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教育应注重孩子创造性的培养,而创造教育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先进的理念构建幼儿创造教育课程框架,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创造性、多元性、全面平衡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王慧红 《考试周刊》2009,(31):232-233
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每个幼儿都有这种能力。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孩子想到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在孩子原先和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那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个年龄阶段实施创新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何在?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幼儿期就有创造性的萌芽,幼儿园通过实施创造教育来激发幼儿创造兴趣、挖掘幼儿创造潜能、培养幼儿创造习惯、优化幼儿创造品格,为幼儿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幼儿音乐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可围绕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知识因素、智力因素和个性品质因素来展开,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具备良好的创造品质。  相似文献   

5.
实施幼儿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富有创造性的教师,不断通过创造性的教育充分发展幼儿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音乐学科对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开发、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培  相似文献   

6.
继承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深入解放和培养幼儿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我国幼儿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先喊出了儿童创造教育的宣言,创立了儿童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教界对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曾进行过广泛探索,儿童创造教育的旋律开始在学前教育阶段奏响。90年代,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对幼儿实施的创造教育。人们已经认识到,创造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长期系统工程,须从幼儿阶段抓起。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奠基,是21世纪对学前教育的召唤。一、幼儿拥有极大的创造潜能作为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曾经呐喊:“人人是创造之人”。他指出,…  相似文献   

7.
施麟怡 《成才之路》2014,(29):58-5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忽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培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致命伤。本文结合幼儿美术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一、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特点美术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是孩子用心灵和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美术活动能够给幼儿直接的滋养,没有任何一种形式比美术活动更能够让孩子畅快地表达心声。因此,美术教育对于儿  相似文献   

8.
从提高教师创造性意识,抓住创造性教学的突破点;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抓住创造性教学的渗透点;优化和选择教学策略,抓住创造性教育的显示点三个方面,探讨学科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就要更新教育思想,诱发创造兴趣,注重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创设良好的氛围,不断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幼儿而言,创造教育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通过创造性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质,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一、教师必须端正态度,树立开发幼儿创造思维的意识。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更灵活、更有实验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  相似文献   

11.
幼儿美术教学不仅能够让幼儿学习到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正确引导孩子的思维、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采用合理的美术教学手段,通过不同的绘画形式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2.
贺纯 《新疆教育》2012,(9):163-163
所谓“主动性”是指幼儿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自觉、自愿地学习、探索、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是以家长或教师的科学指导作为前提条件,是幼儿主体性的要求。幼儿主动地创造性的学习和活动,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素质教育本质的要求。父母和教师要重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从小尊重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敢想、敢说、敢做;切不可对孩子不成熟的想法和行为横加干涉和阻碍。而是多为孩子主动性的发挥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高玉蓉 《考试周刊》2009,(11):232-232
新《纲要》在艺术部分指出:“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孩子们独具匠心的想法和独特的创造力,能够促使自身更好地进行创作。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经常性的艺术教育活动,能够启迪幼儿心智,很好地发挥幼儿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它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72):188-18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幼儿期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想象已从贫乏和零碎,逐渐向丰富和完整发展,同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创造性。如果老师能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相关内容教学,对幼儿进行恰当启发和精心指导,每个健康的幼儿潜在的创造性思维都能得到较好地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丽娟 《快乐阅读》2011,(16):93-94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更加关注于早期教育,他们为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创造型人才而查阅大量的资料,希望孩子成长为会生存、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会负责、会关心、肯进取、敢冒险的身心健康的人。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之中的,语言教育过程当然也不能例外。语言是思维发展的工具,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应利用这一特殊工具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蔡捷 《时代教育》2006,(12):135-135
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孩子。小班幼儿是想象较为丰富的时期,他们的创造性无所不在。在教育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没有限制的,关键在于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儿的创造力,如何正确地加以引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等口号。但现实中存在很多过分偏重认知,忽略情感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葫芦画瓢,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也仅以“像不像”为惟一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抑制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是对幼儿实施创造性教育的最佳手段。在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有两种不正确的倾向 :一种是捆绑式 ,即教师片面强调技能技巧 ,要求幼儿一味按范画临摹 ,幼儿的作品中则全是刻板、毫无趣味的内容 ,没有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出现一个模式、一种画法的现象 ,偏离了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能力的目标。另一种是放任式 ,任幼儿胡画乱抹 ,顺其自然 ,幼儿的作品虽有一定的自由想象 ,但画面不丰富 ,构图不合理 ,不能给人以美感。因此 ,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构图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性构图的能力呢?一、要…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师的基本责任,不仅仅是对所任管理的幼儿进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应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特别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注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来发展其创造性,培训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尤其重要。在此畅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供大家探究。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是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过程,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充分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灵活调整教育目标和内容,增加孩子探究的生成活动内容,以促进幼儿更加有效地学习。这是个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