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叶志宏 《当代电大》2003,(10):67-69
第四编 著作权法1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1)著作权的概念著作权 ,亦称版权 ,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2 )著作权法的概念著作权法是调整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因创作和使用、传播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作者权益的原则。 (2 )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 (3)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2 著作权的客体1)作品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2.
第四编 著作权法1 概述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的概念、法律特征 ,了解版权制度的沿革、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明确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著作权 ,亦称版权 ,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作者权益为核心的原则。(2 )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 (3 )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2 著作权的客体本章需要掌握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 ,明确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著作权法》第 3条界…  相似文献   

3.
第四编 著作权法1 概述本章需要掌握著作权的概念、法律特征 ,了解版权制度的沿革、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明确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著作权 ,亦称版权 ,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 1)保护作者权益为核心的原则。 ( 2 )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 ( 3)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2 著作权的客体本章需要掌握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 ,明确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著作权法》第 3…  相似文献   

4.
第四编 著作权法1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1)著作权的概念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2 )著作权法的概念著作权法是调整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因创作和使用、传播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作者权益的原则。(2 )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3)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2 著作权的客体1)作品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著作权法》第3条…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许可,也无法律依据,擅自行使权利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的行为.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应首先对原告作品进行分析.一部作品只有具备独创性、可感性和可复制性才能受著作权法保护,同时应将原告作品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思想,以及属于公共领域的表达予以排除.其次要对被控作品进行分析.一是采用对比法判定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二是分析判断被控作品的独创性.再次要对被告使用原告作品的行为进行分析,如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等.  相似文献   

6.
实定法并没有排除试题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试题符合知识性、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的特征,是著作权法上的作品。但是,从国家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职能角度看,国家考试试题不宜获得著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死海古卷案是世界上第一个认可古代文献的重构可以受到著作权保护的案件,案件的裁决结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凸显出人们对于作品独创性以及作品保护范围的传统解释具有根本的缺陷。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人们对作品的概念没有进行科学的界定。作品是一种由各种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有机构成的符号组合,从存量要素、增量要素二分法的角度上看,本案所涉的"解密文本"既缺少独创性,也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8.
尊重和保护作者和出版者的著作权,避免各种著作权纠纷的产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从出版过程中作者的著作权和出版者的整体著作权两个方面讨论著作权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学报作者和学报编辑部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尊重和保护作者和编辑部的著作权 ,避免各种著作权纠纷的产生 ,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从编辑过程中作者的著作权和编辑部的整体著作权两个方面讨论了著作权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虽然《著作权法》并未列举出用实用艺术品这一作品形式,但不能因此当然排除对这类作品的保护。《著作权法》和《伯尔尼公约》并未将实用艺术作品排斥在保护范围之外,如果能从实用艺术品中抽象地分离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思想表达,当这种表达具有可选择性、美感和独创性时,就可以判断这件产品具有可版权性,能纳入著作权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1.
首发权基于著作权法赋予著作权人发表权之首要权益之意,系作者的权利。报刊社可以通过与作者签订授权合同依法获得并非著作权法意义上具有专有权性质的首发权。首发权与专有使用权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首发权诉求实质上是首发作品的时点垄断权,其经济权利的实质是转载摘编首发作品的报刊社向首发作品报刊社支付的被转载摘编作品的信息使用费。报刊社的首发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须以公示和转授权成立与第三方许可使用合同为条件。基于报刊社首发权授权、转授权合同难以操作等原因,不应扩大首发权“有效抑制一稿多投行为”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版权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以特定历史时期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作为基础的。我国历史上的版权思想萌芽较早,但版权立法却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直至近代才得以实现。版权保护制度的创设,既是对著作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其创造能力的肯定和激励,同时,对于保障社会秩序、繁荣文化事业、推进文明进步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量史料表明,中国在宋代已经出现了对版权进行保护的事实,宋代对版权保护的理念与现代具有相似性。但宋代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版权保护制度,赵氏王朝在采取措施保护版权的同时,又使用了一系列限制文化发展的手段。中国特有的一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古代版权保护制度在宋代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教材作权作为一项法律权利受到保护,是近代精神明发展的结果。教材作权保护的本是为了结作精神财富的创造添上“利益之油”,从而鼓励高校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为学校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5.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是对人们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具有独创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是著作权人获得权利救济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存在诸多分歧的疑难问题;通过对著作权侵权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的剖析,从而在实务上落实侵权赔偿方式及赔偿额的确定,有利完善我国著作权的立法及著作权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6.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是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石。然而,如何划分思想与表达之间的界限是一个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作品中思想与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指出作品的符号性决定了思想与表达不可分。作品是思想与表达结合的整体。对作品关注的焦点应该从思想与表达之间的区别转变为思想与表达之间的联系。对思想与表达之间关系的不同认知将导致对于作品本质和价值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以自由、共享、协作为理念的开放源码软件在这个信息时代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传统的著作权理念提出了重大挑战。通过商业软件和开放源码软件在著作权保护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现有著作权法对开放源码软件的保护仍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著作权法作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对作者署名权和用户修改权的调整,给用户更多的自由选择,使传统著作权制度和开放源码的理念很好地整合起来,从而促进开放源码软件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原鲁迅":在传承与超越中的跨文化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藤虎丸认为,形成一种"真正的个人主义",即"个"的思想的"原鲁迅"构成了后来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原型,但是这一"原鲁迅"并不仅仅是鲁迅留学日本与西方近代相遇而形成的。鲁迅与西方近代的相遇早在1898年赴南京求学时便已经开始,并且始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展开的,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涌流着的争取人的解放、反抗专制和精神奴役的思想暗流构成了鲁迅"个"的思想的中国"固有文化血脉"。因而是一种复杂的中西跨文化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作者与著作权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况下,作者与著作权人产生分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两大法律思潮对作者和著作权之间的利益调整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当今强化著作权保护的前提背景下,考虑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调整问题之前,需再次从著作权法的原点出发,将作者和著作权人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的合理使用,我国著作权法及其司法解释仅详细规定了对公共场所艺术作品进行平面复制被认定属合理使用的行为,但对于平面复制品的再利用问题却语焉不详。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精神文明要求逐步提高的今天,这样薄弱的保护不能适应现实需求。因此,我国著作权法对于认定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合理使用,应当从新作品的创作意图、原作品在新作品中的比例、原作品的知名度等因素来确定。这样才能保证在公共场所艺术作品实现公共价值的同时,其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也受到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