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心触电     
什么是触电?触电就是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闭合回路。触电对人的伤害很大,轻者灼伤人体,重者致死。因此,用电时要特别小心。有人触电怎么办?1.截断电源。首先应想方设法关掉总开关。切勿试图关上那件电器用具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2.如果触电者靠近高压电,你一定要与他保持在50米距离以上。不要盲目施救,应尽快打急救电话110或120。3.若无法关掉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棒等将电源线挑离伤者,或是用绳子、裤子或干布条绕住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脚触及伤…  相似文献   

2.
杨紫 《老年教育》2011,(6):46-46
一戒惊慌失措:遇到触电者,应首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体使其脱离电源,再进行救护。如匆忙用手拉扯触电者,其结果连自己也触电。  相似文献   

3.
正初中科学教学没有触电演示实验,为了让学生理解触电的类型和原因,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款触电模拟实验装置,使用效果很好。一、设计原理为了模拟人触电时人体中有电流通过,该装置的人体模型装有小灯泡,当人触电时小灯泡与电源(低压直流电源)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表示人触电了。二、触电方式分类模拟1.单线(火线)触电。人站在地面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引起触电。模拟时把人体模型放在单线触电区,让其站在白铁皮上(相当于地面),一只手接触电源  相似文献   

4.
使用家用电器时,有时由于产品的质量缺陷或使用维护不当,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近几年,因使用家用电器而发生的触电事故时有发生.据电力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使用家用电器而造成触电死亡的人数超过一千人.所以,使用家用电器必须注意安全.从技术角度讲,安全使用家用电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有两种:一种是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另一种是在电源回路安装漏电保护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一位同学修理电灯时触电,电线正贴在他手上,应采取什么措施?答:不能立即过去把这位同学拉离电线,如用手拉必然造成第二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良好的绝缘物将电线脱离该同学身体,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相似文献   

6.
如发生触电情况,家长一定要冷静,沉着应对。1.立即关闭电源。正确做法是立即关闭电源,关上总电闸。在野外无法找到电闸时,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挑开电线。如果人在高处触电,底下还应做好保护及防跌伤的救护。触电后,唯一的生机是使触电者立即脱离电源,但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拖拉触电者,因为人体可以导电,如果用手去拉,不但救不了人,连救护者也会一起触电。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电气设备的不断增加,在用电过程中,为了预防电气设备本身的缺陷或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人体触电和火灾事故,在电路中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和限流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一种电气安全装置,当发生漏电或触电,且达到保护器所限定的电流值时,就立即在限定的时间内自动断开电源进行保护。漏电保护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虚线框所包围的是其主体部分,包括主开关、互感器、脱扣器三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办教育》2004,(8):58-58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伤情,迅速对症救治。  相似文献   

9.
"电到台"已成为中小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一项基本要求。为了安全,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低压到台",或采用具有触电保护系统的220 V 交流电到台。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很难解决因电源使用电流过大或短路造成使实验无法继续进行的问题。例如,在学生分组实验时常常出现小组电源短路的现象,特别是小学在做电磁铁的探究实验时,每小组的电源几乎都处于短路状态,因过载保护  相似文献   

10.
家庭急救十戒一、敌敌畏、敌百虫中毒戒用热水或酒精擦洗,以防促进毒物吸收。应立即脱下污染衣物,用冷水冲洗干净。二、触电者戒徒手去拉救。应立即切断电源(拉开电闸,或用绝缘物挑开或切断电线)。三、急性腹痛戒服止痛药。止痛药止痛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立即送医...  相似文献   

11.
1引言"电到台"是中小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一项基本要求。为了安全,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低压电到台",或采用具有触电保护系统的220V交流电到台。无论采用那种形式,都需要解决因使用电流过大或电源输出端短路使实验无法继续进行的问题。由于学生分组实验时常常出现小组电源短路的现象,特别是小学,在做电磁铁的探究实验时,每小组的电源几乎都处于短路状态,因过载保护断电使实验根本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2.
倪红飞 《物理教师》2006,27(8):66-66
20世纪,随着电网连接到了千家万户,电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频繁的触电事故的发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如何发明一种“触电保护器”,在触电事故发生时可以自动断开电源?这引起了许多发明家的思索.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可以改  相似文献   

