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的父亲是一名贫穷的油漆工,仅靠微薄的收入供他念完高中。这一年,他有幸被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录取,但是,他却因缴纳不起昂贵的学费面临辍学的危机。于是,他决定利用假期外出做油漆工,希望挣够学费。他到处揽活,终于,他接到一栋大房子的油漆任务。尽管主人是个很挑剔的人,不过他给的价钱不低,不但能够缴清第一学期的学费,甚至连生活费也有了着落。  相似文献   

2.
1 刘海强是我们班痞子类的男生,个不高,却一直坐在最后一排.各科老师基本上是放弃他了。以前也会找他训话、开导他,但他能言善辩.反而把规劝他的老师堵得哑口无言。久而久之。再也没有老师愿意搭理他.只要他上课不影响别人.任由他睡觉、看课外书。  相似文献   

3.
他即将迈进20岁,青春王国里写满了阳光和快乐,他对贝多芬和莫扎特是那么痴迷,简直是“坠入了爱河”。他的母亲觉得他固执,凡是喜爱的。他从不愿放弃。钢琴老师打电话来,建议他放弃弹奏贝多芬和莫扎特的曲子,他十二分地不愿意。  相似文献   

4.
向上的心     
黄小正 《知识窗》2011,(10):55-55
少年梅兰芳.有眼睑下垂的毛病。眼睑下垂,眼睛便没了神彩.这是做京剧演员的大忌。师傅对他说.如果他不能改掉这个毛病.将终生影响他艺术的发展。少年梅兰芳,却有着远大的理想,他要用炉火纯青的京剧艺术,去征服世界。眼睑下垂,尽管与生俱来.但他还是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扫除他艺术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周礼 《知识窗》2011,(12):9-9
他十分不幸,天生就比别的孩子差许多,别人10分钟能完成的事,他通常需要20分钟,而且还没有别人完成得出色。在学习方面,他更是糟糕透顶,别人一学就会的东西,他往往需要老师重复许多遍才能弄明白。尽管他在学校比任何同学都努力,可是每次考试下来,他总是倒数第一名。为此,他很是沮丧,也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6.
他是个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继承了相当丰厚的遗产,但他却把钱都用于科学研究了,最后变得一贫如洗;他是个数学天才,一生都在致力于发明计算机,但他的设计却没有真正完成;他对计算机的设计曾遭到科学界的讥讽,被认为是“毫无价值”,但后人尊称他为“计算机之父”;他离开人世后,有人把他的大脑用酒精保存起来,想经过若干年后,用更先进技术来研究他的大脑,而且在靠近月球的北极,还有一个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以此来永远缅怀他的功绩。  相似文献   

7.
王虎林 《科教文汇》2009,(24):I0001-I0001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都以失败告终。他非常苦恼,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老船员,他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自己的码头。儿子听了这话沉思良久。这之后,他不再四处尝试,而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后来,他不但上了大学,而且成了令人羡慕的博士后。不少公司经常打电话来,希望他能够加盟,而且:待遇好得惊人。  相似文献   

8.
倪西赘 《知识窗》2014,(15):26-26
他是90后,生活在一个优越的家庭里,父母都是有名的律师。富裕的生活养成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有时他会去做志愿者,有时他像纨绔子弟一样,毫无节制地花钱,他的信用卡常常被刷爆。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09,(9):25-25
孙靖圻这个名字被靖江人所熟知是因为他是孙家老宅的主人,而这个老宅因先后获得连战、宋楚瑜、马英九等人题词而声名鹊起,可谁又知道这个老宅的主人拥有的真正本领呢?他每天背着公文包,骑着自行车,奔走在靖江许多机电制造企业之间。每到一家企业,他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有的企业甚至拿他当救星。的确,在退休的10年间,他已记不清为这些企业解决了多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他满头的银丝,面容清瘦但精神矍铄。他已经68岁了,时常皱着眉头的他其实总是在思考着一些疑难问题。他就是被市内外许多企业家誉为"退而不休的技术顾问"的孙靖圻。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发展史上,从没有人像弗里茨·哈伯这样充满争议.无论是他在世的时候,还是长眠地下很久以后,对于他的各种争论都从未停止过.赞扬他的人,称他为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天使;而诅咒他的人却说,他是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的魔鬼.他到底做过些什么,又给后人留下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泰戈尔在《审判官》中写道: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吧,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你怎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呢?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便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12.
王海涛 《科学中国人》2013,(12):48-51,F0002,1
20多年前,当他踏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想到.在这里.他一待就是16年;他更不会想到.从此他将与电力系统科研结缘.威了他未来几十年的科研方向。这么多年来。是电力科研成就了他,  相似文献   

