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宝源 《集邮博览》2013,(12):31-33
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被称为“岁寒三友”。它们坚贞、清高的特征,成为中国画中常见的题材,中国历代画家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它们干姿百态的绘画佳作,其中有一些还被搬上了方寸。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3)
正花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川炉所铸梅、兰、竹、菊四君子花钱更是别具一格,其中的魁首便是"梅"钱。笔者所藏一枚"梅"钱正面为一树梅花,背面是精美的楷书诗句:"而今来问和羹事,先向百花头上开。"该钱直径50毫米,黄铜铸造,雌刻精美,古朴雅敛,品相精良,应是清代此类花钱中的上品。梅与松、竹被誉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梅花种种美好的寓意,梅花在传统的吉祥纹样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古代花钱的价值,除了与它的年代和稀缺性有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美感和寓意。这枚四君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间将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将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其中都少不了梅花。在我国诗、书、画界以梅为题材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难怪梅花有“花魁”之美誉。梅花,也是我国电话卡的重要题材。原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发行的中国名花IC卡中就有一枚以梅  相似文献   

4.
正梅、兰、竹、菊"四君子",是中国文人画的常见题材,历朝历代画家们屡画不绝。齐白石也爱画梅、兰、竹、菊,在数量上,画梅花和菊花最多,竹子和兰花相对少一些。齐白石画竹,大多是"风竹",用笔横扫,竹叶似迎风飞舞,笔扫千军,疾风振林,这一点与海派大家吴昌硕颇有点像。齐白石画的"风竹"来源于吴昌硕,用笔上以书入画,有"金错刀"美誉。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的松、竹、梅,历来被文坛誉之为"岁寒三友"。尤其是梅,不畏冰雪的摧残,在百花凋零之时,唯其一花独秀。表达出一种刚毅不屈的坚强品质,故社会上常用梅来寓意人的品行、气节和情操,自古到今的文人墨客亦常以梅著文写诗,作书绘画。这里供奉给人家鉴赏的六幅画作,全是以梅花为主题之妙品,其作者是金俊明。  相似文献   

6.
季英伦 《收藏》2014,(1):178-179
梅花,又名五福花,象征快乐、幸福、和平、长寿,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被赋予深厚的道德内涵。梅与兰、竹、菊尊称"四君子",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有花魁、花中气节最高坚之称。梅花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人格的写照,有国魂之美誉。梅花凌风傲雪、先春而发的高尚品性,是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伟大精神的象征,也是历代画家经常采用和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题材。在我国,梅花入画自唐代有千年历史,到宋代有《梅谱》《梅花喜神谱》等描绘、研究梅花的专著岀现,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都岀现了诸多杰岀  相似文献   

7.
潘文协 《收藏》2014,(4):80-86
宋代以后,格物之学兴起,影响了花卉画的全面兴盛。花卉画的主流为皇家画院画家,以工笔写生为应物赋彩之能事。而同时,自苏东坡等提倡文人画以来,文人画家往往喜写枯木竹石与梅兰竹菊,其以水墨写意而寄托胸中之逸气。文徵明大有花竹之好,自家停云馆之前后,有竹、有梅、有兰、有菊,吟咏之不足,则形之于绘画,凡工笔、没骨、写意、双钩,皆各擅场。  相似文献   

8.
竹情竹意     
尹世昌 《集邮博览》2013,(12):26-27
挺拔秀丽,坚毅顽强,纯洁朴素,四季常青的竹子,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与梅、兰、菊被美誉“四君子”。大凡有学问、有文化的仁人雅士对竹都是情有独钟,以致吟诗作画,从古至今留下多少千古绝唱,传承竹文化更不乏其人。而我这个平常人喜爱竹子则因老妻原因。  相似文献   

9.
老叟 《收藏界》2010,(7):58-59
国人爱竹,由来已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竹子既为“三友”之一,又是“四君子”之一,是古今文人最喜爱的绘画咏诗雕刻的题材。竹子清秀挺直,无牡丹之富贵,无青松之雄伟,无桃李之娇艳。可是它刚强正直,宁折不屈,它“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柏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代表了文人雅士的思想品格。自古就有许多文人雅士喜爱竹,宋代苏东坡写有许多首咏竹诗,其《干潜僧绿筠轩》最为脍炙人口:“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爱竹、画竹,在《题竹》中说:“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相似文献   

