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武汉地区有七大日报,报业竞争已呈现出异常激烈的状态.“报业的竞争就是读者的竞争,谁拥有的读者群多,谁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是同行们的共识.而“谁最先抢到新闻,谁就能争取到读者.”(梁衡语),这是一个不争的实事.《楚天都市报》是在市场经济中诞生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锻炼出来了一支思想敏锐、能吃苦耐劳、能拼抢新闻的记者队伍.记者们注意每天在各条战线、各个角落发生的突发事件,主动出击、四处捕捉、及时上报.有的记者一天发一条新闻是起码的,发三五条也不稀奇.为了采访到新闻,哪里也跑.哪里也钻,仿佛什么也挡不住他,你的速度快,我比你还要快,那种工作起来慢慢腾腾,躲在办公室里踱方步的记者在都市报很难找到.辛勤的耕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新鲜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闻报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当今信息世界,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但说到底是一种新闻资源的竞争。哪家媒体更能赢得读者的眼球,就能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空间,因此这就要求媒体的记者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新闻,特别是对已有的新闻资源更要珍惜,从别人忽略的情况中发现亮点。今年5月16日晚,平顶山市建设街发生了一起勇斗歹徒的事件,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职工谢双斌和儿子谢龙———一名不满16岁的初中生,勇斗3名抢劫的歹徒双双负伤。事情发生后,热心的邻居有的找车,有的拿钱,连夜把他们送到医院。第二天上午,记者接到消息后首先赶到了谢龙所在的平煤三中。这里面有…  相似文献   

3.
浅议抢新闻     
所谓抢新闻是指新闻记者在新闻竞争中,抢先占有新闻事实并予以刊播。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抢新闻是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一个主要手段,好比众多赛跑选手在众目睽睽之下,看谁先跑到终点。但不同的是,在赛跑中,参赛选手即便得不了第一,也有可能获得第二和第三。而在新闻竞争中,由于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瞬间、一次性的,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不能在第一时间抢发新闻的媒体就等于从根本上失掉了这个新闻。因而,新闻竞争愈激烈,各媒体间记者抢新闻频率就越高。目前,在一座城市里,就连一个小小的交通事故也会吸引数家新闻媒体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当新闻信息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时,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如何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最多的有效信息,从而在“快餐时代”赢得读者,赢得竞争,是所有记者、编辑们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现在可供读者选择的报纸、新闻众多,因此,在新闻传播理念上,正如项晓宁先  相似文献   

5.
一家媒体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般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靠信息取胜,谁发布的信息快、准、多,谁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二是靠见解取胜,为读者提供独到的见解和有个性的分析,让读者觉得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求的今天,记者和媒体必须靠后者取胜。而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树立科学的新闻价值观念,具有独到的新闻发现能力,通过对复杂社会现象的透视和分析,凸显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伏都”——Voodoo,在英文中原意为巫术。“伏都新闻”是指近年来美国电视在大选刚开始之际播发的大选结果的新闻。在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中,谁能抢先报道竞选获胜者,谁就能赢得整个美国的心及随之而来的流水般的美元。于是,人们便挖空心思,力图使自己成为第一个获知和报道竞选获胜者的人。在各种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电视业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在投票开始后几  相似文献   

7.
1987年11月1日湖南日报发表了一则200来字的消息,标题是《骑单车900公里赴穗采访省会14名记者昨冒雨登程》。这篇消息中没有点出他们是省会哪些新闻单位的哪14名记者,却用了近百字的篇幅排列了为记者们送行的七位领导同志的职务姓名。写新闻应从读者的方面来多考虑。象这条消息,读者所关注的不是送行的领导,而是那些记者,骑单车冒雨赴穗的记者应是这条新闻中的“主人翁”,没有这一基本事实,是不可能有人去送行的,当然也就无法构成  相似文献   

8.
报业的竞争是新闻的竞争、是广告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但说到底是新闻信息质和量的竞争。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谁能快捷、准确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谁就能赢得受众的青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新闻性和服务性是支撑一张报纸的两个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9.
张冉 《网络传播》2005,(2):55-55
在互联网新闻的“读图时代”,哪家网站有了最新、最快、最全的消息报道,从一定程序上也就赢得了读者,而赢得了网民,也就意味着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10.
言简与意简     
消费者购物,追求"一分钱一分货"。读者在阅读消息时,则追求的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消息简短精炼,干净利落。而作为消息之"重中之重"的新闻导语,更应该要求"含金量高",这样方能给人以鲜明而突出的印象,倘若记者在消息导语写作时做到了在三言二语之中吸引,感染读者,把新闻的主要内容传递给读者,那么他的消息写作就成功了一半。然而,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屡屡有繁杂冗长、含金量低的新闻导语见诸报端。这些导语不是臃肿,就是枯燥,大大削弱了新闻表现力,甚至将好的新闻主题埋没。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精炼的导语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策划越来越受重视,并逐渐成为新闻界一比高低的竞争点。如果把新闻竞争比做体操比赛的话,那么谁想得高分,就必须看“自选动作”是否精彩。谁能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同时,多推出吸引读者、贴近生活的“自选动作”,那么谁便能赢得“高分”。 一、从强化办报思想、强化报纸特色着手  相似文献   

