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人日记     
《当代体育》2008,(23):58-60
“暴力美学”这个词确切地说是来自美国电影。在《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变脸》等电影里,我们看到空中挥舞着的片刀,看到子弹在傲慢动作飞行,看到弹片穿透肌肤的血腥瞬间……一场球赛就是和平年代相对公平的战争——很多人这样形容,它能把坚韧以及暴力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快感,类似于疯狂。  相似文献   

2.
成蹊 《时代邮刊》2022,(4):36-39
2021年12月30日,张译凭借电影《悬崖之上》中张宪臣一角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领奖时,他又紧张又激动,毫不掩饰对这个奖杯的珍视.从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电影院看到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到走进这个知名导演的镜头,他花了整整30年的时间.如今,他与张艺谋再次合作,终于拿到了他从来没有拿到过的"这么有分量...  相似文献   

3.
以"香港功夫电影何以走向世界"为逻辑起点,从美学、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其在解决地区电影"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时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研究认为,香港功夫电影具有历史审美和暴力审美特征:1历史审美是香港功夫电影独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阐释香港地区电影发展"民族性"至关重要;2暴力审美是功夫电影最为显著的特征。以武术技击所产生的暴力意象为基础,表现出两种审美倾向:一种是对暴力形式的追求,使得功夫电影愈发形式化、舞蹈化,为当今银幕上的武舞,暴力意象被弱化;一种是对暴力内容的追求,功夫电影披上道德、神性的外衣,暴力行为更加直白有力,暴力意象被凸显。在当前两岸三地合拍趋势下,以岭南地域文化(历史审美)为背景,以武术技击(暴力审美)为内容的功夫呈现范式,不仅有利于功夫电影的健康良性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足球野小子     
《当代体育》2012,(19):70
当今世界,纵览体育题材电影作品,足球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宠儿",美国的好莱坞、欧洲顶尖电影大师,纷纷将镜头对准"足球"这个令全世界痴狂的体育项目,演绎一幕幕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故事。无论是《一球成名》、《胜利大逃亡》,还是《足球是我们的生命》、《胜利女孩》,以足球的上述影片都获得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相似文献   

5.
, 《电子竞技》2013,(11):110-110
最近《致青春》这电影挺火,电影的全名更是让已经青春不在的笔者颇为伤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其实,青春这个玩意儿,跟游戏的活动差不多,都是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金戈铁马》"我们变了"活动也跟青春一样下周就要逝去了,请大家抓紧时间,不要留下青春的遗憾。  相似文献   

6.
陪我14岁的弟弟看《终结者3》。我一向不喜欢这类科幻加上刀砍枪杀的暴力电影。为什么美国人喜欢拍这类电影?因为有大量观众爱看。这与文化背景有关。美国文化和美国梦的骨髓,是欣赏硬汉。这种人,敢于冒险创新,勇武阳刚,不怕死。美国史,就是一部硬汉史。对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片名。终结者,人人都是终结者。这样的文化可能更让人明白,一生奋斗所获得的都将以生命终结而止。这样的明白让人更感叹万分。道理很简单,看到柔弱的人离世远不如看到硬汉消失殆尽,更让人领悟人生不过如此。如果  相似文献   

7.
精武俱乐部     
《精武》2005,(1)
精神常在 文/关峰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当您看到这期《精武》时,我们已迈入2005年的门槛。回首2004年,望着案头的12本《精武》,感慨良多。再看看书架上高及幼童的20年来的《精武》,更非"感慨"二字所能形容。从1982年电影《少林寺》红遍华夏大地,到1984年《精武》创刊,又到1988年我第一次看到《精武》,再到2000年我成为《精武》编辑,往事俱上心头。  相似文献   

8.
武术电影是中国电影中的重要类型,深受我国甚至世界观众的喜欢。文章从传播学、电影学、文化学的角度对电影《霍元甲》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影片成功阐述了武学精神——修炼自身,拒绝暴力;珍惜生命,兼爱,非攻;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对于武术文化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魔术时代     
王旭 《网球》2013,(9):14-14
由顾长卫执导的电影《最爱》,以河南艾滋病村作为故事原型,由郭富城和章子怡主演一对绝症夫妻,深刻揭示社会最深的那道伤疤,直击观众的心灵。有趣的是,由于题材过于敏感,电影被删减了不少,名字也由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魔术时代》变成《魔术外传》,后来变成了大众口的《最爱》。《魔术时代》这个名字看似荒诞不经,事实上却直指事情的本质——这世界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往往并非真相,或者说并非都是真相,虚幻始终都伴随着人生。有些东西只是障眼法,如同魔术师王林为官员们大变活蛇而被封为无尚至尊一般,  相似文献   

