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德莱塞在作品《嘉莉妹妹》中描写了嘉莉和赫斯渥的求职经历。嘉莉的第一次求职经过了种种疲于奔命的过程才找到一份血汗工厂的工作。中年人的赫斯渥找工作时处处碰壁,直到他沦为乞丐也没有找到一份比较固定的工作。嘉莉的第二次求职取得了成功,说明了机遇偏爱就业能力强的人的道理。他们的求职经历既反映了工业化所导致美国的分裂性现实,又反映了当时美国人的意愿﹑情感、价值观等社会道德风尚问题。该小说展露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保持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现代文明命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白描嘉莉在城市的生活变迁,德莱塞表达了对当时美国城市工业文明的批判态度.通过以对嘉莉、赫斯渥的描写为主线,小说叙述了美国城市工业化的大发展所引发的"文明"的堕落;赤裸裸地揭露了金钱至上、人与人之间冷冰冰的社会关系的现实.德莱塞对嘉莉和赫斯渥两个悲剧命运的描写,兼具讽刺色彩地指出了城市工业文明之下迷失自我的殊途同归特征.传统道德文化的虚弱和不足,有一定的遗传、环境、机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嘉莉妹妹是德莱塞以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十九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追寻“美国梦”的典型,而赫斯渥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悲剧性人物。小说展示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当嘉莉为杜洛埃总不与她结婚而困惑,也为自已不爱她却怕失掉他的关心而忧虑、观望时,她认识了杜洛埃的朋友赫斯渥── 嘉莉正处于她自己感到非常满意的精神状态中。她既然已这么倾心于赫斯渥,承认了自己的感情,就不再顾虑到对他的态度问题了。她暂时不去想杜洛埃,只想着她的情人的气度、风姿以及对她的无限柔情。在第一个晚上,她什么都不千,只是重温着那下午的详细情景,结果总是想到那甜美的高潮,那时她以行动承认了对他的孤独处境抱有深厚的同情。这是她的同情心生平第一次被充分地激起了,使她的性格蒙上了新的光辉。她原先有些…  相似文献   

5.
《嘉莉妹妹》是美国二十世纪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深刻剖析了生活在十九世纪美国的女主人公嘉莉及赫斯渥在不同欲望的驱使下所追求的各自的美国梦。  相似文献   

6.
津子围小说擅长通过表现普通人在种种现实境遇中身份意识的变化探询人的精神世界。在身份意识与文化、身份意识与职业、身份意识与性别的关系缕析中,津子围笔下的普通人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精神状态。津子围在表现笔下人物的身份意识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身份意识,体现着他对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向度的关注,这使得他的小说具有了较深的寓意。  相似文献   

7.
白薇 《文教资料》2013,(12):88-89
庄子的生活环境使其放浪形骸,达观自得,其作品弥漫生意盎然的自然之美感。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得他考虑个体生存论意义,探讨现实人的价值和幸福。他的理想价值的构筑主要体现在他对当时思想界的现实弊端的无情批判。庄子思想是对现实世界的无言反抗,其表现为通过个体自我逃逸社会属性而固守自由自在的自然本性。  相似文献   

8.
陈辉 《中学生百科》2013,(28):33-35
故事发生在一个拉丁美洲的小镇。一个叫乔皮奇的男孩的智力似乎低于平常值,很少有人和他来往。绝大多数时间,他总是一个人躲在自家的大屋子里。他和他叔叔住在一起,家境殷实。不过有一个像花儿一样的女孩叫赫斯,她不大讨厌乔皮奇。当乔皮奇自娱自乐的大玻璃珠滚到赫斯的脚边的时候,乔皮奇不敢去捡,而赫斯捡了起来并还给了他。于是他们认识了。你知道,小镇上的女孩如果不爱玩耍,那就一定喜欢看童话。赫斯也是这  相似文献   

9.
富翁赫斯的太太两年前就去世了。不久以前,他认识了年轻漂亮的米莉小姐,感情发展得非常顺利。两人很快就结婚了。米莉小姐温柔可爱,十分体贴赫斯。赫斯感到心满意足,他觉得很幸福。赫斯毕竟有一大把年纪了,所以身体非常地虚弱,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为此,米莉特意给他请了一名私人医生来照顾他平时的起居生活。  相似文献   

10.
小说《红字》描述了齐灵渥斯对妻子(海斯特.白兰)、情敌(丁梅斯代尔)以及珠儿———"他"的女儿三个人物的不同态度和言行。整部小说的发展过程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纷繁复杂的斗争,人同外在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当今不完美的人与未来完美的人之间的冲突,进而阐明齐灵渥斯的孤独而善良、自赎而救赎、报复而容忍的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相似文献   

11.
张小未 《海外英语》2012,(13):203-204
This paper has a brief look to the life of Theodore Dreiser(1871-1945),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composing his first novel"Sister Carrie".It mainly touches on the causes for the fall of Hurstwood.Three reasons are listed:theft,his crazy infatuation for Carrie and not adapting for the new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2.
叶甫图申科是20世纪苏联诗坛的重要诗人,他面对的即是现实,也是永恒。他是用心灵与苏联现实、与人类世界对话的诗人。在长诗《妈妈与中子弹》中,诗人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类未来意识,追忆祖国经历过的那场噩梦,目睹20世纪人类世界动荡不安的现实,思索人类的未来命运,昭示人们对和平世界的永远追求。  相似文献   

13.
人们历来对小说的虚构讳莫如深,“真实”、“真实性”之类的概念充塞着小说理论,批评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一部作品的成败得失。我国在20世纪中期,这种对“真实”的崇尚发展到了极致。现代小说家们对“虚构”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理直气壮地为“虚构”正名。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对客观现实存在的模写,把虚构推到了一个极端的位置上,并转向从内心世界开掘主观真实。现代哲学为现代小说虚构的真实性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萨尔瓦多·达利是20世纪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绘画大师之一。达利艺术在20世纪的西方历史和文化影响下,表现出真实与幻想、理性与非理性、现实与超现实的两面性。分析达利艺术作品的这种艺术特性对于理解20世纪的西方绘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虚拟现实技术VR在计算机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界面形式。本文主要从虚拟现实技术特征和VRML语言的角度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美学理想的体现,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在于一个"真"字。这里的"真",包含有三层意义:首先是指生活原型之真,亦指作者的生活经验之真;其次,是人物形象之真与艺术效果之真;复次,表现为作者主观的情真意切,而并不以摹写的酷似逼真为至高的境界与终极目的。正是"真"字文章,打破了18世纪普遍存在于西方文艺界机械反映论的框框,也造成了《红楼梦》对以往中国古典小说的超越,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7.
散文创作的真实性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定位于赋予社会性、时代感、真实生活等方面的描写,散文真实的精神向度被置换为经验向度的真实,真实性的内涵外延受到很大的限定。随着对散文本体创作的不断反思,这种走向真实的反方向的现象有所改善,面对散文创作在坚守心灵真实与汲取创作自由的寸度,仍有待我们认真思量。  相似文献   

18.
同一性思维的解构:阿多诺批判理论的初始地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多诺的整个社会批判理论是由批判同一性思维导引出来的,阿多诺认为,假定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同一的同一性思维是主观唯心主义,本质上,它是对现实加以认同的实证主义,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都是同一性思维的受害,阿多诺对同一性思维的批判实质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派唯心主义的清理是一致的,哲学要反对同一性思维,。恢复其对社会历史现实的科学分析功能及其瓣批判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