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江 《军事记者》2001,(6):32-33
一、朝鲜—越南—波斯湾—巴尔干在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中,战地记者队伍扩展到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然而主宰战时国际舆论的战地记者仍然来自新闻传播大国。朝鲜战争中,戴维·道格拉斯·邓肯1916— 用相机为《生活》画报续写战地新篇。《纽约先驱论坛报》双杰霍默·比加特1907—1991和玛格丽特·希金斯1922—1966争奇斗妍。新华社的华山1920—1985和人民日报的李庆等人1922—1996无疑是中国记者中的明星。越南战争是报道最为出色的少数战争之一。由于没有正式宣战,美国人无法建立新闻检查制度,战地记者得以自由出入战…  相似文献   

2.
刘翎 《军事记者》2001,(4):42-43
职业战地记者之王威廉·拉塞尔 (1820~ 1907),他发自克什米亚半岛的稿件被认为是战地报道的发端。 他不是第一个战地记者,但无疑是伟大的战地记者之一。他就是英国《泰晤士报》著名记者威廉·拉塞尔爵士。   威廉·拉塞尔 1820年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自 1842年起在《泰晤士报》担任临时性的议会报道记者。后一度离开《泰晤士报》以至新闻界去攻读法学,但在新任主编约翰·德莱恩的力邀下重新回到了《泰晤士报》并于 1850年赴丹麦,开始了他在炮火中当战地记者的经历。   拉塞尔所处的时代正是大英帝国开始进入鼎盛的时期。为争夺奥…  相似文献   

3.
展江 《军事记者》2002,(5):40-42
战地记者的成名大都在20出头之时,其黄金岁月通常不会超过20年,然而在少数人身上似乎有某种“57岁现象”。美国人马克·沃森和弗雷德·弗兰德利分别在57岁的那年因报道盟军在法国的战事和阿拉伯──以色列冲突而获得普利策奖。中国老战地记者阎吾在57岁那年采访自卫还击战。“原子比尔”威廉·劳伦斯57岁那年乘轰炸机目击原子弹投向长崎……  相似文献   

4.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西班牙当局9月5日在该国南部的格拉纳达逮捕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著名战地记者泰西尔·阿卢尼,称怀疑此人属于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阿卢尼的妻子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四十年代,在北美墨西哥高原上进行的一场并不为外部世界瞩目的小型战争,成为第一场被新闻界全面报道的战争,现代战地采访滥觞于此。一个名叫乔治·威尔金斯·肯德尔(George Wilkins Kendall)的战地记者第一个将竞争意识带入战场,在硝烟中屡屡抢发最新战情消息,被誉为“第一个伟大的战地记者”、“独家新闻之父”,成为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著名作家,在美国作家中,若论作品在国外被翻译的数量和读者的广泛程度,几乎无人能够和他相比。他创作的《热爱生命》、《海狼》、《荒野的呼唤》等作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篇章。杰克·伦敦的一生多姿多彩,有过做水手、淘金者和战地记者的不凡经历。日俄战争期间,他作为战地记者突破日本政府的重重阻挠,冒险北上,成为惟一接近战争最前沿的战地记者,在新闻史上留下了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佳话。不甘平庸再度冒险1904年1月13日,杰克·伦敦在太平洋上度过了他的28岁生日。此刻,他所搭乘的“西伯利亚号”邮轮…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闻界的前辈,在《生活》杂志工作二十余年(从四十年代早期至六十年代早期)的爱德华·K·汤普森对卡尔·麦丹斯做过这样的评价:“我知道的摄影记者有成百个,如果让我从中选择一位战地记者,我将选中卡尔。从他的作品中能选出一组杰出的反映战争题材的照片。”卡尔·麦丹斯作为《生活》杂志的记者从二次  相似文献   

8.
苏联卫国战争中,数千名作家以记者身份奔赴前线,200多人捐躯战地.叶夫根尼·彼得罗夫就是牺牲者中最负盛名的一个.虽然效命疆场仅仅一年便以身殉职,他的名声已超越国界,在各盟邦获得“苏联的厄尼·派尔”之誉.(厄尼是美国的著名战地记者)  相似文献   

9.
能够在茫茫夜色中悄然从天而降,随军报道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两栖作战而毫发不损,赶上这种机缘的该是天下最幸运的战地记者了.前英国凯姆斯利报团记者伦纳德·O·莫斯利(Leonard Oswald Mosley)就是其中少有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有谁最不具备战地记者的特征,那恐怕就数布鲁克斯·阿特金森(Brooks Atkinson)了。多年来,他一直远离战场,坐在沙龙里高谈阔论。可是,当他将要步入知天命年时,这位爱穿花呢西服、鼻架金边眼镜、口中常衔着烟斗、一派儒雅风度的学者终于加入了战地记者大军。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邮报的女总裁──凯瑟琳文达1963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总裁菲利浦·格雷厄姆自杀身亡,把该报总裁之位留给了他的妻子凯瑟琳·迈尔·格雷厄姆。当时,凯瑟琳已46岁,是4个孩子的母亲。凯瑟琳出身于名门望族,16岁时即着手进入记者生涯的准备,1963年...  相似文献   

