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考试作弊现象在社会各类考试中普遍存在,它是人类诚信缺失的一种体现。根据有关规定,学生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但不呵以勒令退学)。即使是对考试作弊者给予如此的严惩,每次期末考试作弊者从来没有消失过,反而近几年作弊现象更加猖獗,不但表现在作弊年龄低龄化、作弊手段呈多样化,而且作弊动机日益复杂。通过对46位考试作弊学生的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和心态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广受关注的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者的心态,对比和研究了作弊者这种错误行为习惯形成的现实原因和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降低大学生考试作弊比例,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弊是学生中常见的违纪现象,如果让作弊者企图得逞,必定会助长部分人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败坏学校的学习风气,腐蚀学生的思想。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考试作弊者并没有从别人那里拿走些什么,但是,在一个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知识水平主要依据的社会里,作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近日出台《本科考试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如在考试时使用手机,该门课程零分:两次作弊开除学籍。 《条例》规定,请人代考者和代人考试者,双方均给予勒令退学处分;第二次作弊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又追加了一条作弊行为——考试后作弊行为,即以央求、送礼、请客、威胁等手段要求老师提分、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大问题,考试作弊既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评估,又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因此,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历来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根据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作弊者与监考者的博弈模型,试图通过此模型,找到解决高校考试作弊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50年代初期学生中考试作弊者尚不多见,而今却愈演愈烈: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升学考试到晋职晋级,考试作弊者无所不在。 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是人所共知的,它不但严重地影响到国家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国家机关、企业中庸才充斥,而且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次次的考试作弊得逞,将养成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舞弊的丑闻频频见诸各种媒体,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不但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也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话题。据了解,2003年底,教育部就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专门发文,要求各高校加强考试管理,严惩考试作弊者。2005年9月1日,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开始实施,其中对于学生作弊处理提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舞弊的丑闻频频见诸各种媒体,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不但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也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话题。据了解,2003年底,教育部就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专门发文,要求各高校加强考试管理,严惩考试作弊者。2005年9月1日,新的《普通高等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形式、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弊是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或不符合规定的事情。在高校学生中作弊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点。通过分析作弊现象了解到作弊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的原因。高校管理应本着事实求是,一切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校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及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师生进行严肃的考纪教育,加大对作弊者惩处力度,使作弊者付出沉重代价,以净化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
某校是名符其实的县重点中学。宣传栏里常贴满了对考试作弊者的处分通告。可是有几位上“光荣榜”的学生竟大言不惭地说:“这有什么?只要有机会,我还会作弊。他们想处分就让他们处分吧!这次就算倒霉。”据一份调查表明,每次考试,该校作弊的学生比例高达67%。特别是地理、历史、政治、生物四科,作弊者更多。尽管学校三番五次地强调:如有考试作弊者,该科成绩以零分计,且要受到处分并通告全校,但“作弊风”不仅并未见减弱,而其迅猛之势,真是无可阻挡。我曾问过一位要好的同学:“你的成绩完全有把握进入前五名,可你为什么要作弊呢?要是被发现……  相似文献   

11.
六月底,期末考试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整个校园非常安静,仿佛可以听得见考场上学生写字的声音。方校长放慢脚步,在教学楼认真地巡视。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他决心加大力度整治考风,一定要在这次考试中端正考风,杜绝作弊现象,严肃考纪,考出真实成绩。为此,他在考试前连续召开了几个相关的会议,从级部主任、班主任、监考教师到各班班长,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并且在全校学生大会上反复强调考试纪律,宣布了学校的有关规定,比如不准夹带、不准偷看他人的答卷等。同时告诫学生,凡考试作弊者,一经查实,除作弊学科以零分计算外,还要给予纪律处分。  相似文献   

12.
厉佳旭 《中国德育》2010,(9):49-50,88
中国有句古谚:人无信不立。但自古以来,只要有考试,作弊就从未被禁绝过。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愈演愈烈。尽管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诚信教育,甚至对一些作弊者予以校纪处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加强诚信教育才能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在内心筑起一道坚实的“诚信长城”,  相似文献   

13.
杨燕 《考试周刊》2011,(21):6-7
1.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近几年,我校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出现了考试作弊现象,学校对此给予了严厉的处理,但不少学生仍在考试时冒着被开除的风险继续作弊。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大量访谈,了解考试作弊行为及相关要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一些依据。2.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调查、访谈等方式研究考试作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国家级考试因其规模大、种类多、影响深,关乎应考人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而备受广泛关注。近年来各种考试作弊案件,尤其是利用现代科技的群体性作弊案件呈逐年增加趋势,成为国家级考试环挥之不去的阴影。追究作弊者的法律责任,提高考试作弊的风险成本,加大对考试作弊的执法力度,通过司法手段保护国家级考试公平竞争原则不致受到进一步的颠覆和破坏,既是各级政府和考试机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维护国家级考试正常秩序和公信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 ,为抓考风 ,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 ,第一次作弊者 ,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情节严重者 ,开除学籍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每 2 0个左右学生派一个监考教师 ,教学管理部门想尽办法、层层设防 ,各系和学生管理部门反复宣传 ,大造声势 ,但每个学期仍有一些学生被重点处理 ,付出了极高的成本 ,效果仍然不佳 ,学生和教师还是认为考风没有根本好转 ,考试作弊依然如故。究其原因 ,很难说是管理要求不严 ,恐怕还在于考场氛围没有做到使人不敢作弊 ,从出题到评分的各个环节没有做到使人不能作弊 ,品德教育没有作到使人不想作弊。以往考试管理的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经过思考、实践,得出只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分数观,就能有效地解决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让学生在考试中更诚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产生作弊的原因,对作弊者的心理分析,人们对作弊现象的态度以及过去、现在当局对作弊采取的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考试作弊不是一种偶发的或单次的行为,而是一种基于有限理性的上癌行为.影响作弊者上瘾的主要因素包括行为人个体、社会环境以及考试制度本身,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行为人的上瘾行为.在上瘾行为决策过程中,行为人会明显表现出重视即期收益而忽视远期成本的有限理性.上瘾行为的终止可以通过增大不作弊收益、降低作弊者的预期效用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只要有考试,就会有考试作弊者.每年的高考,总会出现考试作弊的丑闻,如河南高考考试作弊事件,安徽集体替考事件等.无论是找人替考还是在考试过程中作弊,其行为都违背了社会的公平竞争原则,这是任何时代和国家都不允许的.对此类不正当行为,任何时代都设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20.
每到考试,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作弊。动用了校规考纪,平息了一场风波。但到下次考试,仍有作弊者。这是什么原因呢?作为教育者,会理所当然地说:这些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心,考试时只好挺而走险,孤注一掷。这话确实有些道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定论。考试作弊说到天讲到地,是学生的错。笔者执教十多年,总觉得这个说法不全面,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