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却存在课堂提问失效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组织总是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使课堂成了问题的堆砌,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点燃学生的思维。那么,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呢?  相似文献   

2.
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而言,提问是教师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而教师怎样才能用好课堂提问,让课堂提问发挥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呢?一、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是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活力,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激活课堂学习氛围的重要教学手段。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主要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生物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提问,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在生物课堂提问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的合理设置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物课堂提问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有针对性地提问,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本文旨在分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基本要求和措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让数学课堂更高效。但是,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课堂提问却存在随意发问、一问到底的现象,使课堂变成了问题的堆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呢?一、紧扣重点——把握提问的精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满堂灌",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听众",在课堂上只是被  相似文献   

5.
单昌 《考试周刊》2013,(74):55-55
课堂提问是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以此启发学生思考,巩固学生记忆。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制定好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对知识点的认识水平结合起来,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有效提问是衡量高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分析了提问的目的、原则、提问的策略,提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已成为教师体现主体教育,实现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普遍形式。教师提问的艺术与学生质疑的能力是提高课堂内在活力的基本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学手段。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课堂教学有计划,针对性地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积极思考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师对教学问题设计、对问题提出和引  相似文献   

7.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出相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提问中还应考虑问题设置的难度,把握提问的时机,重视提问教学中的评价,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必须注重对课堂问题的设计,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语文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较新颖的课堂问题,激起学生的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通过变换科学的课堂提问方式,会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蔡毅 《教师》2019,(16):76-77
课堂提问是一项教学艺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巧妙发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课堂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运用提问技巧,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气氛,在问题的启发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的最直接的交流。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改善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步步诱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效对中国社会的健康运行、经济的持久增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近年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相当多的学生仍然是抱着应付、无奈的心理来上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教师仍然固守陈旧的教育观念、固执地用学生厌倦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痛恨的僵化呆板的机械说教来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无视学生的提问或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敷衍、应付学生的做法到处可见,这不但无助于学生的知识提升,思维进步,还影响了学生信仰的形成与人格塑造,也使这门课程设置缺乏实效。本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能正视学生问题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方法,旨在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师摆正心态,改变观念,改进教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针对性,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计算机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符合学生的实际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积累。减少机械性记忆内容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等相关文件的学习,加强课堂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高层级的认知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4.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知识的提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让学生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三、采用情境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五、做好教学的总结和评议。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通过实施开放式课堂,充分挖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通过对学生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通过给学生布置创新作业,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思考力是万力之源。大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生主体思想落实的最好途径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考力的主渠道,在教学中,高品质问题的设计是学生思考力提升的“动力系统”。思考力提升是教师课堂提问的价值标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语文课堂实践问题,朱武兰老师提出并强调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为学而教"的课堂改革。语文课堂亟需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需要教师从原点上搞清楚语文的"独当之任";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学科素养,就难以获得学科的尊严;从课程论的视角提高教师独立研读教材的能力,是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低效的急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范远波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10):84-88,101
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包括教者的学习和学者的学习,我国传统教学相长思想只关注教者的学习,学者的学习处于教者的学习视野之外。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相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效果,学生的"长"不是教师灌输知识、规范控制下的"长",而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寻求发展的"长"。这一关注点的转变带来了教学相长思想中教师形象的演变,教师从知识渊博者转为智慧者,从传授者、控制者转为激发者、欣赏者和咨询者。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活动是一项艺术。这种艺术性不仅体现在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上,也贯穿于英语课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上好每一堂课,就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想学英语,喜欢英语。本文就教学过程设计艺术、教学内容导入艺术、课堂提问艺术、板书设计艺术发表了一点自己的观点,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学"和"教",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事件。但是,因"师教生学"、"重教轻学"的惯习影响,很少有教师对"学"与"教"的内涵、特质以及孰主孰从、孰先孰后的关系等作系统深入思考。事实上,唯有对"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学什么更有价值"、"怎样教能更好地促进学"等问题作深刻思辨和清醒认识,学校教育才能实现"重教"向"重学"转型、"为学而教"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