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力对于人类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从我们身边直至整个宇宙,引力无处不在。小到苹果落地,大至日月星辰的运转,一切都是引力的作用。引力也是科学家们最早开始研究的一种力,牛顿很早就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把人类对引力的认识推向了高峰。而说它陌生,是因为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没有完全认清引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300年来人们—直在微粒子碰撞产生引力的道路上探索引力的来源。陈绍光创先将这一学说,引入到量子场论进而联系到广义相对论,得出了静态和动态的新的引力公式。本文介绍陈绍光先生创建的新引力公式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并对该公式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引力越来越关注。引力中除了熟知的牛顿万有引力外还有什么力呢?据悉美国航天局曾发射两枚探测火箭“失踪”了,当然这与引力中的未知部分有关。所以美国航天局和斯坦福大学合作花大力气企图用实验弄清这个问题。他们用了45年时间、7.5亿美元巨资制造一颗探测引力的GP-B卫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光量子的概念和狄拉克方程,阐述了引力量子的理论和引力波动方程,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业已证明,光量子是客观存在的,狄拉克方程是正确的。可以期望,引力量子也应是客观存在的,引力波动方程也应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张森  张云 《内江科技》2008,29(3):69
作为对大学物理教材中玻尔原子模型的研究性学习,本文对中心引力场中的束缚粒子作出了类似的半经典分析。引力场中束缚粒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将交换的一份一份的能量,称之为半经典的引力量子化能量。结果表明,引力量子化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其辐射源的密度,在通常实情况下这种量子化能量是非常微弱的,而高密度天体(如中子星)所辐射的引力量子化能量将有可能被人类观测到。  相似文献   

6.
赵金明 《金秋科苑》2010,(15):136-137
引力渡是电磁渡的反物质,来自另一物体的负电荷光子对物体中带正点的原子核的电场引力就是万有引力,重力场的场量就是负电荷光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力模型求出改进的引力模型系数,分析了广西对东盟国家物流贸易的规律,提出了广西对东盟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旅游吸引力分析及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目前旅游吸引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旅游吸引力及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将旅游吸引力分为旅游需求引力与旅游供给引力,并对旅游需求引力与旅游者感知度间的关系着重分析,给出了旅游者感知度的模糊数学公式,并将显性吸引力引入旅游供给引力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还会受到太阳的引力吗?在牛顿看来,引力是瞬时的,如果太阳消失,引力立刻消失;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是光速传播的,因此太阳消失,地球还是会有几分钟的时间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不过这只是理论,没有被证实。最近,中国科学家先后对中国漠河、非洲赞比亚等地的6次日食进行观测,并分析了全球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究万有引力,该文提出了关于引力子结构和分布的假说:引力子由核和核外的小引子构成,它有结合、自由、半自由三种分布状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推论,主要的有四个:引力子间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新粒子,有比引力子更小的柱子存在,引力子是物质的结构粒子,有比万有引力更弱的相互作用存在。并应用上述观点,对万有引力的产生原理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微观原理,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1.
对引力场的玻尔模型进行了动力学方面的相对论修正,建立了相对论情形下的引力轨道量子化模型,并将这种模型应用到了核子引力体系与高密度星体中。同时给出了引力轨道量子化模型的实验验证思路与方法,表明可以观测从高密度星体辐射出的系列特征电波,再利用观测结果同理论值相匹配从而验证引力轨道量子化模型的正确性与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14,(6):84-84
《爱因斯坦的玩具:探寻宇宙和引力的秘密》是作者在《可畏的对称》成为畅销书之后的又一部科普著作。他从引力开始,从牛顿讲到爱因斯坦,从“老人的玩具”引入作为广义相对论基础的等价原理以及时空弯曲:再由引力进入膨胀的宇宙、物质的产生以及暗物质的存在:然后再次回到引力,讲述引力和量子理论结合的问题,涉及超弦以及膜理论:最后归结到自然的可认识问题。引力是学生学物理时最先接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从前,有一个人着迷于引力现象。他的脑海中进行着有关宇宙飞船和电梯的思想实验。最终他得出结论,引力不是传统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他沉浸在微分几何的研究之中,而微分几何是一种可描述任意弯曲时空的复杂数学。最终,他得到了一种思考时空的新方法,以一个不可思议的方程量化出了引力与物质和能量如何彼此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于具备空间特性的数据来说,基于引力的聚类方法是一种基本且行之有效的聚类技术.尽管现有很多基于引力的空间聚类算法和技术,但是这些算法多数都假设数据分布于平滑空间.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一种新的基于引力的流形空问聚类,即基于弯曲空间的算法.同时给出了性能分析和实验测试.  相似文献   

15.
游击林 《科技风》2014,(18):16-16
假设物体在引力场中会将自身能量转化为引力势能,可得出一物体的静止质量与引力势能的关系。再结合引力红移,可得出物体在引力场内任意两点的质量与光频关系,最后再给出实验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引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四种基本力之一。对于其产生的原因,有些科学家提出了“引力子”的说法,却一直没有发现“引力子”。千百年来,一直没有人能很好地解释引力产生的原因。在此,我想试着谈谈我的见解。引力应该是由一种叫“引子”(为了与“引力子”区分开来)的基本粒子造成的。引子同其它基本粒子一样,也是在创世大爆炸时产生的。但和电磁粒子不同的是,引子是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如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难以很好地一起生活一样。正反引子结合在一起,则需要比整个银河系还大的能量,人类是无法做到的,至少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  相似文献   

17.
引力     
引力是宇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力。任何物体都有引力,引力很像磁力。然而引力又不是磁力,因为引力不仅存在于钢铁之中,还存在于每一个物体之中,而不论物体大小,只是像地球这样巨大的物体比小的物体引力更大罢了。  相似文献   

18.
<正>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认识。爱因斯坦的理论中,引力被看作是时空的弯曲,并预言了引力可以弯曲光线,宇宙中存在着黑洞等等。但是一个世纪过去之后,时空的本质却仍是谜团:时空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时空的性质符合广义相对论?微观世界下时空和引力会是怎样?物理学家现在还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不过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9.
上海都市圈城市间引力研究及基于人流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  罗守贵 《软科学》2006,20(3):19-22
运用引力模型,对上海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上海与成员城市之间的引力进行回归,得到了经验方程。该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市与成员城市之间的人流量与两者经济总量及距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模型的实践意义和对相关拓展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蝌蚪互答     
我想黑洞转动的原因是引力,停止后也就是没引力啦,那所有在黑洞周围的小行星什么的会停止行进,然后由于自己引力而互相碰撞。黑洞失去引力后,原来的光不会再吸引进去,黑洞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