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他的父亲和祖父均是当地的宫廷歌手。贝多芬4岁时,父亲就教他音乐。但由于他年龄太小,开始对音乐表露出厌烦情绪。父亲为了使贝多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硬是用棍棒和拳脚,迫使贝多芬8岁时就能很好地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     
贝多芬的祖父出生在荷兰的安特卫普,20岁时住到了波恩,做了当地大公的乐队长。波恩在德国的西部,临近莱茵河畔,是个文化发达的城市。他的祖父除了宫廷乐团工作外,还兼作葡萄酒生意,而贝多芬的父亲早年在宫廷乐团担任男高音歌手,由于喝葡萄酒成性,渐渐地嗓子就不行了。贝多芬的母亲是一个厨子的女儿,开始的时候嫁给一个男仆,后来丈夫死了,便嫁给了贝多芬的酒徒父亲。贝多芬出生以后,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有一些出息,当一个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四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  相似文献   

3.
瑞玉 《小火炬》2010,(1):58-58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一个穷苦的家庭。他的父亲在波恩的宫廷里担任乐手,靠微薄的工资维持家庭生活。贝多芬从小就展露出了音乐方面的天分。11岁时,贝多芬拜音乐家尼法为师,尼法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教法非常严格,贝多芬常常累得精疲力竭。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与《月光曲》贝多芬(1770年一1827年)是德国著名音乐家。他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一座美丽的城市──波恩。他的祖父在亲王的宫廷乐园当乐长,父亲也在乐团中当歌手。他五岁起跟父亲学音乐,后又随作曲家奈弗学习,1792年定居维也纳,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5.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一个穷苦的家庭。他的父亲在波恩的宫廷里担任乐手,靠微薄的工资维持家庭生活。贝多芬从小就展露出了音乐方面的天分。11岁时,贝多芬拜音乐家尼法为师,尼法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教法非常严格,贝多芬常常累得精疲力竭。妈妈告诉他:大家都夸奖你是个天才,因为人家看你是个孩子,如果你信以为真的话,那就是你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     
贝多芬的祖父出生在荷兰的安特卫普,20岁时住到了波恩,做了当地大公的乐队长。波恩在德国的西部,临近莱茵河畔,是个文化发达的城市。他的祖父除了宫廷乐团工作外,还兼做葡萄酒生意,而贝多芬的父亲早年在宫廷乐团担任男高音歌手,由于喝葡萄酒成性,渐渐地嗓子就不行了。  相似文献   

7.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1770年出生于德国的波恩,小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的小手都练肿了也不敢休息。  相似文献   

8.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家乡波恩是当时进步的文化思潮“启蒙运动”的中心,贝多芬从少年至青年时期受到此先进思想的影响,“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他一生所要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同时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大胆而又成功的用音乐的语言表达了这一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9.
《小火炬》2014,(4):13-15
望子成龙的酒鬼父亲 贝多芬的爷爷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名普通歌手,妈妈是一个宫廷小厨师的女儿。从一出生开始,贝多芬就被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爷爷还特意将自己的名字送给了他。  相似文献   

10.
月光曲     
一、作品与题解《月光曲》这篇讲读课文记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著名钢琴曲《月光曲》的一个动人的传说。贝多芬(1770—1827),德国波恩人。他从小跟父亲学音乐,表现了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演奏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奥地利封建统治最黑暗的时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蔑视封建贵族的偏狭和庸俗。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在18岁时(1788年)和波恩的勃劳宁一家交上朋友,这一家的女儿埃雷奥诺勒(1772-1841)和儿子罗伦茨(1777-1798)跟贝多芬学习钢琴。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波恩去维也纳。由于离别前发生了一场争吵,贝多芬到了维也纳以后有一年没有和埃雷奥诺勒通过信。1793年,他把在维也纳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一部分是在波恩写的)题献给了埃雷奥诺勒,这部作品就是以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姻》第一幕中费加罗的谣唱曲为主题的小提琴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在贝多芬十七岁时便去世了。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人和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钢琴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启示     
1787年的春天,17岁的贝多芬为了寻师访友,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世界音乐名城维也纳。他虔诚地敲开莫扎特的房门,谦恭地自我介绍说:我叫贝多芬,是专程从德国波恩赶来拜见您的。请您多多指教。莫扎特  相似文献   

14.
在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时期,欧洲音乐史上诞生了多位震撼世界的音乐大师,他们都是在前辈的发现、提携下而茁壮成长为一代大家的。莫扎特对贝多芬的赞言:"年轻人,将来有一天你会震动世界的。"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在德国的波恩,从小表现出卓越的音乐天赋。当他17岁时,出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3年,直至1804年的夏天完成,并题献给贝多芬波恩时期的好朋友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这位波西米亚出身的瓦尔德施泰因伯爵是贝多芬的庇护者、朋友,同样也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在贝多芬年轻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贝多芬超乎寻常的音乐才华,他不仅热情地拥护贝多芬,而且在经济上给予援助,更多的是在内在的精神上给予鼓励,是贝多芬最为无私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贝多芬不仅仅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也是一位具有革命民主思想的战士。他是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爱憎的。贝多芬1770年出生在波恩,从小就酷爱音乐,8岁就举行了个人音乐会,后来定居在音乐名城维也纳。贝多芬对音乐的痴迷经常达到忘我的程度,一次,他走进一家饭馆,坐在饭桌旁,拿起手里的拐杖,就像弹钢琴一样敲打起来。过了很长时间,店老板过来问他,他才醒悟过来,忙问;“我应当付多少钱?”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因为他根本没有用餐。还有一次,他同朋友到郊外散步,望着大  相似文献   

17.
路德维西·冯·贝多芬,1776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的波恩,1827年3月26日卒于维也纳。由海顿和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占典主义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的手里被极大地扩充和发展。他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合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半夜里给人从床上拖起来上音乐课是一种什么滋味?这正是可怜的小贝多芬的遭遇,而这个粗俗而冷酷的教师,竟是贝多芬自己的父亲。父亲是个音乐家固然是好事,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是个傻瓜,尤其糟糕的是,他还是个酒鬼。他是莱茵河畔波恩附近的科隆城选侯的唱诗班的一个歌手。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1770-1827) 是欧洲乐坛上的一颗巨星, 他是德国波恩科隆宫廷歌手之子,自幼从父学音乐。他继承了海顿、莫扎特的传统,吸取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成果,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他创作的九部交响曲,特别是第  相似文献   

20.
在维也纳市内,现存有贝多芬故居十四处之多。原来,贝多芬正当三十二岁盛年患耳聋症以后,心情烦燥。怕见熟人,故而经常搬家。其中西郊一个名叫哈林堡的小村是贝多芬一八0二年的住地,著名的贝多芬遗书就是在这里写下的。这是一幢包括一个小庭院的两层楼房,贝多芬就住在右边楼上三间相通的又矮又小的房间里,从窗外可以看见一片茂密的树林和教堂的钟楼。正当贝多芬写完第二交响曲后不久的一天。象往常一样,贝多芬从清晨开始了工作。忽然他发现往常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