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五邑民众开始出洋谋生。20世纪中期以前,随着侨汇的源源流入,侨眷的消费带动了五邑商贸的发展和墟市的繁盛,侨乡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封锁了中国沿海,侨汇中断使侨眷的生活处境迅速恶化;当代五邑侨乡的老年侨眷大多每年都能收到丰裕的侨汇,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江门五邑地区的侨刊,登载了不少吸引五邑华侨“银信”业务的广告。“银信”是侨汇和家信的结合体,是海外华侨与家乡亲人之间物质与精神联系的重要载体。透过五邑侨刊中的银信广告,可以观察民国时期五邑乃至广府地区侨汇流通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侨汇为江门五邑侨乡重要的经济命脉,曾有“四邑侨汇为粤省冠”之说。从定量、定性两方面辨析此说的历史内涵,可以窥测四邑侨汇所包蕴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银信是晚清民国时期五邑及其周边地区民众对海外华侨华人寄回家乡之侨汇、书信的统称,它属于跨国民间文献,是广东侨批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邑银信的构成包含核心要素与关联要素,除具有广东侨批的一般特征之外,五邑银信还独具特点,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精神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抗战时期,因日军对东南亚地区的占领以及对华侨的迫害,大批华侨被迫返国,国内侨生、侨眷也因侨汇中断导致生计艰难。广东省政府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广东省紧急救侨委员会,展开了对归国华侨的救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救侨会的成立及其活动表明了国民政府侨务观与救济观的转变,是现代政府职能的凸显。  相似文献   

6.
2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人杰地灵、物阜文殷的“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崛起了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五邑大学,掀开了五邑侨乡高等教育的新篇章。2005年,五邑大学迎来20华诞,邑大将自强不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中存在着一个五邑籍华裔作家群落。他们在作品中记载了先辈们关于五邑侨乡的历史故事、民俗习惯、趣闻轶事、移民经历、在他乡的生存境遇等,体现出诸多五邑元素,可以说五邑历史文化与他们的作品彼此呈现出一种见证与互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 五邑华侨的抗战宣传活动………张运华(1·01) 开平侨眷生存状态调查………刘红卫等(1·06) 江门市居民保险意识调查与分析…………………………………………………罗万红(1·11)  相似文献   

9.
侨汇市场是以侨汇为经营对象,基于不同时间、地区的汇率、利率和汇票价格信息,围绕侨汇资金和汇票交易而进行的多层次、多区域的投机活动和交易场所。近代中国侨汇市场的参与主体经历了一个从个体到组织、从民间机构经营为主到国家机构积极参与的发展过程,从以个体经营的水客逐步发展为批信局、邮局和银行的综合参与。侨汇市场的交易网络也逐渐从简单的侨乡—侨居地的双边贸易和汇兑,演化为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具有各类跨境贸易资金融通、以及风险投资的交易体系。侨汇市场的交易活动不仅促进了短期资金流动和平衡国际收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港—华南—上海的资金流动网络的形成,同时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  相似文献   

10.
二战结束后,随着中外交通的恢复和海外移民网络的重建,四邑侨乡社会进入了恢复重建期.在战后广东军政当局的支持和配合下,以现代银行金融系统和邮政系统为主体的官方侨汇网络体系得到了迅速恢复和重建,一度成为主要的侨汇途径;随着海外巨额侨汇的涌入,四邑侨乡经济活动日益活跃.部分侨汇转化为金融资本,有力地推动着以金山庄、金号、银号、地下钱庄和零售商店为主体的四邑侨乡社会民营侨汇体系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海南侨汇问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侨汇是海外华侨反哺家乡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民国之际,琼籍华侨在侨居国位卑薪微的处境下,不忘故土,通过各种途径将积攒的钱送回故居地。这些侨汇除了赡养家小之外,部分地充当着雇佣资本,对于侨乡地区向“消费城镇”的转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珠三角地区逐渐成为“美洲华侨之乡”,华侨向侨乡源源不断输入巨额银信(侨汇与华侨家书)。海内外各种团体为争取银信递送中的利益,或以家族亲情纽带和地域意识、或以现代权利义务观念为理据进行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引发的侨乡社会观念转变,是乡土社会开始向工商社会转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清末侨乡的珠玑巷认同——以五邑方志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未五邑侨乡编纂的方志,受西学和时人构建“国族”热的影响,对民间流传的珠玑巷传说重新梳理使之逐渐官方化。在官民合力下,该传说渐成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伴随着五邑人的海外拓展,珠玑巷传说最终成为海内外广府人追溯祖先、认同祖国的文化象征,也成为联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4.
从北宋末期到南宋一代,明州港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三大海外交通港口之一。明州港的兴盛繁荣主要源于区位因素和市场因素。明州港具有海航行程短,可近距离辐射中国近海海域的国家和地区,有便捷的内陆运河和陆路交通连接长江黄金水道,靠近南宋都城杭州这一巨大消费市场等区位优势,这些区位优势决定了明州港处于连接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交接点,为明州港海外交通贸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南宋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江南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劲的市场拓展力,极力面向近海市场扩张,明州港因而成为南宋商品经济从内陆向海洋,从区域市场向近海市场扩张的桥头堡。可以说,是南宋商品经济向海外扩张的动力机制推动了明州港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边区经济发展的策略是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因而引进侨资作为引进外援的一部分,在边区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位置并不是很突出,但是作为引进侨资的首期尝试,抗战时期的引进侨资,还是具有了特别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五邑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一百多年来,五邑地区大量人口持续不断地移居海外。其国际移民传统有明显的社会心理特征,形成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因,可以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对个体的影响角度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国的“国术”、“国粹”。武术最迟在唐朝已传播到海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五邑人在武术文化的国际交流方面殊有作为。武术大师陈享、黄宇文、余志伟等人在世界各地设立武馆,收纳洋人弟子,传授武艺,弘扬武德,伸张正义,彰显中华文化传统,为中华武术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