12.
美国美联社前总经理、老资格战地记者韦斯·加拉赫在《今日美国报》上发表文章说,五角大楼在这次海湾战争中使用的限制新闻报道的办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招术,这就是建立联合报道组并配备陪同军官。战地记者只能在陆、海、空陪同军官的监视下集体报道战况。即使这样,所有的通讯还都要受到检查。  相似文献   

13.
战地记者阿内特江亚平在国际新闻圈中他可谓尽人皆知,在40多年的采访生涯中,他一共采访了18次战争和重大危机,足迹遍布全球的五洲四海,成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他就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著名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1994年2月,在萨拉热窝废墟林立...  相似文献   

14.
理想·事业·追求─—我的编辑生涯三部曲林辰假如把人的一生比作一部交响乐,那么它应有明快的序曲、宏伟的主调和余音缭绕的尾声。而我的编辑生涯三部曲,竟然扭曲得不入时调了─—漫长的序曲,匆促的主调,奋进的尾声。序曲从1946年到1978年,这漫长的32年,...  相似文献   

15.
战地摄影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伟 《军事记者》2004,(10):48-49
战地记者是“被派去报道一场战役的人”,或者“是新闻工作者中专门从事战地新闻采访与报道的那些人”。有历史记载的战地记者至今有200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19世纪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在战地记者出现之前,为报刊从事军事报道的是军人,但这些军人因为受身份和学识所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地记者。1854年2月,英国《泰晤士报》的威廉·拉塞尔受派随英国远征军去马耳他,由于他在此次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和此后报道的十多场战争,被认为是职业战地记者的鼻祖,后来受封为爵士。但另据考证,在拉塞尔之前就已有记者出没于战场了。战地记者既包括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16.
从战地记者到外交家──怀念康矛召同志季音康矛召同志离世已经一年多了。曾经在战争年代共度过一段战地记者生涯的同志们,至今仍深深地怀念着他。我们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相识的。那是1946年冬,国民党当局挑起的内战已更加扩大,上百万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地向苏北、山...  相似文献   

17.
骆正林 《新闻界》2002,(4):16-17
古代社会的名流是贵族,现代社会最耀眼的亚文化群体是明星。明星是影视产业的法宝,传统意义上以演员为基础的明星支撑了整个影视工业。而在明星中,女明星占据着大众文化的重要位置。西方的玛丽莲·梦露、简·方达,中国的巩俐、刘晓庆,她们的光泽曾吸引过无数少男少女,她们因有很高的知名度而倍受关注。然而,近年在竞争激烈的传媒领域,出现了不少知名度很高的女性,她们因具有不同于传统演员的价值,而成为明星中的另类。女白领:领洋媒体进国门中国加入WTO给我国的传媒领域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中国传媒市场的庞大,对商业化高度发…  相似文献   

18.
中美电视明星的会见──赵忠祥会见丹·拉瑟纪实白谦诚1993年9月,赵忠祥同志率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团访问美国。纽约时间9月15日,代表团访问美国三大广播公司之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总部,会见了CBS《晚间新闻》的著名主持人丹·拉瑟先生。赵...  相似文献   

19.
陆玲 《视听界》2000,(2):28-30
提到新闻节目主持人,常听到有识之士作如下感慨:“中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中缺少‘克朗凯特’、‘丹·拉瑟’?”中国需不需要“丹·拉瑟”?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一睹丹·拉瑟的风采。丹·拉瑟其人丹·拉瑟,1981年接替超级明星克朗凯特出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美国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一流电视新闻节  相似文献   

20.
1979年第一期新闻工其与美帝国··········...········……《纽约时报》关于邓副总理访美的报道欢真理报》关于郊ulJ总理访美的报道…英国新彻衬一家全菌性冶报《明星报》美国《生活》画报复刊···············……纽约印刷土人罢土对报纸的影响···……〔奥国j如白特.席勒(1)··············……张隆株户材b)一二…….‘二傅显明(23)拜与出版人》周刊(30)美国《时代卒‘角刊一丈葱3)美自《纽约时报毖(36)新闻理论:公众通平的过程·新闻摄影:制度和效果(一) 〔美国〕雷·E.希伯特等丈,,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