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陈万军  王庆林 《科教文汇》2010,(27):139-140
体育选修课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然而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与风险性,从事体育选修课的教学,就必须面对可能发生的体育伤害事故。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及其影响既严重伤害了体育教师全心全意投身体育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又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相比在学生特点、管理方式上有较大差异,因此对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出现伤害事故的原因提出建议,为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预防体育伤害事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娜 《大众科技》2015,(2):157-159
妥善处理学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成因分析,提出了改善教学训练设施条件、提高学校对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加强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建设等预防措施,并对严重伤害事故的善后处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一文 《内江科技》2013,34(5):56+7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黔东南州中学体育伤害事故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发生伤害事故的学生占所有学生的33.9%,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学生中男生极显著多于女生;黔东南州中学生伤害体育事故发生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体育课,占45.2%;黔东南州中学生伤害体育事故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篮球场、田径场;黔东南州体育教师总体安全意识比较强,但还有26.1%的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4.
目前校园体育由于受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困扰,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健身、健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我认为只要学校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止校园伤害事故的预案,老师能从备课到上课严格规范地操作,再有法律法规的支持,一定能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校园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16,(8):103-104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体育法学的视阈下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法律责任原则,以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的合法权益,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它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偶有发生。作为一个体育教学工作者,谁都不愿意在体育教学中有任何的伤害事故发生,尤其是不愿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中发生。一旦事故发生,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同时也会给学校造成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从明确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体育教师责任的必要性、学生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意外伤害事故归责原则、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伤害事件频发,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高校师生的安全,影响了学校正常工作的进行。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高校体育课堂上体育伤害事故的基本概念,采取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的频率、原因及对学生的心理影响;然后分析运动伤害产生的原因,具体是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应对教学事故的方法。通过此研究,目的是为了引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体育课堂及师生的注意,提高学校体育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可以合理和有效的预防和应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动伤害事件。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豫东农村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经分析认为男女同学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差异明显;体育竞赛是发生体育伤害事故比率最高的运动形式;体操类项目是发生体育伤害事故最多的项目。  相似文献   

10.
李德伟 《科教文汇》2014,(15):83-83
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学校体育工作越来越被重视。然而,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对产生体育伤害事故原因以及产生影响的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培训、安全制度、体育活动时安全事故的防范、出现安全事故的处理等,学校体育安全的保障策略,减少和避免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从而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