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物理学家黄昆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三大奖共有223个获奖项目,有2067人获奖。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度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大会上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主持了大会。王选和黄昆各获得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我国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的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  相似文献   

2.
200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中科院院士黄昆颁发证书和奖金。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王选简介:现为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的王选,长期致力于文字、图形、图象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并于一九九二年、一九九四年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  相似文献   

3.
资讯     
《中国科技奖励》2006,(3):78-79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院士在京病逝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相似文献   

4.
佚名 《高中生》2011,(13):50
被誉为"当代毕升"的著名科学家王选,在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北京大学专门召开了科技奖励大会对他进行表彰。会上,王选从获奖谈起,再谈到了自己的"好人观",话虽不多,但语重心长,富于哲理,给人启迪。王选说:"人生经验告诉我,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他首先要做个好人。我赞成季羡林先生关于‘好人’的标准——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不过,我以为,这个标准还可以再降低一点,就  相似文献   

5.
据北京大学新闻中心消息,王选院士生前秘书受王选夫人陈堃銶教授的委托,送来几份材料和几张照片。其中,王选院士写给他的侄女王侃夫妇的信读来感人至深,信中体现了一位长者对晚辈的关爱之情和殷切期望,对年轻人成长与成才很有教育和启发意义。现全文刊发,以飨读者并表达对王选先生的怀念。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3日,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先生在北京逝世.王选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他的研究成果使印刷行业完成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3日,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先生在北京逝世.王选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 今天,党中央、国务院在这里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泽民主席向金恰濂院土颁发了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还为获得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科技工作者颁了奖,以表彰他们为国家科技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金怡濂院士和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各条战线上的科技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从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和黄昆四位院士已先后荣膺这一国家最高奖项。这次获奖的金怡濂院士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主持完成了我国多台大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系统和创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机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
公元2009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如期举行。会上,正值米寿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象征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这一刻,对于已是耄耋之年的徐光究来说,既是对他多年从事化学研究的认可,更是对他所缔造的稀土研究领域“中国冲击”的鉴证。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在北京病逝。让我们走进这几篇有关王选的文字,缅怀这位为中华民族以至世界文明技术做出卓越贡献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有“四大发明”,成就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特别是东汉蔡伦的造纸术和北宋毕的活字印刷术,使得文化传播得以真正在人类社会薪火相传。这两项发明,也让汗牛充栋和韦编三绝的竹木简成为绝响。往事越千年,北京大学的王选院士在上世纪后半叶又引发了我国的印刷革命。故当新华社2月13日发布王选院士逝世的消息时,全国学人均沉浸于惋惜和悲痛之中。70岁,正是科学家出成果和传帮带科学中坚力量的黄金时期,不想王选先生离我们而去。作为个体的人,王院士是离开了凡世尘间。但是他在科学上给予社会的贡献和人们的念想是永续的。只要有书,只要…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抉择     
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1937年2月5日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出席大会并颁奖习近平主持大会温家宝讲话李克强宣读奖励决定据新华社消息1月18日上午,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主持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宣读奖励决定。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大会开始。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  相似文献   

14.
王选(1937年-),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攻计算机应用.他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为中国现代印刷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被人们誉为“当代毕升”.王选4岁进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小学附属幼儿园,5岁入小学一  相似文献   

15.
“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您的名字,已经被‘印刷’进人民的心里。”……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因病逝世,享年70岁。2月19日,王选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王选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这位让古老的汉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的“当代毕昇”作最后的送别。人们感谢王选,悼念王选,报刊上、网络上,关于王选的报道、文章如雪片纷飞,不计其数。而作为一名科学家,又是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王选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王选的人生之路对今天的青少年有哪些启迪呢?本刊特别摘编了王选1998年10月在北大的讲座《我一生的六个重要抉择》,让我们的读者由此领略这个用一生诠释创新的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人公王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大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他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被称为“当代毕异”。他主持开发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占据国内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黑白)出版业市场,以及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青年才俊的导师,他爱才护才,有口皆碑。长歌当哭,天公洒泪。2006年2月15日,这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选院士与世长辞。在全国自主创新的进军征途中,我们更加怀念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18.
【背景材料】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  相似文献   

19.
《小读者》2003,(11)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人称“当代毕升”的知识英雄、北京大学教授王选,经过20多年的刻苦钻研,发明了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使中国的印刷业又走在了世界印刷业的最前列。大量产品占领了海内外市场,为中国人争了光。他本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的三院院士。王选于1937年2月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数学专业。知识英雄王选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做学生干部,王选对此有两点感受:一是学习好不一定靠花很多时间。有些同学一有空就拼命做作业,这种疲劳轰炸的效果不一定好。学…  相似文献   

20.
王选不走     
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同志因病逝世。噩耗传来似晴天霹雳,震惊了科技界、印刷界、新闻界,于是人们纷纷发表演讲、文章予以深切哀悼。其中,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在网上发表的悼念文章写得非常有特色,今天,让我们通过《王选不走》重新领略一下这位老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