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美学研究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欣赏能力,提升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促使人们情操的审美化,尤为重要.文学创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意识活动的结晶,凝聚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追求,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体.文学创作是运用形象、意象、象征和想象等手法反映和创造客观现实,所塑造的成功文学形象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系统论和中介理论,从多方面论述了文学形象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中介作用:符号作用、象征作用和指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多入认为抽象画作品大多是应用各种线条、形状极端的表现画面,是一种象征符号,与幼儿的欣赏水平相距甚远。幼儿能够欣赏的.仅仅是那些更具直观形象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实不然,抽象画欣赏具有无限开放性,不需要幼儿有太多的经验,可以让幼儿打破定型画的框架,激发幼儿审美想象力,是美术欣赏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文学创作中的关键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了论述。对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人物形象的社会性、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对文学创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象征主义和象征修辞格是基于象征符号的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象征主义文学是一种现代派文学思潮,而象征修辞格则是一种传统文学修辞手段。混淆这两个概念会在文学与修辞学的教学和欣赏上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6.
意象符号是文学审美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作家理性思维与情感活动的综合体现,作家在创作中可以用各种方式建构意象。白先勇在《孽子》中构建了许多意象,其中公园作为多种意象含蕴经常出现,有的象征着命运枷锁,有的象征着道德阴暗面,有的象征着心灵归宿等。  相似文献   

7.
形象思维是一种想象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文学欣赏是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它不可缺少形象思维。所谓整个文学活动,一般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两个方面。没有文学创作活动,就不可能有文学作品,文学欣赏也就无法进行;反之,没有文学欣赏活动,就不能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发挥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洋 《中国教师》2011,(Z1):157-158
<正>如果把音乐作品看做是一种表象符号,把欣赏的过程看做是破译这道密码的过程,那么,由于个人审美经验不同,同一部作品就有着不同的破译结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纵然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情绪纷繁多样,但总体上,这一情感体  相似文献   

9.
艺术欣赏是一个通过艺术形象激发欣赏的情感想象,并在原有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它具有形象的直觉性、移情作用、联想性和社会性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一、文学欣赏的性质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被作品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对形象进行感受、想象、体验、玩味,并且获得审美享受,这便是文学欣赏。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它以文学作品为特定的审美对象。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文学欣赏的特点。文学作品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热烈充沛的感情对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原始神话伴随着文字走进文学,神异传统的特征出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中,使文学蒙上了一层神异的面纱。相比较而言,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情感表达更加主观化、更加个性化,抒发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怀,而神话的情感和象征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文化通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人类在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符号,这些符号可分为推理和象征两种,自然语言是最重要的推理符号,而绘画、雕塑等则属于象征符号。作为自然语言的符号,汉字和其它文字一样。都是一种推理符号。即是说,它是记录语言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和传播文化的载体。然而汉字的独特性在于,它具有双重符号意义:既是一种作为传播工具的推理符号,又是一种表达意念的象征符号。而其本质上则是一种象征符号。这种符号实际上是一种“程式化了的、简化了的图画系统”。汉字古称“书”,书者,如也。又称为“文”。“文”即是“纹”的本字。“文”的意义相当丰赡,包摄了符号化活动中创造的一切象征符号。几千年来,汉字形  相似文献   

13.
吴昉 《教学随笔》2013,(14):131-132
文学欣赏是依借形象进行的特有的精神活动,不仅表现为读者被文学作品所感染,而且表现为读者主观能动地进行的再创造。象征这一与形象紧密相关的概念不仅是文学创作手法的发展,还具有其多样性和意义发掘上的随意性。本文以美国女作家艾蒂斯·华顿的代表作《风雪斯塔克庄》中的一个红色玻璃腌菜盘为例,说明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象征意义的发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威廉斯的作品《欲望号街车》中,象征的写作手法不仅是一种纯粹的戏剧表达形式,更切合了诗歌的审美需要。本文将分析《欲望号街车》这部剧中主要的象征符号,剖析它们是如何作用于剧中所表达的现实与虚拟这一矛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象征是幼儿园教师用于解决幼儿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园音乐欣赏中的象征,主要指借助于感性媒介(象征体)来表现音乐的意义(象征义)。考察幼儿园的欣赏教学实践,可以发现教师们普遍采用的象征类型为:视觉符号——音乐意义、游戏——音乐意义、绘本故事——音乐意义。追问这三种类型中象征体和象征义建立的路径,可以获悉三种建立机制,即联想、约定俗成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6.
《政治课教学》2012,(1):70-70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理论,它研究人们互动交往与作用的方式、机制和规律,又称为象征互动论。其主要观点是:人们创造并运用符号,通过符号进行互动交往;  相似文献   

17.
原始纹饰是一种符号。作为交感符号主要用于象征意义。由于艺术因素仅是一种巫术手段,形式与内容之间就有着不巩固的统一,给审美带来困难。理解原始纹饰需要研究巫术语言特征,但象征艺术的魅力还在于能给今天的现代艺术审美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原始纹饰是一种符号。作为交感符号主要用于象征意义。由于艺术因素仅是一种巫术手段,形式与内容之间就有着不巩固的统一,给审美带来困难。理解原始纹饰需要研究巫术语言特征,但象征艺术的魅力还在于能给今天的现代艺术审美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三姐是广西民族文化的形象象征,是文化交流的一个符号象征,是广西民众记述传统文化和审美特征的一个互动符号。刘三姐主要是通过语言传播的形式,利用中介因素互动、人际互动,在社会不断内化的过程中来完善自身和寻求创新,以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逐步形成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代表符号。  相似文献   

20.
礼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套社会文化符号系统。礼品具备能指和所指这两个构成符号的要件。礼品作为符号具有社会性,其意义是一种约定俗成。礼品符号的意义在传递过程中会被加上个人的理解,从而发生人为的改变,甚至会产生误解。因此需要在送礼人与受礼人之间建立起一种默契或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