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的繁盛时期出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战期间,当时革命根据地"红色图书"的发行不但为毛泽东的著作及共产党的抉择、方针政策提供了有力的宣传,也为与国民党在前线的思想抗争取得成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研究探寻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红色图书"的出版发行,对现今社会的图书发行事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我党在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不仅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弘扬及传承党的红色文化,发挥图书出版的育人价值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图书出版,就如何通过红色文化发挥图书出版的育人功能、红色图书蕴含的内在价值功能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发挥红色图书出版的育人功能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国民党以非常时期为由,加大了对图书出版业的控制和管理力度,先后制定颁布了大量针对图书出版业的法令政策,建立了专门的图书杂志审查机构,恢复了原稿审查制度,不仅对图书出版进行严格的审查,而且还对图书印刷和发行环节进行严密的防控。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国民党建立了对图书出版业事前审查和事后追惩的控制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春梅  闫玥儿 《图书馆杂志》2023,(4):112-116+152-156
延安时期是革命抗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化教育出版等方面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产生了大量的红色革命文献,图书出版更是对当时的革命抗战精神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通过整理分析延安时期的图书出版情况,梳理了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延安时期出版图书状况。对查找获得的205册馆藏延安时期图书开展纸张检测与分析,整理出延安时期图书的纸张定量、厚度、紧度、白度、pH值数据及分布情况。对不同出版机构的图书印刷用纸进行分类,分析了手工纸与机制纸在定量、厚度、紧度、白度、pH值等纸张性质方面的异同,讨论了引起纸张老化受损的原因,为延安时期图书的保护提供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图书出版事业是党的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的图书涵盖了政治、军事、文艺、教材、科普读物等多个领域,各书店、出版社、报社、各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等主要承担了这一时期的图书出版任务。这一时期的图书出版活动,注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重视宣传党的政策,服务对敌斗争需要,出版的图书种类较全但以政治性读物居多,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杨向昆 《编辑之友》2018,(8):104-107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交通运输在军需供应、政令传达、贸易往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图书出版得以快速发展,出现了教材用书、研究专著、调查统计、科普读物等类型的出版物.在编撰方面,这些图书以抗战建国思想为理念,形成了译著现代化与本土化兼容、原创性图书共时性与选择性并蓄、出版中心西移等特征.这对战时交通知识的推广普及、交通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后人认知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诸多面相有一定意义,为当下交通业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彭宏宇 《中国出版》2022,(S1):21-25
近年来,红色主题图书成为少儿出版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燕出版社作为专业的少儿出版社,以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为己任,陆续出版了一批优秀的红色主题图书,体裁多样,题材丰富,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和经验。在策划红色主题图书的过程中,如何提升红色主题图书的生命力,是近年来我们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而《风雨英雄路——写给青少年的党史故事》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秀丽  任天翔 《新闻知识》2023,(10):3-12+93
陕甘宁边区的红色期刊出版事业是中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忧外患、条件艰苦的根据地进行期刊出版,对党的宣传、统一战线、革命斗争、根据地建设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通过对陕甘宁边区的出版背景、出版单位、出版内容的史料综述,发现延安时期的红色期刊出版聚焦于抗战,表现出“党政办刊,加强党的建设;军队办刊,贯彻武装斗争;民间爱国团体办刊,扩大统一战线”的总体态势。基于此,其历史意义和启示在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延安精神,红色期刊出版可见性提升的策略,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我国图书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文献典籍、目录学、史学和经学图书典籍大量出版。文章在对清代图书事业发展进行分析上,对清代图书流通五种渠道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苏华 《出版科学》2012,20(2):98-10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图书出版业前后经历了兴盛与调整发展两个阶段。在兴盛阶段,图书出版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图书出版集中度较高,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图书的出版是其重点。同时,也特别重视文化教育类和社会科学、政治类图书的出版。进入调整发展阶段以后,图书出版类型发生了变化,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图书以及科学知识普及类读物增长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抗战时期重庆全国出版中心地位的确立及其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抗战时期重庆出版机构的状况,如报纸、期刊、图书等出版情况,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出版业的特点:政治性读物多、学术性读物多、文艺性读物多和“丛书热”;突出“时代主题”与“爱国己任”;寻求“夹缝生存”与“民众需要”的契合等。可以说,重庆战时全国出版中心地位的确立,在20世纪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播体系是进行组织动员、维系组织运行的基础.长征途中,除《红星》报等极少数刊物坚持油印出版外,绝大部分苏区刊物基本停刊.在原有传播体系被打破的情况下,中央机关和红军利用共产国际援助和自身现有条件,在长征沿线,甚至国统区维系着一套包括报纸、期刊、图书、标语口号、文艺宣传等在内的完整的信息传播体系.这给红军打破封锁,顺利实现战略转移,并在长征途中宣传抗日主张,获得国内外民众支持,最终为取得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在解放区出版发行了大量图书报刊,是该时期的重要文献。天津图书馆藏有不少革命文献,其内容及版本价值较高,对从事党史及其出版史研究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静 《出版科学》2008,16(1):81-83
本文从资产损失、营业缩减、编辑出版生产力下降三个方面,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出版业遭遇日本侵略者的严重打击,民国时期出版业由盛而衰.  相似文献   

15.
张国功  苗旭艳 《出版科学》2016,24(1):118-124
抗战情境下播迁中的知识分子在各地新创文化学术刊物进行文化抗战,推动着战前主要生成于都市的主流文化学术思想向周边扩散。从思想谱系的角度来看,战时创办于江西的《文史季刊》与现代文化学术名刊《学衡》在编辑人员、刊物风格、文化精神等方面高度重叠、一脉相承,反映出抗战状态下边缘/主流、乡间/都市、战时/平时等深层的文化互动关系。对抗战时期文化内迁途中新办刊物进行个案式研究,对当下深化抗战出版史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上海"孤岛"的党内外文化工作者出版发行图书报刊,在现代书刊出版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7.
郭媛 《兰台世界》2020,(3):128-131,89
李杜,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抗日将领,自九一八事变后,组建吉林自卫军与日军做斗争。上书国联调查团,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1933年7月,李杜回国后立即投身到上海进步人士组织的抗日活动中。1937年,寓居重庆的李杜以报刊为阵地,多次宣传有关东北抗日联军作战的消息,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开展李杜将军在抗战时期抗日活动的研究,对于丰富抗战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后,中共各级组织在浙江国统区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进行了全方面、多层次的报刊活动。浙江国统区中共报刊活动为整个国统区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密度最大,也为其它地区所罕见。中共在浙江报刊活动的开展,是因为中共党组织的重视、有国共合作的平台、扎实的群众基础。中共的报刊活动促进了浙江抗战事业的发展、中共在浙江影响和组织的扩大。中共在浙江国统区的报刊活动既有浓厚的浙江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全国意义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