比较清晰简洁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有的即使教者觉得讲清楚了,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还不太适应.从而导致学生对题目一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