13.
关佳 《科学生活》2014,(12):1-1
最近,在报上读到一则颇发人深思的报道,说的是几年前青海有位优秀考生,以高分被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系录取。看来他的前途犹如花团锦簇:在这样一个名校的尖端科学领域学习,学士、硕士、博士直至出国留学深造,都不是难事。然而自小喜欢动手“捣鼓东西,喜欢操作”的他,并不适应侧重于理论和分析的生物科学,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互相不来电”,以至于他觉得自己在北大“痛不欲生”。经过两三年的痛苦挣扎和对北京地区众多高校的调查研究,他最终决定要转学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父母对他的决定非常震惊,认为他简直是“疯了”,然而经过深入的探讨,特别是父母了解到他在北大的“痛苦和压抑”以后,也被他说服了。转学以后,他学习、钻研数控机床方面的知识,很快成为学院里数一数二的优等生,并参加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决赛。一位北大生就这样完成了他向技能型人才的初步嬗变。我们不敢说他将来一定会有多么大的成就,但他毕竟走出了一条适合他自己发展的道路,是很值得他的家长为之欣慰的。  相似文献   

14.
正如在西方一样,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他者”意识。这种他者意识渗透于汉语全套人称代词“他”、“你”、“我”中:如果说“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他们对“我”来说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只是一种“内在的他者”。  相似文献   

15.
朋友A辞职了。前阵子他下班后总约我去酒吧买醉他说新来的总经理和他很不对盘,总是挑他的错处。无论怎样努力,也得不到肯定。他觉得很累,透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16.
22年前,他勇于踏出国门,在别人还在寻找方向的时候,他已经起飞了;22年后,他毅然回国,带着多年教学和科研的方方面面的积累,充满了科学报国的希望,他回得干净利索。他始终是一个笃信叶落归根的中国人,他更是一个不忘祖国培养恩情的赤子,他回到了他妈妈的身边,回到苏州这个他心中太阳升起的地方。二十几年的海外  相似文献   

17.
庞启帆 《知识窗》2014,(19):46-47
汤姆·奈夫是一位汽车销售员,他过去一直穿着深米色的西装。他没有意识到,这身打扮让他的皮肤显得很苍白,并且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其实,汤姆的肤色更适合于穿亮色调的服装。当我向他建议改变他的着装时,他表现出很大的惊喜与兴趣,并且马上接受了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在《审判官》中写道:"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吧,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你怎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呢?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便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19.
人间的美好     
仲达明 《知识窗》2010,(2):15-15
难以想象,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的巨型办公桌后面,高大的转椅上坐着一个小男孩、他不是总统的儿子或其他什么亲人,他是美国“新一任总统”,正等着处理事关美国甚至全球的重要事务。他的部下呈报文件,他很民主地把“助手”请过来,一同讨论,意见统一后,他才把文件交给“助手”签章,  相似文献   

20.
温暖的力量     
陶诗秀 《发明与创新》2011,(1):I0062-I0062
有一个男孩,他喜欢到海边去玩。有一天,他在海边发现一只海龟,他很高兴,于是他把海龟带回了家。 回到家,男孩开始审视这只海龟,他发现海龟把头和爪子都缩了回去,这个海龟只剩下了一副外壳。男孩想看到海龟在家里爬来爬去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