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科学教育思想论略范安平今年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作为现代中国的文化巨人,鲁迅不仅以他似匕首、如投枪的杂文、小说为武器,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一生中热爱科学,倡导科学教育,为我国的科学普及...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为现代文坛的领袖,提到他,总会想到他的匕首投枪似的杂文,他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徨彷》,他站在时代浪尖上的《呐喊》,那声音振聋发聩;即使是对人(藤野先生)的怀念,也是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政治味道浓厚。今日细品鲁迅先生在四十六岁之际所写的回忆散文《阿长与〈山海  相似文献   

3.
<正>难道鲁迅的杂文就真的如此可怕?为什么学生阅读觉得无从入手?其实,采取恰当的方法,找到突破口,就不用害怕"周树人"。一、从写作背景入手,找到"投枪"所向的"敌人"鲁迅曾说:"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杂文是匕首、投枪,总是感应着时代的脉搏,充满战斗性。因此,读鲁迅的杂文要指导学生从写作背景入手,明确这把"匕首"所投向的"敌人"是谁,那么读起来就有的放矢了。《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  相似文献   

4.
某学者说,孔子活到现在,也会上电视的.我进一步想,鲁迅活到现在,大概也会上电视,但不会是百家讲坛.某个社会焦点或热点问题,应该会请鲁迅先生去作嘉宾,谈一谈看法.我只是不知道,鲁迅先生的"匕首"、"投枪"会不会成为"管制刀具"?我还担忧,他的横眉冷对会不会吓走只求哈哈一笑的观众?他的嬉笑怒骂会不会让电视的收视率随着他血压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文笔向来以犀利幽默著称,他的文字如匕首、如投枪毫不留情地刺破这个世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是杰出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文章似匕首投枪,猛烈抨击了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因此,他的文章大多给人以犀利深刻的印  相似文献   

7.
某学者说,孔子活到现在,也会上电视的。我进一步想,鲁迅活到现在,大概也会上电视,但不会是百家讲坛。某个社会焦点或热点问题,应该会请鲁迅先生去作嘉宾,谈一谈看法。我只是不知道,鲁迅先生的"匕首"、"投枪"会不会成为"管制刀具"?我还担忧,他的横眉冷对会不会吓走只求哈哈一笑的观众?他的嬉笑怒骂会不会让电视的收视率随着他血压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一则有关"鲁迅作品在教材中即将下架"的讹传引起了一片哗然。有人认为鲁迅先生是用显微镜来观察社会的"斗士",他的一双辣手,一支妙笔如同"匕首"、"投枪",可以直刺社会的黑暗;有人认为鲁迅的作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曾说: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南腔北调集》)在鲁迅先生眼里,杂文是最富有战斗性或攻击性的文体样式,所以他倡导以杂文讽刺时弊。他指出:现在是多么  相似文献   

10.
杂文导写     
杂文是文艺性论文。它首先具有战斗性,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鲁迅先生说它是"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教育应该是活的教育。他反对教育与生活的脱离,反对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他在《新旧时代之学生》一文中称:"旧  相似文献   

12.
按照众人熟悉的前人诗篇的形式,改动部分字句,表现新的内容,赋予新的意义,这种诗体称为“剥皮诗”。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颇爱运用这种戏作,巧剥妙改,推出新意。鲁迅先生亦是如此,他曾多次以“剥皮诗”为投枪、匕首,进行战斗。曹植的《七步诗》是篇脍炙人口的名作:“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鲁迅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依原韵活剥一首:“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对杨荫榆一帮学阀丧心病狂地摧残迫害青年学生,独霸教育的卑劣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一生没有写过相声,但鲁迅 先生匕首投枪式的讽刺与幽默是至 今无人能及的。近日偶翻鲁迅杂文 集,发现有两个时下非常流行的相声 段子其相似的内容,在鲁迅杂文中出 现过。比如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 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集  相似文献   

14.
幽默语言.读之轻松有趣,思之意味深长,是语言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从初中语文所选的几篇鲁迅作品来看,鲁迅先生真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幽默语言大师。他的那种紧紧地贴着现实,时时地保持斗士姿态的锋芒毕露的幽默语言,随处可见。他用他的幽默语言,向封建教育制度投出匕首,向封建宗法势力掷去投枪。  相似文献   

15.
鲁迅杂文,是鲁迅在战斗年月运用自如的轻便而又锐利的武器——“匕首”、“投枪”。这种武器在批判旧世界的斗争中发挥了无比巨大的战斗威力,这是众所共知的。或问:鲁迅杂文何以具有无比巨大的战斗威力呢?我想,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鲁迅善于运用讽刺艺术。讽刺是鲁迅杂文一个基本特征,他的每一个杂文集里都有出色的运用。如果仅就讽刺艺术而言,《准风夜谈》比起其它杂文集来,显得更巧妙,更隐晦、更有力;它可以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中,教育始终是他进行战斗的一个重要阵地。他把反对旧教育和批判孔孟之道的斗争结合起来,对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鲁迅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总结了当时教育界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深刻体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初期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今天,遵照毛主席关于“读点鲁迅”的教导,在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的新高潮中,对于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把无产阶  相似文献   

17.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中出神入化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艺术辩证手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起到匕首和投枪的作用,并引起社会的疗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鲁迅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那“风雨如磐闇故园”的反动统治时代,他遵循革命的前躯者的“将令”,以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犹如犀利的解剖刀似的笔,剖剔出反动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宛若匕首、投枪,刺向“排着吃人筵宴”者的心脏。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鲁迅始终严重地关注着教育这一“育苗树人”的重  相似文献   

19.
"匕首"、"投枪",这是对鲁迅杂文公认的评价,那么,《灯下漫笔》这支"投枪",其矛头所指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自这篇文章被选入高中教材以来,似乎已有定论,由人民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20.
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当时奴隶制的崩溃之势已成,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已经发展成为支配的力量;但是,复辟倒退和反复辟倒退的斗争仍然是十分激烈的。屈原也和一切时代的先驱者一样,坚持革新,反对保守;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他那充满着对传统观念怀疑和批判精神的战斗诗篇,象一把锐利的匕首,投向反动贵族统治集团,表示了诗人尊法反儒的思想,是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