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而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那么.何谓幸福?又以何实现人的幸福呢?这正是教育应该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因为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既然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那么学习应该是幸福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生命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幸福的教育是“生命在教育中的诗意栖居”,这里的生命不只是学生的生命,也包括教师的生命。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而忽视了教育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忽视了对教师生命幸福的引导。实际上,幸福教育不仅要追求学生的幸福,而且要追求教师的幸福,要创造师生共同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4.
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德育》2008,(1):17-20
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题,是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之幸福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幸福的实现奠定生命基础。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幸福教育要始终立于人的生命基础之上,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何以幸福与以何幸福:教育的乌托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托邦精神决不能被简单地、绝对地理解为虚无缥缈、子虚乌有的幻想、空想,而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对内在精神的向往与关怀.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而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那么,何以幸福,又以何实现人的幸福呢?这正是教育应永恒追求的乌托邦精神.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种关怀,教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关怀儿童,关心成长,关爱生命,关注幸福。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灵动的生命都能享受一种健康、智慧、自由自在的生活,体验生命的和谐与尊严,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教育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与幸福,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相似文献   

7.
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教师教育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活动.教师教育是关乎教师生命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内在地关注置身其中的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属性与价值追求.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探明教师教育的生命向度,寻回教师教育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教育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的超越,使教师教育成为富于人文关怀并有益于教师幸福人生的伦理实践,是教师教育走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是指向教师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裨益于教师的幸福人生并切实赋予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关怀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指向。在以实用功利取向或工具理性为价值的教师教育中,出现了知识至上、思想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普遍现象。从生命视角彰显富于人性的教育关怀,是教师教育的责任担负与价值承当。复归人性、理解生命、关照生活、珍视情感、激扬生命是人文视野下教师教育生命关怀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人们挂在嘴边常常谈论的话题。但从学理上来说,幸福并不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幸福”完全是一回事。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人们怎样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幸福指的是一种“主体的主观情感,是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吗?那么幸福感又是什么呢?也有人认为“幸福就是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通融区。幸福,说到底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问,但其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于一定的客观现实状态。那么,以对人的关怀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学理应要关注人的幸福和幸福生活,又能为人之幸福做点什么?我们又怎样进行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10.
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意义感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的目的、方向和态度的看法,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感受。作为关怀人类幸福的事业,教育必须关怀人的生命意义,让学生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形成一种意义感。教育应该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快感,指导学生积极直面缺憾感。  相似文献   

11.
何亚杰 《天津教育》2013,(13):91-92
幸福是德育的最终目标,德育应把关怀作为内在要求,用关怀的德育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在人们眼中,当今的中学生是幸福的一代。那么,他们真的幸福吗?影响他们幸福指数的因素有哪些?他们能否用自身的努力创造幸福并带给别人幸福?学校如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笔者以“关注幸福指数,施行关怀德育”为题,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德行精神为基,以构建超越式幸福人格、生命哲学为引,以追寻幸福命题和生活实践为域,提升幸福感受,是幸福教育德育人文关怀的实现维度。而传承中国传统幸福"诗教"特色,体验幸福真谛,借鉴美国"焦点解决模式",传递幸福能量,创设网络关怀平台,开拓幸福空间,提高教师幸福自觉度,实现幸福循环,是幸福教育过程中德育人文关怀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是生命个体,以生命的方式而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彰显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启动学生奋发向上、自我完善的动力机制,使其能够过一种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促其生命自由、快乐、健康、幸福成长。作为一种新理念和新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转向聚焦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发展,倡导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追求思想政治道德和个体生命的交融、和谐与共生,其实现必须正视学生生命存在,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引领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塑造生命化幸福教师,建构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11,(21):14-14
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人类教育的核心命题。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破解教育的核心命题。她的目标是:使人认识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有价值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5.
试论如何加强幼儿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生命是一个丰富、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是位于不同层级,相互关联的。完整的生命需求是多方面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精神的,等等。只有在合理满足这些需求的基础上,人才能健康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生命的过程,关怀人的生命,使人类过幸福的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本文就从幼儿教育应关怀儿童的生命;幼儿教育应珍视儿童的好奇心;幼儿教育应给予儿童自由等几方面就如何加强幼儿教育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任何教育其本质意义都是对生命的关怀,即关照人的生命的幸福快乐和人格完善,关照人的生命的自由与和谐发展。其目标是要把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人真正成为"人"。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对人的生命关照的思想,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归纳阐述。  相似文献   

17.
人文语境下学校教育的生命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珍视人之为人的根本的有意识的生命,从生命视角彰显其富于"人性"的教育关怀,是教育本然而应然的价值承当。凸显教育的人文关怀,不能没有也离不开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复归人性、理解生命、关照生活、珍视情感,是人文语境下学校教育的生命关怀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8.
《江苏教育通讯》2009,(5):F0002-F0002,F0003,F0004
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在于人生价值的追求中。我们追求什么?一是追求提高学生生命成长的幅度,二是追求伴随着学生生命成长的自我成长。两者得兼,相量相伴,共同发展。双沟中学践行“优质服务。培育良知,长成智慧,自主发展”的理念,营造“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启发自觉,促进发展”的课程和校园文化,师生体会着独特的幸福和尊严。  相似文献   

19.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业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成为学生幸福的奠基者。作为教师,不仅要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我们还要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让学生优化思想,学得快乐!"这段话真是哲理深刻,值得我们这些从教者去领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孙军 《云南教育》2007,(B06):1-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公平的上帝这样给了。幸福的人是一次,不幸的人也是一次。看一看自己的生命,我以为还算幸福,但我也有不满足:人的生命为什么只有一次呢?上帝既然能造人.为什么不给予人一次甚至许多次生命呢?若是那样,不幸的人也会幸福。幸福的人就会更幸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