12.
去年 10月 27日,《北京青年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篇《本报花钱买意见》的消息,文内写道:本报花钱买意见,凡见报或有启发性的意见,本报将支付 30元至 1000元不等的信息费。以后几天,该报又在头版刊登了《本报社长总编网上恭候读者》等系列报道。消息一经刊出,便在读者群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仅在第一天的 5个小时内,该社便接到热线电话 60多个,传真网上帖子 42个。   众所周知,读者是报刊的第一生命线,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报刊市场,谁拥有众多的读者,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谁尊重读者,谁就能赢得读者。该报社“花钱买意…  相似文献   

13.
耿颖 《新闻传播》2013,(12):313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大量爆炸,读者对新闻的参与和关注度越来越强。在这种形势下,单调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尤其是都市类报纸,一条新闻报道出来,往往后续和跟踪报道就很重要,根据受众的反馈,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就显得更为关键。这也是报纸是否能紧跟时代的脉搏,从读者喜闻乐见的角度来报道新闻的要领所在。因此,在基于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上,适当的新闻报道角度,也就是策划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个都市报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采集到独家新闻已经不算是赢家,而对于同一件新闻,谁报道得深入,谁报道得角度独特,能让读者想继续看下去,才是真正的赢家。而网络媒体和报纸这种传统媒体相比,有其固有的劣势,也就是信息量琐碎,连续性较低。而对于报纸的新闻策划,可以将信息整合,以整体化、逻辑化的态势呈现出来,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作为编辑,是坐镇后方的军师,新闻的策划点子都是在这里产出的,若军事策略不好,再优秀的统帅也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本文从编辑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什么是新闻策划,以及怎样策划新闻,适合新闻策划的对象等,是一个侧重于编辑方向,有关于新闻策划的概述。  相似文献   

14.
有人把导语比作消息的“眼睛”,它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吸引读者往下看的作用。重视新闻导语写作,成为中外记者的共识。他山之五,可以攻玉。西方记者精心制作新闻导语,有不少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出于新闻竞争的需要,西方记者有较强的读者观念,在导请写作时注意读者兴趣,消息一开头就回答读者急于知道的问题。美国新闻学者麦克道格尔认为,“选择导语,是新闻写作首先的和最重要的一步。”英国的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请,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西方~些新闻学者强调,一名新记者在写作一条…  相似文献   

15.
11月6日《华商报》“都市新闻”刊发一条《员工灶上煮狗食副总不赔礼员工告上庭》的消息报道。两天之后,我报新闻中心给编辑中心发过来记者采写的这条消息,很显然这条新闻已滞后,尽管消息的内容比《华商报》刊发的消息还要详实些,编辑中心还是把稿件退还给了采写的记者。接过被“枪毙”的稿件,记者感到十分委屈,这是个典型“共源性”新闻,早报记者和《华商报》记者是同时得到新闻线索的。11月6日是周末,正赶上我们休息没有报,所以让《华商报》抢先发稿了。《华商报》抢先发稿,俗话说“抢先上市的果子未免有些酸涩”。对类似…  相似文献   

16.
无论将来媒体如何发展,党报群众工作的地位不变,因为: 第一,要办好报纸,就必须做好通联工作。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之一就是新闻源的竞争。以时代的瞭望哨、社会的晴雨表为特征的新闻纸,要及时、充分地向受众反映客观现实,谁反映得好,反映得快,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受众,谁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因此,继续把报纸的通讯员队伍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才能保证报纸信息新、真、量大,赢得读者。  相似文献   

17.
最近,瑞士新闻与社会传播学院就2000年后的新闻事业将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及记者应具备哪些业务素质召开研讨会。与会者认为:21世纪新闻事业将更加发达,人们的信息将更加灵通,新闻竞争也将变得日益激烈。为适应上述特点,记者首先必须学会用更快的速度来完成采编任务,用最快时效来*得争夺群众的激烈竞争,因为尽管记者可借助电子计算机争取一点时间,但可供其思考的时间大大缩短。其次,记者必须学会用更加简明明了的词句来报道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2O00年后的记者还应该是一位专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传播专业人员,他必须具有高度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语要惜墨如金,是编辑记者们的金科玉律。然而,也有人向它提出挑战。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重复是诗歌常用的手法,对于新闻导语来说,曾被教科书定为绝对的禁忌。然而真正的上乘之作,却只有在犯禁、破禁中才可以觅得。上面这条导语,包含了四个信息:1、拳王泰森击败了挑战者;2、比赛仅用85秒;3、这是历史上的拳王战中用时最短的比赛;4、此胜为拳王赢得1300万美元巨款。信息量是很大的,而且把这次比赛  相似文献   

19.
朋友是记者的财富。朋友愈多,记者愈富有。 朋友之所以是记者的财富,因为朋友能提供信息,提供新闻线索,提供采写的种种有利条件。 1982年11月11日下午4时21分,日本共同社驻北京的一个记者向全世界第一个报道了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烈日涅夫逝世的消息,比塔斯社公布的官方讣告抢先了39分钟。为此,这条消息被评为1982年日本新闻协会的获奖作品。这位记者之所以不是在莫斯科,而是在北京采访到这一重大新闻,靠的是朋友。他说:“为了注视中(苏)关系的演变,我加强了东方信息网,这条消息只是落入已经张开的  相似文献   

20.
情报竞争的博弈论分析与竞争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佩福  黄骥 《图书馆杂志》2004,23(11):22-24
情报竞争就是对情报的获得、分析、运用的一个过程,现在情报对企业来说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谁赢得情报谁就赢得市场,因此情报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情报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企业更多的情况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进行竞争。本文通过一个模型用博弈论来分析企业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竞争及相应的竞争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