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民中学副校长、共产党员王辅成同志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九年坚持掏粪劳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十九年来他做过语文教师,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等职务,同样是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他勤奋读书,博学广览,知识日积月累,曾整理出《中学语文基础知识五百问》,人们称他是个“术业有专攻”的人。王辅成同志早在天津师专学习时,就勤奋读书,并以能从头至尾背诵《唐诗三百首》而令人叹服。一九六三年到人民中学当了语文教师以来,他十九年如一日,依然保持着酷爱读书的习惯。就是在十年内乱中,当林彪、江青一伙鼓吹“读书无用”并狠批“白专道路”的危难时刻,他还是偷偷  相似文献   

2.
1974年对申大成同志来说,是最为难忘的一年,刚刚走出高中校门的他,怀着当一名人民教师的美好愿望,毅然到互助县红崖子沟小寨学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在这个偏僻的乡村拿起了教鞭,圆了他的教师梦.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申大成考入了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先后在互助县四中、西宁市科协、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在这条他用热情、爱心、智慧、汗水浇铸的道路上,他走得那么坚实,那么坦荡.  相似文献   

3.
忆张思德     
我和张思德同志,在一起工作过两年.他的模范事迹,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思德同志是四川人,家里很穷.他十二、三岁就给人家割草、放牛.一九三二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三年参加了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思德同志在战斗中非常勇敢.有一次,他一个人从敌人手中夺得了两挺轻机关枪,自己虽然负了伤,但是使战斗取得了胜利.还有一次,他发现两个敌人正在追赶我们一个小同志.他不顾一切,赶上前去,一枪打倒一个敌人,另一个敌人吓得逃跑了,使那个小同志脱离了危险.张思德同志从来不怕困难.长征时,他曾三次爬雪山过草地,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一九四二年冬,张思德同志调来我们队里,我第一次和他谈话时对他说:"张思德同志,  相似文献   

4.
南陵县戴镇初级中学罗光奖同志是一位山村普通教师。他小学没有毕业通过刻苦自学,一九七三年,他以出色成绩考上了小学民办教师;一九八○年,他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公办教师。整整十七年的任劳任怨的辛勤耕耘,长达七八年的大胆实验,使他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开始走出了一条颇有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一个高中生喜爱篮球运动,但在学校的篮球队里,他的球技并不如人,经常被教练批评。有几次,领队、助理教练还想要淘汰他。幸亏主教练认为他有潜力,坚持让他留在了队里,并且让他  相似文献   

6.
檀兴民,山东省单县一中语文教师。数十年来,经历了自学、自荐和教改三个阶段,走出了一条由初中学历到本科文凭;由小学民办教师到高中公办教师;由一般教师到全国优秀教师的道路。檀兴民同志,用不懈的奋斗,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之歌。我走我的独木桥往事不堪回首。檀兴民常常记起1959年暑假中的一天发生的,那令人痛断肝肠的一幕:由于家庭生活的极端困难,读到初二的他中途辍学了。母亲抱着他大哭,凄凉庭院,风雨萧萧。她能不哭吗?多年的血汗,付诸东流;仅存的希望,彻底破灭。可怜天下父母心,世上最伤心的,也许莫过于在孩子身…  相似文献   

7.
大可 《文教资料》2006,(6):183-184
十八个寒暑,他在教育园地耕耘播种,历经风雨;十八个春秋,他在语文教坛矢志探索,风光无限。他的事迹,在领导和师生中广为传诵;他的名字,在省内外的教育报刊上频频出现……他,就是泰州市师德模范、泰州市“名教师”、姜堰市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秦咏中同志。自1987年8月走上工作岗位以来,秦咏中同志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立志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向着这样的目标,他默默奉献、孜孜以求。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了他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在实小东校区工作期间,秦咏中任教的是一个有76名学生的普通班,班级的生源组成复杂,工作任务繁重。面对困难,他迎难…  相似文献   

8.
一个高中生,喜爱篮球运动,但 在校篮球队里,他的球艺并不如人, 经常被教练批评,有几次还差点被 淘汰。可是,主教练认为他有潜力, 让他留在队里,并且让他随队观看 比赛,任务是为队员们抱衣服。 主教练鼓励他说:"你很有天 分,我相信你。"一年后,他成了校队 主力,才华终于显山露水。  相似文献   

9.
我能超过他     
从小时候打玻璃球开始,我的好胜心便出奇地强,别人比我厉害,我就要比别人更厉害。我觉得,给自己设立个目标,总是好事。刚进孙指导队里的时候,我是队里年龄最小、水平最差的一个,我把目标锁定在师兄沈真声身上。1997年到1998年,他三次打破全国少年跨栏纪录。  相似文献   

10.
一个高中生,喜爱篮球运动.但在校篮球队里,他的球艺并不如人,经常被教练批评,有几次他差点被淘汰。可是,主教练认为他自有潜力.让他留在队里,并且让他随队观看比赛,任务是为队员们抱衣服。  相似文献   

