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春秀 《大观周刊》2012,(34):66-66
本文以民生新闻为例,对娱乐化大潮下的新闻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娱乐化大潮下民生新闻的几大特点,并从民生新闻的这些特点中剖析出娱乐化大潮下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
侯利强  施露 《今传媒》2006,(9):61-62
新闻故事化和娱乐化已是老生常谈,四川卫视“新闻连连看”(以下简称“连连看”)却将新闻彻底走向故事和娱乐。“连连看”在新闻竞争同质化,民生新闻和娱乐新闻崛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该栏目自称是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之后的“第三种新闻”,扯起“新闻连连看、看完就吃饭”的口号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竞争激烈化的时代,民生新闻快速崛起,成为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主力军。所谓民生新闻,是指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群众生活"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的身边事为主要内容题材,通过专业的新闻采编,制作百姓喜欢的、有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而平民意识是民生新闻最大的亮点,所以广大民生新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平民意识,具体要注意突出平民特色、选择平民视角、体现平民意愿,切切实实做老百姓喜欢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6,(1):123-123
江苏城市频道开创中国"民生新闻"先河,2016年深化民生新闻,开拓民生娱乐、民生服务,全面开启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林芃 《东南传播》2011,(7):159-161
本文以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热线777》为例,通过对当今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分析,论述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娱乐化的主持风格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存在的优势和弊端。最后阐述电视新闻主持人在娱乐化形式上的度的把握,阐述新闻娱乐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借此倡导人们正确看待电视民生新闻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6.
姚娟 《新闻知识》2013,(2):23-24
"后民生新闻时代"、"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三个概念,是与电视民生新闻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后民生新闻时代"似乎在宣告电视民生新闻的终结,"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则指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之路。无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景如何,其民本取向的精神内核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民生类新闻纷纷出现娱乐化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市场利益的驱使,过度的娱乐化给民生新闻带来很多的弊端。本文意在从出现的表相分析娱乐化的内在错误倾向,把握好娱乐化的具体原则,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浮光掠影的新闻采写方式,浅尝辄止的新闻采写态度,如今"伪民生新闻"充斥媒体。本文从民生新闻的实用价值、社会文化背景、创优意识、娱乐价值及情感价值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9.
金鹰奖最佳主持人获得者孟非凭借“本色”主持的《南京零距离》开启了民生新闻时代;2010年他又将人文关怀带入娱乐节目中,使得《非诚勿扰》超越了传统娱乐节目的定位,开启了新娱乐时代。  相似文献   

10.
娱乐节目一直被认为是大众文化时代最没有营养的消费快餐,除了纯粹的感官娱乐和心理刺激外,仿佛它什么也做不了。与之相对,新闻几乎在所有人眼中都被视为"贵族",也只有新闻才能够担当起"关注时代与社会,关怀民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如此高尚的责任与使命。然而,在近两年  相似文献   

11.
王春艳 《新闻窗》2014,(4):81-82
电视民生新闻运作多年来,除了出现节目平庸化、娱乐化、同质化等弊端外,目前最突出的问题还是题材的琐碎化。这是由于部分记者编辑曲解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低估了观众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欣赏品位,把马路新闻当作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把短、平、快当成民生新闻报道的独有风格。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娱乐化倾向的突出,已经使得其收视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必须积极寻找新出路,寻求突破和创新.本文分析民生新闻的内涵,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指出民生新闻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并探讨民生新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曾妍 《新闻世界》2010,(6):70-71
网络信息时代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起来。以讲故事为主要思路的民生新闻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受众在社会转型期对新闻接近性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娱乐化元素融入到民生新闻当中,比如flash动画、网络流行语、音乐元素、调侃式的播报方式等等。本文以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的王牌新闻栏目《夜线60分》为例,分析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对娱乐化元素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电视媒体过分追求收视率,加之民生新闻自身存在的局限,使得民生新闻走向"后民生时代"。从民生新闻的改革中,可以看出民生新闻的发展应当是朝着公共服务与人文关怀的方向,将民生新闻逐渐发展成为公共新闻。  相似文献   

15.
张涛 《新闻知识》2006,(5):61-63
2004年被称为“民生新闻年”,紧随《1860新闻眼》、《南京零距离》全国各大电视台几乎都办起了民生新闻。迅速走红的同时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 因为很多民生新闻逐渐恶俗化,娱乐化,既没有新闻性,也无关乎民生。于是很多民生新闻开始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和新媒介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电视民生新闻逐渐显现出娱乐化、同质化、琐碎化、低俗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新媒介生态环境和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社会生态特征,探讨了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文化传播路径,为推进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视民生新闻”最近几年在各级电视台黄金时间段所占分量越来越重,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火热表现已经成为近年来新闻界甚至整个社会舆论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焦点。尽管民生新闻风头仍劲,但在其繁荣发展中我们也发现民生新闻在实践中也暴露了许多缺点和问题。如一是有些民生新闻缺乏深度与整体把握;有些民生新闻过度娱乐化、庸俗化等。  相似文献   

18.
高杨 《记者摇篮》2012,(7):43-44
民生新闻,向来是都市各类媒体的新闻主战场。随着这两年微博的兴起,都市民生新闻无疑迎来了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从去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到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通过微博征集民意,微博在反映民众呼声、表达民众诉求、揭露民生问题等方面的影响效力越来越大。在微博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该如何自守与创新?一、微博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电视民生新闻的主体是老百姓,因此,民生新闻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市报为了提高报纸的影响力,都开始主打民生新闻。除了设有专版专刊对民生新闻进行报道外,还专门设有“民生”专栏。虽然现在许多报刊媒体都关注到了民生新闻,但在报纸民生新闻的报道中却出现了娱乐化倾向、内容低俗等问题。因此,新形势下为使民生新闻真正关心民生、反映民意,我们必须开拓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使民生新闻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鄢睿 《声屏世界》2013,(12):19-20
目前,我国多数民生新闻节目都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新闻报道娱乐化而深度不足的问题,民生新闻在各级电视台追求高收视率的竞争下进入了瓶颈期。而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其崭新的定位与理念指引着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