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耀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6):33-35,40
本论文从泰国泰拳与中国武术散打的竞赛规则为切入点进行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两者技战术体系特点及竞技风格的差异性,为科学认知泰拳运动与武术散打运动及如何借鉴先进经验以促进武术散打运动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2.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影响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制定的相关因素入手,对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散打竞赛规则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散打竞赛规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为决策部门进一步散打竞赛规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散打运动自1979年从我国传统武术运动中脱胎而成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至今,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拳击加腿”、“打法过于单调”、“没有中国武术的味”。中国散打运动应以中国武术各流派的徒手格斗技法和战术为主要内容,以民族传统理念为基础,制定适合中国武术散打运动的、自己的竞赛制度和规则,使中国“功夫”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于世人面前。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的武术散打工作者共同努力。1增强体质、功力训练,提高运动技能、技战术水平现代散打运动表明,所有高难、实效的技击技术、战术技法,都  相似文献   

4.
武术始终是通过展现它的“技击性”来凸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竞技武术散打是徒手对抗的竞技体育项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离不开规则,可以说规则对整个竞技运动具有导向作用,而竞技运动的发展又为规则的修订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两者互相促进,互不分离。竞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变化大体经历了“打擂”阶段的前期探索、“拳脚门”时期的“雏形建立”和新中国成立后“散手”阶段的“逐步定型”、“散打”阶段的“渐趋完善”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环环相扣,竞技武术散打运动逐渐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2002,(8):40-41
首届中国武术散打世界杯比赛即将于7月25日拉开战幕.来自全世界的顶级武林高手将决战上海滩。这场规格、档次最高的世界武林盛会的举行,标志着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把以实战技击、克敌制胜为目的的传统武术.整合成为一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巨大工程。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个基本特点是fair play.也就是公平竞争。而要做到公平竞争.就要制定一个细致、完善的规则。今天的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无论是对抗性项目,如拳击、跆拳道.还是非对抗性项目.如足球、篮球.都有一套非常完备的规则体系。项目本身的技术发展.要求规则更加完善;同时.规则的发展也对竞技项目的技术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散打运动的发展历程中。散打规则的制定.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全面了解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记者采访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教授朱瑞琪先生。散打世界杯将使用1998年出版的武术散手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6.
竞赛规则是比赛胜负的准绳,是组织训练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引领散打技术发展的向导。自1982年第一部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出台以来,根据不同阶段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竞赛规则经历了多次修订,为更好地引领武术散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散打运动技战术的发展日趋成熟,竞赛规则逐步完  相似文献   

7.
武术散打比赛中消极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极行为是散打比赛常见的现象,其产生与散打竞赛规则的导向有着必然的联系。消极行为一方面影响比赛的观赏性,一方面又体现了运动员的散打智能、战术运用技巧。对散打比赛中常见消极行为进行归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一定的分析,试图说明现阶段散打运动竞赛规则不完善的一面,为今后完善散打竞赛规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是指导和促进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重要文件,竞赛规则每一条款的修订都对散打运动的技战术以及裁判员法产生巨大的影响。竞赛规则中最新添加的"先后倒地"申请复议条款,以及电脑监控现场公开回放都会对裁判员的执裁过程产生技术操作和心理的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散打新旧规则的对比分析,探讨2004年新规则的变化对散打技战术发展演变的影响。把握准新规则的精神,掌握好散打技战术的发展方向,对散打科学化训练和比赛,对主管部门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散打竞赛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龙光敏 《体育世界》2010,(10):113-11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认为。武术散打新旧规则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从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变的视角看,我国武术散打运动主要呈现出4大趋势:武术散打运动竞赛规则与国际化接轨:武术散打运动的价值取向由注重外在显形价值向注重内在隐性价值的方向发展趋势:武术散打运动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武术散打运动由传统保守型向市场开放型方向发展趋势:武术散打运动由简单经验型向复杂科学型方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武术的起源、武术与兵家的彼此联系与武术散打在实战中所体现出的兵家思想谋略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泛兵论下的中国武术技击问题。武术技击其实完全可看作是一种“泛兵论”意义上的军事战争。换言之,武术技击,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军事战争,这种小范围、小规模的争斗远比军事战争要精细得多。武术散打在实战中所体现出的军事谋略思想、因敌制胜和正合而奇胜的兵家思想等无不体现了武术与兵家的密切关系。因此,文章认为将兵家思想运用于中华武术技击,指导武术的技击理论向前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的现状是练打分离,练套路的不能打,练散打的不能练。本文提出的散打“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与武术功力练习、技击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通过实践的设计、过程的实施及规则的导向促进“打练结合”实践体系的建立完善。  相似文献   

13.
散手运动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相应的防守等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散手运动的拳打、脚踢、抱摔等运动特点,对散手运动员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作一初步探索,以期引起教练员、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代武术体育化最核心的问题是丧失了传统武术的技击特征。基于为武术发展“寻根”的目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中西方格斗特征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认为中西方格斗最大不同在于运动反应的生理基础的不同:西方格斗主要依赖视觉感受器,而中国传统格斗术除了视觉感受器,更强调触觉感受——反应的作用。以此为基础,东西方格斗在反应速度、时空特征、运动路线和运动方法等都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武术格斗体现的是道家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特征的确立为中国武术技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术和奥林匹克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总结了它们形成各自特点的根源和存在的环境,挖掘和比较了它们的文化差异,并发现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过程中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研究表明中国武术进入奥林匹克时机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游戏以其发展速度快、传播范围大、影响面积广、推广速度迅捷等诸多优势,成为国内外广大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手段。"功夫网游"对传播与发扬中华武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某些方面又为其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使"功夫网游"沿着健康轨道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部分功夫网游之间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归纳与分析,同时,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期望为"功夫网游"的健康成长以及传统武术传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有着较为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以攻防格斗为主要内容,注重内外兼修,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益寿延年等功效。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武术与文化学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在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基础理念的指导下,并对当前武术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不和谐和不宽容等诸多问题,重点论及了武术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存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李小龙文化现象的兴起,关于李小龙截拳道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在国际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门学问———振藩学。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论述李小龙创立和传播截拳道对中国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贡献和启示。研究结果认为:李小龙截拳道的创立与传播为中国武术在破除门派观念的思想禁锢,促进中国武术重新正视实战和技术创新以及带动中国武术走上国际化推广道路等方面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文章同时认为:截拳道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中国武术的现代传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武术日益面临丧失技击本原的当下,探求武术对练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和逻辑研究方法,再现了武术对练的历史形象和发展轨迹,并针对当下武术对练动作编排出现的暴力性、随意化问题,发出正视武术对练历史并使其回近历史本原的倡议。  相似文献   

20.
阮胜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71-572
散打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散打运动的发展根本上应是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对传统武技、武德及武道精神的扬弃,有利于散打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