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教育纠纷日渐增多,教育法可诉性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教育法可诉性基本概述着手,对教育纠纷的认识误区与困境进行梳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教育法可诉性之路径探讨,最后在全局视野下创造性提出完善教育法可诉性之目标进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教育纠纷日渐增多,教育法可诉性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教育法可诉性基本概述着手,对教育纠纷的认识误区与困境进行梳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教育法可诉性之路径探讨,最后在全局视野下创造性提出完善教育法可诉性之目标进程。  相似文献   

3.
教育法的可诉性是指教育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当发生教育法律纠纷时,可以被当事人和纠纷解决机构加以运用的属性。衡量教育法是否具有可诉性的标准有三:一是权利义务主体与内容是否明确;二是法律责任是否明晰;三是是否有法定的主体和程序来认定并追究这些法律责任。以此来衡量,我国教育法的可诉性存在着权利内容不确定、义务主体泛化、法律责任缺失、救济途径狭窄等问题。鉴于此,在创制和修订教育法律时有必要从以下方面着力:建立一套健全的、具有可诉性的教育法律责任体系;明确纠纷解决机制;禁止使用鼓励性规定;提高教育立法透明度,增加公众对立法过程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明确认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增强忠于教育事业的事业心与政治责任感。正确理解与执行教育方针;把握时代要求,重视素质教育;理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治教,维护《教育法》的严肃性与贯彻《教育法》的神圣性,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管理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制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以《教育法》为核心的我国教育法规体系框架的初步形成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则成为我国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建国后至今,我国教育法已经从“无”到“有”,而教育法的实施却令人堪忧。其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依法治教的认识存在偏差,观念还停留在表面的口头说教上。因此,增强全民族依法治教的法律意识,提高教育对教育管理法制化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纠纷是学校行使教育管理权与教师或学生发生的争议。以是否侵害教师和学生的公民基本权利为标准,可以把教育纠纷分为影响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纠纷和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般权利的教育纠纷。根据宪法的人权原则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应当把影响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纠纷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对仅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般权利的教育纠纷,可通过教育法规定的申诉制度解决,这是维护教育领域的公平正义和正确解决教育纠纷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法治国家中,宏观调控行为应予以法治化。法的可诉性是法所必备的基本属性,法理学上的可诉性理论对宏观调控领域中的纠纷寻求司法解决途径,产生了积极影响。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可诉之所以存在争议,原因在于经济法所追求的法益目标:社会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的影响。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是解决经济法可诉性的一个关键和难点。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具有现代法的基本特征,只有强调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可诉性,才能凸现经济法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法法典化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路径,是我国基于现有教育法制体系实现教育法法典化创新中的基本问题。教育法法典化的基本功能是体系化,它具有目标与前提的二重辩证属性。体系化具有形式功能和实体功能之分。当代主要国家教育法典基本形态承载的形式功能与实体功能的权重不尽相同,导致体系化功能的实现程度在法典化汇编与法典化创新的概念谱系中有所差异。通过比较借鉴他国教育法典的基本形态,总结借鉴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创新经验,以达到对教育法法典化基本功能和基本路径认识的深化。探寻我国教育法法典化的基本路径,应以实现法典化创新中的体系化功能为目标,通过对教育法法典化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基本问题的研讨,凝练贯通教育法典逻辑体系的基本价值、立法原则与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9.
郭长征 《文教资料》2011,(2):131-133
教育道德和教育法是规范学校教育各种行为的基本规范,从道德和法的起源看,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教育道德体现了教育活动各种行为的自觉性,而教育法律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保证。只有全面发挥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道德与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目的在于提高广大教师教育行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主要有直接灌输法、实践教育法、隐性教育法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法等.韩国的做法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的启示有:要善于将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形成合力,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他国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确定美国基础教育的国家目标.这些以教育目标为导向的法案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以下启示:制定全国性教育目标与标准做为一切改革的主导.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盘考虑各方配合,鼓励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人士广泛参与教育改革,加强德、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法规基本原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法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全部教育法规的立法、实施和法规文本之中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梳理教育法规基本原则,并理解基本原则的意义,是人们理解教育法规、发挥教育法规作用的重要前提。教育法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教育法规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教学统一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13.
教育法制与师德建设在维护正常教育活动秩序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立法的完善是师德建设的前提;自觉守法是师德建设的基础;依法治教是师德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政策法规在促进英美两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比较英美两国学前教育政策法律的基础上发现,英美两国重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提高学前教师待遇等方面的做法,可以为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法国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故乡,其成人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成人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法国成人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法国健全的成人教育立法。借鉴法国成人教育立法经验对完善我国的成人教育立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教育逐渐发展壮大。民办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国办与民办、国办教育不同规模多种教育机构的合作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多种教育机构合作对教育事业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规范和促进多种所有制教育机构的合作既要靠政府立法加以规范,又要遵循其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7.
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研究--人文关怀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6年“两会”期间,特殊教育倍受关注,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特殊教育的发展常常与法的制定有密切联系,特殊教育立法极大推动着世界各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确保残疾人受教育权的享有和实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支撑。本文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在考察特殊教育立法的历史进程、分析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了特殊教育立法的法理基础,并提出和阐明了特殊教育立法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促使特殊教育事业进入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教育振兴的重大举措,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立法研究,通过立法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又能严格规范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行为,从而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外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程教育因其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使得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别于传统教育资源建设。国外针对电子信息时代的数字化作品,已经有相关的著作权立法。但著作权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与滞后,无疑构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制度性障碍。在国外立法中,美国的《技术、教育和版权协调法案》(简称TEACH Act),可谓专门针对远程教育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一个立法。其中对于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对传统的著作权法有所突破,这对各国的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联邦立法是美国高等教育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联邦立法一直以资助为目的,并无太多附加条件。20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立法开始转向,表现出很强的工具性目的。联邦的一系列立法一方面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敦促高等教育责任的实现,并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了很多社会目的,但另一方面也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过多的干预和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