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筛选最佳磁处理条件,为磁处理在金针菇菌种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以金针菇菌丝体为对象,用6、12、17、27mT四种磁感应强度进行不同时间的磁处理,研究磁场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所产生的正负生物学效应,从而筛选出具有正生物学效应的最佳磁处理条件.结果表明不同磁处理条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不同.适当条件的磁处理能够产生良好的正生物学效应,从而能够促进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本实验中,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具有正生物学效应的最佳磁处理条件为:27mT/50min.  相似文献   

2.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对蛹虫草人工菌丝遗传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菌丝作用1.2和4WK的结果为阴性,其抗诱变效应十分明显,且与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对蛹虫草人工菌丝遗传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菌丝作用1.2和2WK的结果为阴性,其抗诱变效应十分明显,且与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测试了平菇、香菇、柳松茸等8种食用菌菌丝对不同处理的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同化利用情况,并测定了不同处理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平菇、滑菇、黑木耳、双孢蘑菇和大肥菇在以抽滤除菌的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香菇和柳松茸在以高温灭菌的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蛹虫草在以间歇灭菌的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经高温灭菌处理后,还原糖含量降低;而可溶性淀粉经高温灭菌后,还原糖含量略微升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酵母粉1%、KH_2PO_40.2%和MgSO_40.2%。在此培养基中,蛹虫草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最大,可以达到1.21g/100mL。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蛹虫草栽培研究现状以及栽培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探究了蛹虫草栽培中菌种选育、复壮、培养基成分、栽培条件等关键因素,并展望了蛹虫草栽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糯米和蛹虫草为主要原料,采用酒曲发酵,研制了一种蛹虫草糯米保健酒。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酒曲添加量、蛹虫草粉量、黄酒干酵母添加量及发酵温度等四个因素对蛹虫草糯米保健酒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酒曲添加量为1.5%,蛹虫草粉占干糯米质量的7.5%,发酵温度30℃,黄酒干酵母添加量为0.08%。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蛹虫草糯米保健酒,不仅香气浓郁,鲜甜可口,风味优雅,而且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蛹虫草栽培技术为基础,探究了蛹虫草黄酒的生产工艺.结合安康富硒资源优势,以大米为培养基,经灭菌、接种等工艺生产富含蛹虫草有效成分的大米培养料,辅以本地富硒大米,生产富硒蛹虫草黄酒.富硒蛹虫草黄酒兼具蛹虫草和黄酒的有效成分及营养价值,优化了安康黄酒的生产工艺,丰富了安康黄酒的花色品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碳源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首次系统研究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及发菌、出草等人工栽培全过程中所必需的适宜碳源。方法: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等常见碳源为实验组,比较观察菌种质量、菌丝生长状况、发菌及出草情况。结果:各种碳源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液体菌种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葡萄糖为佳;栽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蔗糖或葡萄糖为佳。结论:液体菌种培养基及栽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小分子碳源具有促进菌丝生长、提高出草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服用蛹虫草提取液和氨基酸对小鼠运动疲劳和抗缺氧的影响,建立训练鼠实验模型,灌服小鼠蛹虫草提取液和氨基酸,测定小鼠游泳力竭、爬竿、耐缺氧时间和运动训练血乳酸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蛹虫草提取液复合灌喂训练模型小鼠,小鼠游泳力竭和爬竿及耐缺氧时间显著地长于生理盐水对照实验组小鼠(P〈0.05).蛹虫草提取液复合组与蛹虫草提取液单独灌喂组一样,游泳训练鼠的血乳酸水平变化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和氨基酸处理组(P〈0.05).蛹虫草提取液和氨基酸复合对运动小鼠抗疲劳和运动生理机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氮源、碳源、温度、pH、光照条件和基质含水量对北冬虫夏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柠檬酸铵;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6~7最适基质含水量为80%暗培养对菌丝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3株不同蛹虫草菌株的交配型鉴定以及出菇性状、产量和栽培周期等指标的比较,选择出早期识别交配型的简洁方法及优良的菌株。