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优化教学过程必须优化媒体设计。教学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组合成优化的媒体系统,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下面仅以《少年闰土》一文为例,谈谈设计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问题。 一、音像同步,感知入境   音乐是激发情感的兴奋剂。在讲课文之前,如果能采用配音阅读的方法,极易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   《少年闰土》一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怎样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敬佩…  相似文献   

2.
读了《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年第10期林志明老师的《对话"编者意图"》一文,笔者赞同林老师文章中结尾的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但对文中谈及《少年闰土》教学时选择"教闰土"而不是"教鲁迅"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林老师是站在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角度来看《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在少年求学时代我学过很多课文,许多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甚至忘得一干二净,唯独对她——《少年闰土》还记忆犹新。一捧起《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我便爱不释手。只因它可以带我回到少年求学时代的那一段经历,也可以让我回味在农村那段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少年生活。那时教我语文的谭老师是我一生都难忘的一位老师。他讲《少年闰土》时讲得十分有趣,当讲到少年闰土经历的趣事之时更是眉飞色舞,绘声绘色。我们都陶醉于少年闰土的趣事之中。这是因为我们当时农村的  相似文献   

4.
长文可以短教吗?最近我在教《制台见洋人》一文时作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故乡》一文时,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让他们自由组合,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分给他们不同的学习任务。喜欢画画的,画出少年闰土图、中年闰土图和当时的情景图;喜欢音乐的,搜集有关音乐资  相似文献   

6.
长文短教的探索──我是怎样教学《包身工》的谢家熙夏衍同志的报告文学《包身工》,我先后教了两三次,由于原文的内容复杂,头绪繁多,篇幅较长,加之我讲授时又不得法,往往花时间多而收效甚微。这次教学时,我改变了过去逐段逐层分析课文的方法,努力探索长文短教的途...  相似文献   

7.
《少年闰土》教学的几个□安徽陈文生注意点《少年闰土》是一篇重点课文。由于它是鲁迅先生20年代的作品,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有些句子难懂,就连一些字词也不容易理解。下面我想谈谈这一课字词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一、字的读音。文中“向一匹猹尽力地...  相似文献   

8.
教《少年闰土》的第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景象,再出示一幅描绘闰土刺猹的彩图,以印证他们的想象是否合理,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闰土刺猹的动作。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少年闰土英俊而能干的形象特点,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激起了学习兴趣,思维十分活跃。   又如在教《凡卡》一文时,我首先播放课文的录音带,让学生听凡卡悲惨的故事,然后打开学校闭路电视,让他们看凡卡当学徒挨骂、挨打、挨饿及给爷爷写信的镜头。最后设疑:凡卡的处境能改变吗 ?为什么 ?课文为什么以梦作为结尾 ?学生的思维一下便“活”起来了,“动…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少年闰土》一文,选自鲁迅小说《故乡》。它通过“我”对三十年前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爱慕、敬佩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开头便在读者面前出现一个特写镜头:“我”记忆中闰土的形象(第一段),接着按相识(第二、三段)、相谈(第四段)、相别(第五段)情节展开。现对本文的教路作如下的新探: 一、开门见山,直触情节(学第二段): 1.“我”与闰土是怎么认识的?用“因为……所以”说  相似文献   

10.
《少年闰土》的教学正在进行中,我把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映到屏幕上,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相关的段落。这时,林卉青同学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认为‘手捏一柄钢叉’这一句中的‘捏’用得不妥当,应该用‘拿’!"我一怔,心想,自己教《少年闰土》已有六七遍了,这个字倒真没留意过。  相似文献   

11.
《少年闰土》的教学正在进行中.我把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映到屏幕上,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相关的段落。这时.林卉青同学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认为‘手捏一柄钢叉’这一句中的‘捏’用得不妥当,应该用‘拿’!”我一怔,心想,自己教《少年闰土》已有六七遍了,这个字倒真没留意过。于是,我就对她说:“你读书很用心.善于发现问题,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大家认为这句话中的‘捏’字用得恰当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翁丽君 《现代语文》2006,(5):102-102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选自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故乡》一文在初中第三册中教学)。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我想许多老师也告诉学生闰土长大后的景况。但我认为这是我们突破教材的关键点,利用几分钟时间还是不够的。《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如何增加阅读量?怎样把课外阅读融入到课堂中,我通过延伸课外阅读《故乡》一文,从而使学生全面认识人物形象,揭示社会本质,真正实现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和谐相接。鲁迅迅先生的《故乡》,是通过三组对比来揭示作品主题,反映了我国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的凋敝和农民遭受残酷压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形象的对比入手,在形象的对比中层层揭示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少年闰土》一文,通过闰土对四件稀奇事的娓娓讲述和“我”的感想,表现了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敏的特点。文中“我”和闰土是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体现课改理念,突出自主探究。一、揭示课题,引导自学课文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后,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明确三项任务:(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提出疑难问  相似文献   

14.
备课历程 八月初,在贵阳赛前培训会上,我“幸运”地抽中了《少年闰土》。之所以说“幸运”,原因有三:第一,我特别擅长教情感性强的课文,而鲁迅作品历来被中小学语文老师视为“拦路虎”;第二,《少年闰土》篇幅太长,难处理;第三,新教材触碰的人少,容易创新。《少年闰土》却是传统课文,创新难!可大局已定,我只能面对现实,全身心地投入。整个备课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从"长文短教"的角度探析《孔雀东南飞》的教学,旨在说明语文教学中"长文"不一定非得"长教",而可以"短教"。笔者基于实习期间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以"长文"《孔雀东南飞》为例,尝试探究"短教",意义在于对已有教学现状的反思和对未来自我从教进行先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长文短教——我教《詹天佑》□湖南株洲市实验小学彭运莲《詹天佑》是第十二册课本中的一篇长文章。如何实现长文短教呢?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精心设计课堂结构《詹天佑》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概括写詹天佑的光辉事迹。第二段是背景段...  相似文献   

17.
“对比式”板书设计《少年闰土》一文作者通过对小时候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健康、机敏勇敢、知识丰富、天真可爱的旧中国南方农村少年的形象。采用对比手法,通过二人交谈后“我”发出的感叹,流露出作者羡慕闰土的见识。同时表现出作者对封建贵族家庭桎梏的不...  相似文献   

18.
姚雯 《山东教育》2007,(1):54-54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少年闰土》的一个难点,要学生理解“四角的天空”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些抽象。学生不明白饱读诗书,锦衣美食的少爷怎么会不知一个农村的少年?往往在这部分的处理上,老师们容易就词解词,而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熊海滨老师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却将此难点教在无痕处:  相似文献   

19.
长文如何短教单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幅长的课文。这样的课文如果花上五、六课时组织教学,势必影响教学进度。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一、解题抓纲,钢举目张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窗口,许多课文可以从文题中窥视文章的主旨、这类课文,我...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从内容上看,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情感受到熏陶的过程;从形式上,它是教学目标从制定到实施再到检测的过程。然而在教学了《少年闰土》一文后,我深刻地感到:阅读教学从思维上看,它是教师领悟编路,理清文路,精设教路,指导学路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