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三算结合教学的由来与发展从小学一年级起,教师利用算盘帮助学生认数和计算,把口算、笔算、珠算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称为三算结合教学。口算、笔算、珠算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技能。长期以来,三者分离教学,或先教口算,再教笔算;珠算或单独设科,或穿插分段教学。实践证明,这样教学的效果不佳,事倍功半,不少学生小学毕业后珠算不会、笔算不准、口算不熟。 50年代和70年代初,江西省宜春市和上海市崇明县有不少教师为了改变口算、笔算、珠算三者之间相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与“三算”结合的教学唐福秋“三算”结合教学,是指从小学一年级起,引进珠算,以口算为基础,珠算为工具,笔算为重点,把口算、珠算、笔算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优势,互为工具,互相利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新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里多媒...  相似文献   

3.
“三算结合”教学,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和运用算盘,把口算、笔算、珠算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龙胜镇小学段绪贵老师从事“三算”教学已有九个年头,她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区内外珠算比赛中获奖,张婷、杨昌德两位同学曾应邀到台湾进行珠心算表演,受到好评。她...  相似文献   

4.
三算结合教学具备很多优势,它不但能早期开发儿童的智力,促进儿童智力技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它能使儿童产生一种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一、三算结合教学抓住了三算的共性联系,能够发挥各自的特点,互相促进第一,珠算、口算、笔算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之间存在着联系,如果把它们结合起来教学,能互相促进。计算必须通过大脑的思维来进行,口算就是脑算,而算盘和笔只不过是计算的工具和计算的记录器,必须经过脑算才能得出计算结果,所以口算是根本的。三算结合教学抓住了三算的本质,以口算为基础,珠算为工具,笔算为重点,使三算发挥各自的特…  相似文献   

5.
这种教学法是把口算、笔算、珠算三者结合起来教学,充分发挥算盘作为直观教具的作用,使口算、笔算、珠算三者互相促进。这种教学法是根据三算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的特点,通过长期的实验形成的。口算、笔算、珠算是三种不同的计算方式,它们都是为数值计算服务的,都要服从于数值计算本身的运算制度。比如,三算都采用十进位制,加法进位、减法退位、乘法求积、除法求商都是一致的;四则运算中的一些定律和性质,三算都适用。  相似文献   

6.
有益的探索     
三算结合教改实验是针对传统教学中珠算单独设科,独立地进行教学提出来的,要求教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把口算、笔算、珠算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算盘形象、具体、档次清楚、珠动数出、儿童喜爱等教育功能与作用,使儿童手、脑并用,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达到打好基础,减轻负担,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从1980年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把算盘请进课堂,纳入正常教学轨道。进行口算、笔算教学的同时,也进行珠算的教学,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新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简称为“三算结合”。这项改革克服了口、笔、珠三者长期分离、珠算单独设科所造成的局限性和种种弊端。现  相似文献   

8.
“三算结合”教学强调珠算、笔算、口算“三算”之间的相互促进。“三算结合”教学实验最初虽然只是一种关于珠算教学的探索,但它引起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三算实验的全称是“三算结合”教改实验.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采用口算.笔算和珠算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克服口算、笔算、珠算各成一体.互想脱节、互相干扰的缺点,充分发挥算盘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效的概急,理解运算原理.在课堂上通过口算、笔算和珠算恰当的协调交富变换,使学生始还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通过学生自己耳听、眼看、口念.手拨、笔写等,激发和促进了学生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三算结合”教学的特征“三算结合”教学,是从一年级起,将口算、珠算、笔算三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其特点是:一是从小学一年级起到小学三年级,创造性地把“珠算”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瑰宝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既为...  相似文献   

11.
“三算结合”将口算、笔算、珠算三种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并以口算为基础 ,笔算为重点 ,珠算为工具 ,充分发挥算盘的教育功能。由于口珠笔算理一致 ,三者交替使用 ,各展其长 ,互相促进 ,互相提高 ,带来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口算灵活迅速 ,珠算直观 ,准确度大 ,运算速度快 ,笔算过程清楚。“三算结合”使课堂教学节奏加快 ,练习密度增大 ,新知做到当堂熟练、巩固、掌握 ,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良好。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教师也教得轻松愉快 ,还可把节省下来的时间 ,用以学法指导和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和趣味性练习。…  相似文献   

12.
三算结合即: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把算盘请进课堂,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进行口算、笔算教学的同时,也进行珠算的教学,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三算结合”教改实验中,我们发现珠算具有特殊的启发智力的功能。珠算的启智功能,自始至终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对珠算启智功能的认识,在改革中不断深化。实验使教师们逐步理解: 其一、儿童智力活动的实质,是来源于外部的物质活动或者物质模型的操作活动,智力活动是物质操作活动的反映。珠算的操作,把数的概念、数量关系(加、减、乘、  相似文献   

13.
“三算结合教学法”,是“以口算为基础,笔算为主体,珠算为工具”,将口算、笔算、珠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在教学中能得到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最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方法。我国的“三算结合教学”,最早始于1955年。到1958年,江西宜春县的一些同志正式提出了这种教法,并在该县几所小学认真地进行了实验,但不久便因故中断。1969年,上海市崇明县的部分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又进行了三算结合教学法的实验,并取得较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把算盘请进课堂,让它为笔算,口算教学服务,同时,把口算,笔算,珠算三种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由此而得名为“三算结合”。这是一项改革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实验。宗旨在于克服口、笔、珠、三者长期分离,珠算单独设科所造成的局限性和种种弊端;发掘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三者密切结合之后所产生的教育新功能;早期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负担。“三算结合”的教学改革,自1980年重新实验以来,由40个班开始,到1985年已经发展到1600多个实验班。据1992年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已有28000多个实验班,学生约有140多万人,遍布29个省、市和自治区。 实验班之所以能够稳步的增长,决定因素是改革的效益显著,投入少、效益高、见效快,教学效率令人心悦  相似文献   

15.
“三算结合”教材的介绍陈朴小学数学将笔算、口算、珠算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简称“三算结合”。根据这种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编写了一套教材进行实验。现从几个方面将这套教材加以介绍。一、长期实验多次修改这套教材是由中央教科所、中国珠算协会三算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三算”结合教学,要求把算盘作为直观教具,在同一课时中交错运用心算(口算)、笔算、珠算三种计算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透彻理解计算原理的基础上,迅速提高运算速度,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心算、笔算、珠算三种计算方法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如:它们都采用十进制.运算都以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九九表作基础,四  相似文献   

17.
三算教学是从小学一年级起把口算、笔算、珠算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方式。全国有一千多个班在进行三算教学。为了交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珠算、笔算长期自成体系,互不联系的分离现象,把口算、珠算、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三种计算方法各展其长,交替运用,互相促进,减轻学生负担,探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我区从1983年秋季开始,在银川、银南、银北、固原四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三算结合”引进性实验。我们遵照国家教委负责同志的批示,对“三算”实验采取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经过六年的实践,第一轮五个三算实验班已经毕业,实验面逐年扩大(截至1989年秋,全区共有11个市,县115个三算实验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三算结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三算结合”中创新的教学模式 新世纪的“三算结合”教学特点,还应是心算(口算)、珠算、笔算三种算法有机结合,发挥一学三会、一练三熟,即1+2>3的整体功能。这种教学模式是把创新教育和学科教学视为一体,把学生视为主体,强调  相似文献   

20.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琐谈沈长生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改过去笔算、口算的编排顺序,将口算放在珠算、笔算之前进行教学。其目的有三:一是为学习笔算打好基础,有助于理解笔算的算理;二是扩大口算范围,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