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体育倾向性的结构和量表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构建了居民体育倾向性的理论维度,据此编制了体育倾向性量表。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体育倾向性主要由情感体验、体育态度、主观规范、主观控制感4个因素构成。体育倾向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评定居民体育倾向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郭志平  李正中  吴瑕 《体育科技》2010,31(1):89-91,96
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和对普通居民、相关专家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编制了体育倾向性问卷,使用该问卷对我国居民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倾向性主要由情感体验、体育态度、主观规范、主观控制感4个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体育活动倾向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高校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大学生体育活动倾向性理论结构模型。经确定5个决定因素和体育活动倾向性的操作定义,编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根据对828名大学生体育活动测定的结果,建立了大学生体育活动倾向性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运动乐趣、选择和个人投入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倾向性有正面效应,社会约束因素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倾向性有负面效应,人际关系因素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倾向性有微弱的影响,建立的结构模型能较好地评价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体育人口活动主观动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我国城乡体育人口体育活动的主观动因。研究表明,城市体育人口活动主观动因由健美与情趣因子、家庭和睦因子、精神调节因子、动因不明因子、保健康复因子构成。乡村体育人口活动主观动因由需求泛化因子、娱乐消遣因子、乐群保健因子、强身健体因子、亲情因子构成。城乡体育人口活动主观动因主成分结构之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高校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坚毅品质特征,通过建立基准模型,对坚毅品质量表进行恒等性研究,探讨坚毅品质量表跨专业是否具有恒等性。研究内容:以北京师范大学高校483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校大学生坚毅品质特征模型,分别以体育专业大学生和普通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跨专业类别恒等性检定。结果:(1) 12条目坚毅品质量表整体及不同专业群体中配适度指标良好。(2)跨专业类别大学生坚毅品质特征在因素负荷、测量截距、共变异数、变异数、测量残差上具有恒等性。(3)跨专业类别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坚毅品质特征均值具有恒等性。结论:12项目坚毅品质量表可以作为大学生跨专业类别研究的基底模型,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判定体育学习困难群体构成,对体育学习困难群体主观、客观动因进行逻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体育学习困难群体与非体育学习困难群体在生理、心理、学校家庭、社会因素四个指标上存在显栽著差异.②对体育学习困难群体形成动因分析,主观上将身体--记忆质量、运动表象、身高致困、学习兴趣因子归为其主要原因;在客观上将教学因素、家庭时间保障、家庭体育学习条件、学校导向因子使其成为学习困难群体的重要归因.  相似文献   

7.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问题,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影响因素较大的有主观认识观念的影响、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场地器材条件的影响、体育师资力量的影响、学生体育素养的影响、教育政策倾向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课外作业作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一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课外作业经常会被忽视。产生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客观上的,另一是主观上的。在客观上,体育课外作业在没有老师的监督和保护下组织和评价显得特别困难;在主观上,还是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9.
对男、女大学生体育运动与"性差"中"非显性差异"的有关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对体育课的倾向性、对班级体育活动的倾向性、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参与比赛时的心理状态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体育价值的认识和关注媒体的体育报道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人体育参与、气质性乐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探讨气质性乐观在体育参与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基于CGSS2017调查数据,采用生活定向测验量表(LOT-R)、主观幸福感量表(SWB)整理相关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运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检验。结果:我国老年群体主观幸福感中等偏上;体育参与与气质性乐观、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103、r=0.187,p<0.01);体育参与既可以正向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B=4.274,p<0.01),也可以正向预测气质性乐观(B=0.673,p<0.01),同时气质性乐观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B=1.804,p<0.01);气质性乐观在体育参与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比为28.39%。结论:体育参与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也可通过影响气质性乐观进而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国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2010年亚运会全国选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的30支优秀男子龙舟队伍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确立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由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5个因子构成,其中力量因子和耐力因子的载荷贡献率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表现为:力量较大,速度快,耐力突出,反应灵敏,柔韧性很好等特点。3)根据各素质指标测得数据统计分析,按其的权重比例构建评价体系模型,为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韦朝贵  曲宗琴 《体育科技》2010,31(3):98-102,10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桂林市的农民工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得出,桂林市农民工的体育健身活动开展较差,农民工对于体育健身的认识、知识的掌握、项目的选择、消费等都有待加强。针对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政策、法规、制度、组织不完善,以及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指导员严重匮乏是影响农民工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体操是实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手段之一。但是,在体操教学中,尤其是器械体操的教学和业余训练,学生很容易发生损伤现象,甚至出现严重伤害事故,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就会受到极大影响。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和调查分析,主要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因素、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场地器材等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在体操课中受伤原因,并为减少教学中出现损伤事故,对其损伤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教育学院部分学生实施《体质健康标准》测评。以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三方面的测评得分及成绩分布进行分析,得出湖北教育学院学生体质的总体水平处于较好水平,身体素质中呼吸系统机能及爆发力成绩达到“合格”,这与学生体育锻炼程度有紧密的关系。建议学生加强体育锻炼,重视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体质的概念和评价标准,对我国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试图阐明学生体质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原因,为提高我国学生体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邓琳琳2012年奥运会备战工作的总结,对国家女子体操队训练计划和机能状态监控进行梳理,为后续体操项目的训练做好理论基础[1]。以国家优秀运动员邓琳琳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备战2012年奥运会期间的大负荷训练期前、中、后的训练计划结合血液指标进行监控,总结在备战奥运会期间训练强度与训练负荷的周期特点[2]。结果显示:赛前每周的训练负荷大、中、小穿插安排,技术动作采用间歇训练法,遵从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安排加之生化指标的监控便于运动员适应训练,也有助于机体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健身街舞和篮球对女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将80名在校女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60min的健身街舞和篮球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定受试者皮脂厚度、肺活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自尊及身体自我效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健身街舞运动对女大学生皮脂厚度、身体协调能力、除身体状况外的身体自尊各维度的指标和身体自我效能的影响均大于篮球运动。大学体育课程女生项目设置可适当增加健身街舞运动。为优化女大学生运动健身方案的制定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具体操作实施、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制定和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对大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普通高校都在积极思考和实践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笔者阐述了南京工业大学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有效途径: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与教学模式;实施阳光长跑制度,加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借助体质测试平台,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发挥学生体育俱乐部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热情;积极承办赛事,精心组织开幕式表演,营造学校特色体育文化氛围。并对今后高校体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法,对现代足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体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和方法进行阐述。系统地分析了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内容由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三个体系及各自的要素组成,在此基础上引荐当今先进足球体能训练方法,以期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