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时政新闻报道现状 时政新闻通常是指关于时事与政治方面的新闻,也叫政治新闻,是有关政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活动与政策发布的报道。就地方台而言.在实际运作中,地方主要领导的活动和地方政策、政府工作的报道则是时政新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关于时事与政治方面的新闻,也叫政治新闻。时政新闻承担着最为核心的宣传任务,它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和严格的规范性、程序性、时效性,因而时政新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倍受关注。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时政新闻的报道容易陷入程式化和概念化,导致时政新闻受关注却不受欢迎,这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业务中报道的难点。时政新闻,又叫时政报道,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甘惜分教授所谓“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也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也是属于硬新闻的一种,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种,指题材较为严肃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即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之简称。在我国,时政新闻所报道的范围主要为政务和党务新闻。时政新闻的题材为关乎我国改革开放总体的进程、体制改革引发的各种矛盾、社会发展带来各领域的新事物、人权和法制的进步、思想观念的突破和冲突、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进程中取得的新成就和存在的新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与政治新闻的简称","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职务的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云彬 《新闻窗》2012,(5):61-62
时政新闻是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作为地方电视台立台之本的时政新闻,在新闻传播中不仅可以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可以在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从多项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地方时政新闻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一成不变的模式令观众看后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9.
杨秋芬 《新闻窗》2005,(4):26-27
时政新闻,就是时事与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实际运作中,时政新闻往往特指关于党政要员活动的报道,尤其是国家级和中央级,以及省级的新闻单位,就主要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国事活动与外交活动,于是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指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的职务的大小成正比。广义上的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与政策发布的报道,内容包括:政党的日常活动与重大活动、政府的工作动态、外交事务、政治会议、法制建设、重大政治性庆典、突发性的政治事件、体现党和政府意志的政治性斗争等等,另外,重大的社会性新闻有时也是时政新闻,比如反腐败的新闻,往往既是社会新闻也是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10.
陈宁 《青年记者》2009,(16):61-6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着重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出国访问、国内视察、外交礼节上的迎来送往等活动及重大的政治活动,如党代会、人代会等。时政新闻中大部分是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11.
聂毅 《新闻窗》2006,(5):90-9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在报纸报道中,多指围绕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时事政治活动和群众对这些活动的反应的消息,其中相关部门召开的会议新闻和制定出台的政策新闻所占比重较大。由于这些消息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往往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如何做好一名时政新闻记者,采写报道好时政新闻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称职的时政新闻记者,必须要具备“三个意识”,即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精准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前,时政新闻的创新正当其时。今天,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益发展,为时政新闻提供了更丰富的报道内容和更宽广的报道领域,提供了创新的土壤;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政治领导人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为时政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施红星 《传媒》2012,(3):76-77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时政新闻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该文分析当前网络时政新闻的传播与网民政治素养的关系,并探讨完善网络时政新闻报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播报作为一种政治传媒方式,在我国政府进行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政新闻播报不仅是政府对内进行政治宣扬、对外进行形象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民众进一步了解国事的主要渠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时政新闻播报呢?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直接报道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及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活动等等.所以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政策性,内容上具有严格的规范性等特点。在各类型新闻事件中,时事政治类是最大量也是最容易出新闻的部分.影响往往深远.地位十分重要和突出。因此,做好时政新闻的采访报道,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我从业三年来,曾经跑过社区新闻,目前在跑时政新闻。两年时政新闻跑下来,不能说有多少收获,不成熟的感受倒是有一些。时政新闻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要反映党委政府的政治主张以及重大战略决策和举措,在报道尺度、时机选择等方面都要慎重考虑。这里,我就不再赘述这些内容,只想说说时政新闻记者的群众意识。把心扎下去有人认为,时政新闻和老百姓离得相对较远,多数情况是参加会议、传达  相似文献   

17.
正时政新闻是关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而民生新闻则反映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从宏观上看,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关联,时政新闻多反映的是党和政府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民生新闻则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可是从微观上看,二者却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因此,时政新闻在报道党  相似文献   

18.
周云波 《新闻窗》2014,(5):36-37
时政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展现的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时政新闻成为老百姓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方针政策、重大活动的风向标、指南针。因此,观众一般会将电视新闻中的时政要闻定为各类信息的首选,对时政新闻的镜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时政新闻中出现得最多的会议新闻,如何拍摄、运用怎样的画面语言才能将时政新闻拍好拍活,让广大观众更好地接受,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一名在电视台第一线工作10余年的时政记者,熟练掌握这类题材拍摄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几点是我长期在工作中总结的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时政类新闻期刊经过近40年的发展,随着政治环境和形势的变迁其叙述话语也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简单告知到故事化叙述的多重演变.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目前我国时政类新闻期刊中叙事话语的四种样态,即以宣传为主的政治话语,以资本驱动的商业话语,回归新闻本质的民间话语和以事实为本位到追求故事化叙述的话语转变.新闻话语发生的转变,一方面离不开市场和技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离不开我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在新闻叙事话语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回归新闻的本质属性,体现新闻规律.民间话语在与政治和商业话语的博弈与抗争中成长和壮大,新闻叙事不断由政治化语境向故事化、平民化、娱乐化叙事话语转变.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涵盖党与政府的重大方针路线和政策、重要会议、重要法律规章制度、主要领导人之政务活动等内容,同时也包含对世界局势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政治新闻。一般而言,受众选择观看一档电视新闻的参照标准可概括为好看,有用,重要:时政新闻的价值引发读者兴趣以及满足受众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于重要、有用。首先,时政新闻能满足观众对于"大事知情者"这一心理需求,具备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