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跨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它们都对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模糊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语言、语调模糊性;(2)词义模糊性;(3)语法模糊性;(4)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它们都对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3.
左丽芬 《海外英语》2012,(6):166-167
该文旨在对颜色词的模糊性现象,产生原因,颜色词模糊性对翻译造成的困难,翻译时应采取的对策,以及研究颜色词模糊性及其翻译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等。语言的模糊性和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秦小红 《英语辅导》2014,(1):181-183,190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作为自然语言一部分的翻译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文学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使得文学翻译中准确表达成为不可能。近年来,翻译研究者对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做出了诸多探讨,其研究成果证明了文学翻译自始至终都带有模糊性。本文主要就模糊理论对翻译的渗透、理解过程的模糊性、表达中的模糊性以及翻译标准的模糊性等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6.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英汉词语的语义模糊性体现在两方面,即词语本体的模糊性和人类认识的模糊性。本文阐述了英汉词语语义模糊性对英汉互译产生的影响,粗略探讨了可行的翻译方法,并且认为在寻求等效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找到更加忠实于原文模糊语言的译文,因此,以模糊译模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语义本身的复杂性和叠加性导致了文学语言的模糊性,而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导致了文学作品和翻译的模糊性.本文通过描述英语文学中关学的模糊性特征,试图探讨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模糊性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主要有翻译风格的模糊性和翻译标准的模糊性、文学情感的模糊性三种.  相似文献   

8.
语言本来应该尽量明确,但模糊性也是语言的固有属性。语言中的模糊信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示意和释义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的总称。语言的模糊性必然带来翻译的模糊性,在口译中是保留还是去"说穿它",其效果是不同的。本文浅析了口译中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及其一些翻译策略,以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英汉翻译的模糊性及其特征从现代符号学的观点看 ,翻译的实质就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表达同一思想 (意思 ) ,因此 ,翻译的中心任务是再现原文的思想而不是原文的语言符号。从现代语义学的观点看 ,翻译有两个步骤 :一是透彻理解原文的意思 ;二是用译文语言确切地把它表达出来。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都必须运用语言这一载体。语言有一基本特性——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语言包括语音的模糊性、语法的模糊性、语义的模糊性和模糊词语等诸多方面。语言的模糊性必然引起英汉语言翻译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英汉语言翻译实践中俯拾皆…  相似文献   

10.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翻译的模糊性。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将札德创立的模糊理论运用于翻译领域,但目前对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和系统化。本文主要从语言的模糊性层面探讨了模糊性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禹奇 《培训与研究》2007,24(4):113-115
论述了翻译标准、翻译理解及翻译表达的模糊性,阐明了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转换的精确性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转化的,因而翻译时对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不可偏废、不可夸大,才能制成好译文。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模糊性特点体现在翻译的学科界线不清;学术流派之多、理论范式多变、翻译标准不确定;还体现在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从翻译的模糊性视角探讨了翻译教学模式。在翻译教学中应运用创新理念,借鉴当今教学设计发展趋势,即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认识翻译过程中思维的动态性,注重翻译课程的实践性,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以及学习环境的建构。总之,在建构翻译教学模式时应考虑酿译学科的模糊性特点,从而使翻译教学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模糊性是翻译活动中的最基本部分,英汉互译中翻译更具有明显的模糊性.近年来,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依据国内外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理论对比研究,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现象逐个分析,最终得出模糊语言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和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荚语中的应用,结合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说明原文文本及译文的不确定性体现了语言的模糊性,翻译的模糊性又来自语言的模糊性。本文揭示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试图对语言的模糊性与解构主义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推导出这种关系对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翻译研究的启迪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贺鸿莉 《林区教学》2008,(5):105-106
英汉数字具有模糊性。英汉数字模糊性语义的翻译应遵循三个原则:文化背景、习惯背景和语境背景,并采取灵活贴切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6.
翻译学中的语言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给翻译带来许多问题,包括翻译标准本身、理解源出词和用译入语表达。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在文章结尾,作者着重讲述了经贸翻译的模糊信息及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17.
裴如正 《海外英语》2013,(22):174-176
模糊性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基本属性,这种属性在英汉翻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模糊数词在书面语和口语中皆有体现,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引起翻译的模糊性。基于语用对等的理论,该文就英汉互译中对于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与方法进行探讨,旨在说明翻译中就数字模糊以及其语用功能给与考虑的重要性,以此为从事口、笔头翻译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模糊性广泛存在于各类翻译中,并成为制约翻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结合实例对汉英翻译中的模糊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汉英模糊翻译的原则,不仅能够丰富模糊翻译研究,而且还能够对模糊翻译的处理方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法律英语中存在的模糊性现象,并针对模糊性词语提出模糊性直译、模糊性意译、省译法、增词法四种翻译方法,以期能提高法律英语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梳理了等值翻译理论的发展脉络,认为等值理论的精髓在于其"标准的模糊性"。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因其意象的不确定性而赋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在翻译中不应显化,而应通过保留其模糊性使译语读者和原文读者能得到同样的美的感受。本文通过鲁迅小说《呐喊》中具体例子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标准的模糊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得出"标准的模糊性"是指导文学翻译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