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压迫者教育学》超越了它自己的时代和作者的时代,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学名著。他用教育实践揭示人类长期存在却容易被忽视的被压迫现象。他批判现实的非人性化教育,期望唤起被压迫者的批判性意识,以达到解放人类教育的终极目的。本文分析被压迫者的现实角色,梳理弗莱雷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论证弗莱雷教育思想的实质是为了自由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保罗·弗莱雷区分了两种教育观念:灌输式教育和提问式教育。灌输式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建立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上,实质上是一种压迫关系;提问式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建立在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上,实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对于前者弗莱雷给予了强烈批判,因为压迫式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都变得非人性化了,而后者是他大力倡导的。因为对话式师生关系本身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价值,是实现教育人性化的关键,是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人的意识觉醒”是《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诠释的关键概念。通过剖析“人的意识觉醒”的内涵,进而揭示其在教育场域中的价值。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人的意识觉醒”是人批判性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开始。教育的对话方式,作为唤醒“人的意识觉醒”的途径,是以生活世界为中介开展的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生成主题”的教育课程内容意味着教育对话作为自由实践的真正开始。通过真实存在的、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成主题”来唤醒人的意识,使人在更充分人性化的过程中得到解放,实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双方的生命发展,这也是“人的意识觉醒”的教育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4.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了颇具世界影响的解放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他关于解放教育的目的——“人性化”的观点,他对传统“银行储蓄式”教育的批判和对“对话式”教育的提倡。以及他的“原生主题论”的课程观,均体现了他强烈的民主诉求。他的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了颇具世界影响的解放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他关于解放教育的目的--"人性化"的观点,他对传统"银行储蓄式"教育的批判和对"对话式"教育的提倡,以及他的"原生主题论"的课程观.均体现了鲜明的民主教育思想.他的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了颇具世界影响的解放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他关于解放教育的目的——“人性化”的观点,他对传统“银行储蓄式”教育的批判和对“对话式”教育的提倡。以及他的“原生主题论”的课程观,均体现了他强烈的民主诉求。他的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弗莱雷的教师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弗莱雷是被压迫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充满压迫的历史现实中,教师承担着改造被压迫者意识的历史使命。但在具体的压迫环境下,教师却充当着次压迫者的角色。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克服自身的这种二重性,成为一个积极的提问者、对话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8.
《被压迫者教育学》是著名的批判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主要阐释了弗莱雷的解放教育学思想,它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论著主要从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面进行内在逻辑构建。人性化是弗莱雷解放教育学的终极价值诉求;意识化是弗莱雷解放教育学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提问式教育和对话行动理论是弗莱雷解放教育学实现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熟悉了以学科划分为依据的“xx教育学”之后,保罗·弗莱雷以社会阶层划分为立论依据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该书的影响力不仅在于其出版后印刷二十多次,在世界上售出75万册;也不仅在于作者对第三世界成人文盲教育的诸多论述同样有助于其他领域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弗莱雷在其中提出的教育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当今及以后的教育界人士都是难以回避的尖锐挑战。该书从社会矛盾双方(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入手分析当代教育的症结,认为教育是对社会矛盾双方的同一展开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双方的共同解放。提问式(讨论式、对话式)将取代灌输式(强制式、驯化式)教育,成为人自我完善的主要工具,也是解放人类自身的主要手段。教育作为自由实践的精髓,其基础正是“对  相似文献   

10.
保罗·弗莱雷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分析了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的教育思想: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教育学中的被压迫现象。  相似文献   

11.
弗莱雷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提出了解放教育学。他号召人们联合起来共同追求人的本体使命,即人性化。他具体分析了在追求这一使命过程中的种种意识及心理现象,并提出了被压迫者的任务,即解放。  相似文献   

12.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以培养批判意识、解放人性为目的,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教育思潮。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践行解放教育要以人性化为核心价值,以文化行动理论为指导,通过“生成主题”调查的方法开发课程内容,以“提问式教育”开展课堂教学,着力构建人性化的对话式教育。基于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当前教育改革应从课程、教学、学习、教师四个方面重新加以认识与革新,将沟通与对话贯穿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批判与反思的深度学习,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被压迫者教育学》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1921-1997)的代表作。弗莱雷一生致力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他一直提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唤醒并形成被压迫者(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创造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主体性,最终获得自我的解放(知识)。本文旨在通过解读弗莱雷的教育思想,就提问式教育理论为中心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应用于我国现今高校日语教育实践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了闻名于世的"解放教育思想".解放教育思想对传统的主流教育思想和课程教学理论从教育哲学、教学论、课程论等角度进行了猛烈抨击,提出了著名的"对话式教学".这些理念对于我国当前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数学新课程实施具有极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了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建立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并提出了对话式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人性化教育需要人性化教师。人性化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性化特质,那就是善于尊重学生、善于理解学生、善于宽容学生、善于关爱学生、善于成就学生的自由和善于关怀学生的自我实现等。  相似文献   

17.
“被压迫者教育学”由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1921~1997)所创立。弗莱雷因此而被誉为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①,是继赫尔巴特、杜威之后的教育理论“第三次革命”的开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教育人性化时,学术界多从教育反人性化的视角透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忽略对教育反人性化概念本身的深层剖析,混淆了其与教育非人性化和教育弱人性化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利用目的-手段范畴,来揭示、澄清教育反人性化、教育非人性化与教育弱人性化的内涵、界限及其关系。教育反人性化的本质是"驯化"的教育,即背离人性的教育;教育非人性化的本质是"物化"的教育,即脱离人性的教育;教育弱人性化的本质是"异化"的教育,即偏离人性的教育。因此,教育应当脱离"驯化"的羁绊,逃避"物化"的罗网,摆脱"异化"的藩篱,从而走向本真、圆融和自由。  相似文献   

19.
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来源于批判主义教育思潮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其《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包括关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系统的论述。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王健 《师道》2005,(3):46-47
由巴西籍葡萄牙语学者保罗·弗莱雷所著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发表三十多年来,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仅英文版就发行了75万多册。正如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教授在其中文版序言里所说的那样“一本讨论教育问题的书有如此深远和持久的反响,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事实上,这并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它没有我们熟悉的教育学体系和概念系统。这是一本写给被压迫者读的书,也是写给一切有良知的人读的书。它所展现的是对平等和正义的呼唤,是对这个世界上处于被压迫地位的人们的悲天悯人的关注。读《被压迫者教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