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家庭教育中的‘六要’”。 一、要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列·尼·托尔斯泰)“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以“榜样”来作为自己孩子的“参照”,会对孩子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可是,生活中常出现这种情况,许多父母喜欢以“榜样”来“教育”子女,结果不少孩子对父母选定的“榜样”不仅不接受,反而产生了反感甚至敌对情绪,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下面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方式应该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世纪呼唤新的家庭教育,新的家庭教育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家庭教育方式有没有跟不上教育变化的步伐,当今的父母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带着对这个问题的疑问,我选择241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对孩子基本上是说教要求多,启发引导少;强调孩子应该怎样多,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少。至于教育的效果,用不少学生的话说,“从没体会过和父母的亲密感觉”,“忆苦思甜让我受够了。”“‘榜样’可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能只讲别人的好,要适当的给孩子一点自信。”“我爸妈反…  相似文献   

4.
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道德教育,而树立道德榜样、用孩子来影响孩子是有效的方法。笔者所在学校每天夕会的10分钟交由班主任集中处理班务,为避免单纯的道德说教,我利用这10分钟开展了“班级微故事”的实践,即把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榜样行为,编成诗意的美德故事,让学生在倾听中受教育。“班级微故事”前期为“夕会故事”,类似微型小说;后期又简化浓缩为“一句话美德故事”,相当于当下流行的微博。“班级微故事”力求将视角切换到班级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努力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哪怕只是偶然,也借机放大,以固化成定势,让优秀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1.改变德育过于注重典范教育的现状,强调日常点滴教育。 通常情况下,我们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分吃东西时常以“孔融让梨”的事迹加以引导,做好人好事常以“雷锋”事迹加以引导,在孩子心中,这些榜样实在是太遥远了,并且又与他们生活不相适应。记得曾组织学生观看公益电视广告节目“妈妈,洗脚”,“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学生看过以后,觉得这些“小事“自己也能做到,也愿意付诸行动。这让我感触颇深,生活中的榜样无处不在,简单易学、易行,让孩子从身边的简单的人和事做起,充分发挥日常点滴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家教随录     
☆孩子做错了事,放任、溺爱是不允许的,但是,过火的训斥和羞辱打骂也是错误的。真正会教育子女的父母是严中有爱,严而有格,严得合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心悦诚服,又敬又爱,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儿童最善于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性格品德大半是从模仿开始得来的。所以,榜样的力量对教育儿童将起着最简明,最有效的作用。没有任何方法象榜样那样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  相似文献   

7.
1.改变德育过于注重典范教育的现状,强调日常点滴教育。通常情况下,我们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分吃东西时常以“孔融让梨”的事迹加以引导,做好人好事常以“雷锋”事迹加以引导,在孩子心中,这些榜样实在是太遥远了,并且又与他们生活不相适应。记得曾组织学生观看公益电视广告节目“妈妈,洗脚”,“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学生看过以后,觉得这些“小事”自己也能做到,也愿意付诸行动。这让我感触颇深,生活中的榜样无处不在,简单易学、易行,让孩子从身边的简单的人和事做起,充分发挥日常点滴教育的作用。2.改变家庭、学校间缺乏互动的现状,强化家校…  相似文献   

8.
富人教子难在一个“富”字,独生子女难教育难在一个“独”字,如果把“富”字和“独”字结合起来,教育就可能变得难上加难。这位富翁的明智在于,他不仅变“独”为“双”,使独生子有了朝夕相伴的“兄弟”,还为孩子找到了身边的最可信服的同龄榜样。  相似文献   

9.
简讯     
南昌市开展“我做孩子好榜样”活动 南昌市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总结一年来“我做孩子好榜样”活动试点单位的经验,并充分肯定“我做孩子好榜样”活动是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优化德育大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的德育工作大网络。(吴远清 刘尚武)  相似文献   

10.
无为而治     
美梦 《家长》2005,(12)
认识我的人都羡慕我有一个人见人爱、“不用管”、“不用操心”的好儿子。殊不知,好儿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精心教育的结果。在儿子出生前,我曾当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学教师,深知“无为而治”是最科学、最高深的管理艺术,也是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孩子出生后,我尝试着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来教育孩子。一方面,对孩子的思想动态、朋友圈子等情况了如指掌,对孩子的受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用百般挑剔的眼光去选择和营造;另一方面,对应该由孩子自己处理的事情,绝不轻易插手,对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太满意时,绝不简单地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一个好教师最朴素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自身榜样影响学生,以宽容与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2.
运用典型,做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工作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一、开展榜样教育活动,创设学校传统美德的良好氛围。榜样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即用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的思想行为对少年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法。榜样对少年儿童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宋涛是我...  相似文献   

13.
冯永刚 《教育导刊》2009,(12):54-55
儿童说谎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方法的“诱导”有关。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谎源”,并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相似文献   

14.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幼儿教育,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我的体会是必须“寓教于爱,寓教于动,寓教于乐”。一、寓教于爱经验告诉我,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就是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只有全身心地爱孩子,才能干方百计地教育孩子。只有把自己爱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投射”到幼儿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共振”,而“共鸣”、“共振”状态下的教育,才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家长应该粗知一些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当前因为有的家长对家教知识了解甚少,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出现很多误区,“娇惯放纵”就是误区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除了以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之外,还有一个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的问题,方法得当则成效有加,方法失当则适得其反。简单粗暴是父亲教子最常见的方法,这无疑是错误的,然而娇惯放纵更是父过难辞。父亲疼爱孩子是天性,是常情,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给予适当的关心照顾,甚至创造较为优越的条件,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爱护孩子应该有个“度”,…  相似文献   

17.
当下社会中,教师节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设立的初衷,变为家长的“送礼节”。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幼儿园家长送礼的主要原因:对教师群体产生信任危机;陷入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通过送礼“买”特殊待遇。面对此现象,本文建议家长们帮助孩子适应教育的起点;教给孩子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和交往技能;积极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孩子;给孩子做出正确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难免会遇到难题。这时,笔者觉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旁观者”介入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旁观者”,可以是孩子的老师,也可以是你的同事、亲戚、朋友或专业的教育咨询顾问,总之是你最相信也最能影响孩子的“明白人”。根据我的经验,有时候在  相似文献   

19.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身教重于言传,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在家长往往更注重言传,教育孩子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云云。有的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有的脾气暴躁、大声呵斥。前者,孩子也…  相似文献   

20.
上学期一开学,我们发给家长一张“家长须知”。“须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求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孩子的表率;二是要求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中互相配合。在做孩子的表率方面,有一条是要求家长在一学期中为幼儿园参加“半天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