10.
翻开2006年第12期《集邮博览》,在目录里看到了《文化大革命邮坛上的一颗流星》这个文章标题。作为"文革"过来人,我一直对此类文章怀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让我更为吃惊的是,该文内容竟是我在"文革"期间亲手印制的邮刊《一往无前》的简介!  相似文献   

11.
Rita Guo 《收藏》2014,(8):34-37
谁没有看过电影?恐怕今时今刻已难有人会颤颤巍巍地举起那只怯场的小手了。可我们能在各大网站看到的分类不过是:欧美大片、喜剧片、恐怖片、剧情片(其实对于这个类型定义实在是令人费解,有多少电影没有剧情呢)……但是,难道这就是电影的全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先不说遥远的爱森斯坦先生,关于电影的知识还得稍微"恶补"一下这些词汇才好。  相似文献   

12.
《体育博览》2011,(7):28-29
和所有的小女孩都梦想要找到骑白马的王子一样,几乎所有的男性在小屁孩时代都会认定自己肩负着拯救宇宙、拯救人类的重担,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重担逐渐从肩膀上滑下,谁也不会再为拯救别人而奔走的时候,只有在电影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那个曾经高尚的自己——《变形金刚》,一部绝对可以让那些曾经幻想要为世界和平抛家舍命的孩子们想到什么的电影。  相似文献   

13.
外场     
《网球》2007,(10)
大卫·杜楚尼:法拉盛的看台上从不缺乏大明星。除了达斯汀·霍夫曼和科林·法莱尔这样的老熟人之外,今年我们还看到了"FBI探员穆德"——因主演福克斯经典科幻剧集《X档案》走红的大卫·杜楚尼。他正在纽约参与《X档案》新版电影的筹拍工作,忙里偷闲欣赏了费德勒与罗迪克的比赛。大卫·杜楚尼在普林斯顿攻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加入过学校里的网球社团。  相似文献   

14.
消息     
这个冬天,国产电影火了,《女人不坏》、《梅兰芳》、《非诚勿扰》、《叶问》……每一部都让你有想去电影院的冲动。这个冬天,我们自产的新版足球也火了,编辑部的电话、小编们的QQ、读者调查表……每一个都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中国的电影人喜欢观众的这种"冲动",就像我们为读者们忙碌着又乐此不疲一样,因为这都代表了一种支持,而这份支持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上周末看了《大护法》,看过的人应该多数都懂,十三岁以上还没看过的可以去看.关于电影本身的好恶走向两极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原因也十分简单,因为电影本身是简陋的,这种简陋来自于预算,可能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导演对于暴力美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我爱好集邮,每当看到电影、电视剧、小说、故事、文章插图等含有邮票或其他邮文化资源的因素时,都甚为喜欢,这也许是由兴趣爱好发展出来的习惯吧。近日,我从《文摘周刊》故事栏目里看到一篇名为《侠盗给警长的信》的计谋故事。  相似文献   

17.
潮流场     
《当代体育》2014,(1):88-91
PLAYART《ROBOCOP》 近日公开最新版电影预告片的《机械战警》普遍获得影迷不俗评价,大家关心的全新人物设计,在尘埃落定的机械设定下,最终在电影片段中看到的作战风叫人刮目相看,分别以全黑设计的3.0型号,以及保留元年旧作以银色为机体主色调的1.0型号登场。  相似文献   

18.
奥运场馆既是实现运动员光荣与梦想的地方,也是全面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城市元素。《体育博览》从本期开辟"奥运场馆"栏目。通过这个窗口,您将看到奥运建筑中闪烁着智慧的灵动、凝聚着文化的交融;同时,《体育博览》还将努力挖掘奥运场馆背后的故事,向您透露独家的生动花絮。  相似文献   

19.
引言:李大为,听上去很陌生:点击度娘,出现下列答案:北影厂导演金鸡百花奖获奖导演、拉菲特城堡的婚礼……细看,原来电视剧《金粉世家》、《红粉世家》、《大丽家的往事》、《大道通天》皆出自他的"指挥棒"下。《走着瞧》,是一部没有"尿点"、不会让你"快进"的电影。故事背景很清晰,导演说得很明白:在那个荒诞不经的年代,人不如驴马杰的梦想是什么?是他手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就是李大为导演梦想的具象。  相似文献   

20.
王观宇 《集邮博览》2009,(11):39-39
读了《集邮博览》2009年第7期《"笔记本"背后的故事》一文,不禁勾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记忆。同时,从信中一再说"怕妈妈气病了"、"不要与我妈妈讲"的话语中,看到了写信的这个青年人是很孝顺母亲的,我很是感动,读着读着眼圈儿就有点湿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