11.
上海电机制造学校青年教师蔡德泰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坚决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参加体力劳动,深入调查研究,大胆创造,大胆改革,在理论与实际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道路上走出了第一步。他的经验值得我们重视。蔡德泰同志是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他的经验还说明了,全日制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高举毛主席思想红旗,按照毛主序的指示办事,打破资产阶级的教学框框,根据具体条件,逐步地实现教学改革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赵清林老师,从中专毕业到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从初中教师到高中教师,再到成为名师,他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崎岖的道路。每当同事们说"你已硕果累累为何还要这样刻苦"时,他都会说:"追求,永无止境!"做一名教师1981,赵清林老师考上了师范。师范毕业,报到时,校长让他在语数外几个学科里选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语文。虽然所在的农村学校条件艰苦,虽然有不少同学改了行,但他却一直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30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赵清林老师为了让自己变成一名合格的教师,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开始自学。从中专学历到专科毕业,之  相似文献   

13.
林紫  李友元 《江西教育》2006,(23):19-20
在樟树市教育界,黄土岗中学副校长宋斌渊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自1971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艰苦跋涉,已度过了35个风雨春秋。由于宋斌渊的爱岗敬业,教育部门领导曾多次特别点名,把他作为教学骨干充实到较为薄弱的学校去。30多年来,他三进三出黎墟初中、两进两出义成初中,一进一出狮峰初中。1998年后,三所中学合并成黄土岗中学,宋斌渊以义成中学校长的身份出任黄土岗中学副校长。宋斌渊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他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从小学到中学;从普通教师到学校书记、校长,每到一处,工作都…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是1969年1月9日从北京乘火车出发的,10日到陕西渭南站下车,改乘解放牌大卡车,一车几十人,加上行李,挤得满满的,一路冰天雪地,道路颠簸,倚在行李上,手抓着头上的车厢铁条,下车时人都僵了。中午到达黄龙,在县中学吃饭,大桶的肥猪肉白菜炖粉条加大发面饼,倒也吃得热乎。下午到宜川县城,周围十里八乡分配了学生的队都派人早早来到县城里等着接人。也许是因为我们都是女生,被分到离城很近的生产队。队长张长虹和几个男社员赶着一辆毛驴车,把我们的行李装好,大家相跟着向队里走去。一路上队长一边与我们嘘寒问暖,一边不无骄傲地跟过往的熟人大声地打着招呼,不断地反复说着:"这是我们队的北京学生!"就像是接了自己家的亲戚回家过年一样高兴。他的这种情绪也感染了我们,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处于兴奋之中。不一会儿就到了队里。  相似文献   

15.
难忘的会见     
那是一九六一年,我和毛泽东同志的表弟文涧泉十一阿公一起到了北京。我到北京治病,他到北京看望毛主席。我们一到北京就给毛主席写了信。七月六日,我作为烈士的后代、人民教师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6.
书报之窗     
《历史研究》今年第九期发表了茅盾同志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他指出,瞿秋白同志“无论如何总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又是早期的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总结屡次失败的经验而后找到正轨的。秋白假如能活到现在,决定不是当年那个样子。”茅盾同志还说:“我对于多余的话中他自谓搞政治是‘历史的误会’,深有体会”。至此,他谈到了瞿秋白同志三十年代与鲁迅通信时署名“犬耕”一事,并接引了瞿秋白对“犬耕”所作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当教师就要当一个好教师。”这是他经常对人说的,他也是这样去做的。十多年来,他勤奋耕耘,默默奉献,朝着一个“好教师”的目标努力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剑河县第二中学杨通刚同志。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 1981年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南加中学任教。回到家乡,他从家乡父老那种信任与期盼的目光中感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当好教师。为此,他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备好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以一个“好教师”的  相似文献   

18.
心路历程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选择它,我无怨无悔。粉碎“四人帮”以后,百废待兴。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知识分子的热情,科学的春天来了,教育的春天来了,我就是在这暖暖的春天里走上教育岗位的。初上讲台是在暖泉农场最偏远的一所小学,当时这所小学有5个年级,17名学生,2间教室,2名教师。教师无办公桌椅,学生无课桌凳,桌子是队里用杨木板钉成,桌腿用砖砌成,凳子是学生从自家带来的。我教一、三、五年级,另一名教师教二、四年级。三个年级的学生同在一间教室上课,给低年级上课高年级学生不但把答案告诉…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月教师报和中国青年报發表了毛主席給徐特立同志的信,广大教师和青年紛紛来信給徐老,表示要向他学習,并要他談談自己学習的經驗。本刊記者特往訪徐老以及了解他的同志。綜合起来,写了这篇自学的經驗,同时把他的处境和时代都写出来,以說明我們的老一輩是怎样艰苦奋斗去开辟道路的。徐老从私塾里所学得的东西还不到今天高小毕业生的程度,他成为革命的老教育家,都是在工作中自学的結果。从这里我們小學教师和高小毕業生可以得到無限的鼓舞!徐老对于許多来信不能一一答复,特囑記者向来信的同志致意。  相似文献   

20.
苏双碧、王宏志二位同志所写《吴晗传》初稿这部分分析了吴晗同志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的作品和治学道路。吴晗同志的治学道路和方法,现在也有可资借鉴的地方。吴晗同志这时作品中反映了他正直、爱国的思想品德。这说明后来他奋不顾身积极参加反蒋、反内战的爱国民主运动,以至最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都不是偶然的。吴晗同志走过的道路,对今天的知识分子是有教益的。现选登《吴晗传》(初稿)这一部分,以缨读者,并供征求意见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