13.
汤雪琴 《幼儿教育》2000,(11):35-35
在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其主要内容有:(一)防触电: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触摸电线和开关;不要爬到电线杆上玩耍;也不要捡掉在地上的电线玩,避免触电;下大雨时,不要站在大树下避雨;手不要放进正在转动的电扇里,以免被打伤。一旦触电,要立即拉开电源并呼救。(二)防煤气中毒:要告诉孩子,煤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能闻到臭味的有毒易燃气体,如果煤气灶开关没有拧紧,管道煤气泄漏,人吸了煤气以后就会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屋内充满煤气,一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电工实验中使用交流电源的实验项目很多,例如电机实验、电工基础的强电部分、继电保护和拖动等。这些实验一般直接使用380V电压等级,通过自藕变压器调压供给实验电源。因此,学生接触的是未加隔离的电源,存在安全隐患。实验过程中,虽然有指导教师指导,但仍难免有学生未经检查擅自通电的情况,如果接线错误,可能出现短路或过流事故。有时未将空气开关断开(上组学生忘记关了)就开始接线,造成触电事件。因此,加装必要的保护装置很有必要。以往的措施一般是对每个实验桌的交流电源加装漏电保安器以防止触电、加装自动空气开关…  相似文献   

15.
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懂事的小孩,对某些危险东西也同样不知其厉害,必须引起大人的重视。比如说——电。我的女儿很喜欢看电视,有时大人不在家,她就自己搬来椅子慢慢地爬上电视柜,插上电视机电源……然后,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观看电视节目。针对这种现象,联想起本地曾经发生过孩子触电事故的教训,我尽量将家里的电源插座安装在高处,同时对孩子也进行了耐心的教育。为了使孩子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电的危险性,我想出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教育方法。取十节以下普通干电池串  相似文献   

16.
触电的急救     
《初中生学习》2004,(5):56-57
现代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可是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电,就会造成触电事故。触电,又称为电击,是因人的身体某个部位误触电源而成为电流的载体时,电流通过身体而产生的。用湿手接触电器开  相似文献   

17.
虚焊现象:电教仪器(彩电、录像机、录音机、学生电源等)有时能正常使用,有时突然产生故障(无光、无市、无彩色、无输出等人但用手轻轻一拍又能使用一段时间,而后又产生故障c产生原因:由于K途运输或在振动的环境中使用,或焊锡质量差,焊接问薄弱,以及摔跌等原因,使元器件与线路板产生似断非断的焊接关系。处理方法:切断电源,拆开仪器,竖起或翻转线路板,使焊锡的一面朝向维修者。在修理时要注意安全,元器件不要与机内外一切可能造成短路、触电的部位相接,不可避免时需用厚纸或其它绝缘物隔开。在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此时…  相似文献   

18.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4.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应直接把触电的人拉开B.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C.用电器着火时,先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D.用电器着火时,先用水把火浇灭,再切断电源15.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B.空气中的水蒸…  相似文献   

19.
一、触电的种类我国常用的供电方式为三根相线、一根中线,即三相四线制,俗称三火一零,操作中能发生触电的种类主要有:单相触电,当操作人员或工具触及三相供电中的一根相线和中线时,就会承受相电压的冲击(一般为220V),而发生触电事故;两相触电,当操作人员或工具触及三相供电中的  相似文献   

20.
触电,是指人体接近或接触到带电体,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产生闪击或持续性放电电流,造成人体的各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了解触电原因,杜绝触电现象,确保用电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触电的形成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不同,触电有以下5种形式:(1)单相触电:人体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时,电流从带电体通过人体流入大地。(2)两相触电: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时,电流从一相带电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带电体。(3)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接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带电体和人体之间的空气被击穿,产生电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