方法:利用PCR和溴百里酚蓝脱色法鉴定不同蛹虫草菌株的交配型;通过序列比对及对溴百里酚蓝的脱色率比较,同时统计分析各菌株产量、子实体形态和栽培周期等农艺性状差异。结果:双交配型菌株对溴百里酚蓝的脱色率远高于单交配型菌株;单交配型CM-15、CM-16、CM-19的子实体产量最高,分别为17.52 g/瓶、17.80 g/瓶和18.96 g/瓶,生物学效率为58.4~63.2%,栽培周期66~69 d,但与双交配型CM-3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溴百里酚蓝可以对蛹虫草交配型进行早期鉴定,但脱色率与产量等农艺性状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CM-19为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九州虫草有效部位的氨基酸组成,并与冬虫夏草及蛹虫草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分别含有16-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较丰富,分别占每种样品氨基酸总量的66.93%、34.48%、46.18%、46.62%、38.96%、37.38%.结果表明九州虫草无论是菌丝体还是子座,在氨基酸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恒定强度的磁场(1T)对绿豆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得出了不同磁场处理时间和培养时间对绿豆芽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恒定磁场强度下不同处理时间对绿豆的芽长和SOD活性是有影响的,磁场强度为1T时,在6个处理时间中,30 min处理组在每次测量时芽最长。对绿豆的SOD测定表明:经过磁场处理后的绿豆SOD含量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培养时间为7 h的实验组在各磁场处理时间下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在培养21 h后差异最大;磁处理具有滞后效应,磁处理短期内并不产生明显的效果;豆芽SOD含量和芽长并不成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氧化还原酶,主要与植物色素的生成及其产品的色变有关,有利于水果或作物营养价值的保持.本论文以绿豆嫩叶多酚氧化酶粗提液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条件下的磁感应强度的稳恒磁场处理,研究其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分别选用不同的磁感应强度以及时间处理,结果表明:在测酶活性过程中,酶与底物反映很快,1min时底物已全部反应,吸光度也不再增加.在反应初,对照组吸光度为0.8822.处理条件为1.6T15min时,磁场处理对PPO活性促进作用最明显,吸光度为1.0023.反应初始阶段完成以后,对照组酶活力为0.668U.处理条件为0.8T10min时,磁场处理对PPO活性促进作用最明显,酶活力为0.781U.  相似文献   

16.
保藏温度、时间及代次对蛹虫草菌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保藏温度、时间及菌种代次对蛹虫草菌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4℃、10℃、20℃等不同保藏温度,以30 d、60 d、90 d、180 d及360 d等不同保藏时间,以F1、F2、F3、F4等不同代次母种,以F0为对照组,对比菌种质量情况。结果:菌种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0℃保藏1个月、4℃保藏1个月、20℃保藏1个月、4℃保藏2个月、4℃保藏3个月、10℃保藏2个月,其他基本无菌种价值;F1〉F2〉F3,F4基本无菌种价值。结论:4℃保藏1~2个月为佳,10℃保藏1个月为佳,菌种传代以3代以内为佳。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与生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物磁学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它与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着密切关系,生物磁场和磁性可反映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病理的信息,而外磁场对人体及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生命活动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绿豆幼苗经过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的磁场作用后,采用氯化硝基氮蓝四唑(NBT)光照还原法,测定了绿豆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磁场处理诱导了SOD的活性,处理后的幼苗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SOD活性随磁场强弱和持续时间连续变化,在特定磁感强度或者特定持续时间时,SOD活性有一个极大值.可见适当的磁场激励可比较明显的增强绿豆幼苗的SOD活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9.
加磁场退火对铁基薄膜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Fe88zr7B5)0.97CU0.03软磁合金薄膜,研究了不同磁场退火方式对(Fe88Zr7B5)0.97 Cu0.03薄膜软磁性能和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和横向磁场退火方式都能有效地提高薄膜样品的巨磁阻抗效应,在13 MHz频率下纵向最大GMI比分别为18%和17%;纵向磁场退火能有效消除薄膜样品的磁各向异性,优化薄膜样品的软磁性能;横向磁场退火则能有效感应横向磁各向异性并提高巨磁阻抗效应的磁场响应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