10.
秋山:本期让我们先从WBC的话题开始吧。竹:不过我不大清楚WBC是什么含义,是拳击比寒吗?松:啊哈哈!是『World Baseball Classic』,是棒球比赛。王贞治所率领的日本代表队表现得非常顽强。秋山:一郎的表现给人深刻印象,我也体会一次久违的兴奋。梅:著名选手川崎在决赛中失误连连。这样的表现都是源于身背国旗的巨大压力吧。松:秋山老师在大赛的对局中是否也会感受到压力呢?秋山:可能是由于钝感的原因,我几乎感受不到,对局之前睡得很香。就我个人而言,反倒是觉得有一点压力可能更好一些。梅:我在棋社下棋时,如果是涉及到升降级,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棋下得也是一团糟。松:只有可能获胜的人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压力(笑)。竹:你输给我不是因为压力,而是因为实力。梅:(假装没听见)我也要向秋山老师学习精神锻炼的方法。秋山:还是先提高实力更……梅:啊!老师说话怎么也这么不留情面。  相似文献   

11.
王欢  王立群 《收藏界》2012,(5):95-95
松竹梅是文人雅士崇尚、追求高尚人格的化身,松竹梅不但是古今画家喜欢画作的题材,也是历代诗人托物咏志的歌颂对象,被尊称为:“岁寒三友”。 刻铜墨盒是晚清至民国间文人墨客实用的文房用品,把松竹梅刻上铜墨盒,为文人雅士所喜爱,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人格、情操,请同好共赏松竹梅“岁寒三友”刻铜墨盒,增雅趣,添笑意。  相似文献   

12.
蒋鹏放 《收藏》2008,(10):72-75
历史上以“叱石成羊”为题材的绘画很多,现在许多收藏爱好者都持有“叱石成羊”内容的藏品,但对其意却不甚了解。其实“叱石成羊”,正像传统绘画中的梅、兰、竹、菊一样,是历代画家青睐的题材,成为经久不衰的绘画内容。  相似文献   

13.
墨花集     
陈履生 《收藏》2013,(13):210-211,208,209
中国花鸟画是世界绘画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的独特性在于,中国的画家赋予了花花鸟鸟以文化的精神,其中有人的品格和审美的情境,有画家的寄寓和情感的抒发。它表现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又连接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所以,文人画家们都喜欢在这个花鸟世界中,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郑思肖无根的兰花、八大山人翻白眼的鸟,就是最好的诠释。而这之中,梅、兰、竹、菊作为经典的题材,  相似文献   

14.
正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齐白石画梅花的数量最多(图1)。齐白石30岁左右曾刻有一方闲章"吾友梅花",表明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中国人喜梅、爱梅,赋梅以人格化的象征,将它尊为"四君子"之首。历代诗人都有咏梅的佳诗,画家们也留下了许多画梅的名作。齐白石最爱画梅,他画的梅花浓艳热烈、苍劲纵逸、格调高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行棋方向的三大要素:①宽广度②发展性③棋子的强弱竹:啊!天气好热呀,得马上防暑了。梅:是呀,前段时间我得了热伤风,围棋方面毫无进步(哭)。松:热伤风是什么风呀(笑)。秋山先生,你在防暑方面有哪些高见?  相似文献   

16.
    
松,多为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我国森林植被中数量最多的树种之一,有百木之长、木公、大夫等美誉。与竹、梅并称“岁寒三友”。松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悬崖绝壁、贫瘠土壤,都会茁壮地生长。庐山仙人洞蟾蜍石旁的石松(T67-16,图1),其根须裸露,却迎风挺立了1500多年。  相似文献   

17.
正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齐白石画兰花数量最少,但水平却一点也不逊色,其特色贵在用墨,笔势纵横,构图也别致,在近代画家中独树一帜。齐白石画兰,不与人同,强调"脱画家习气,有独到处。"他画兰,确实做到了这一点。齐白石画兰,有书写性,金石味,前期用墨较浓,后期用墨求淡,然淡中带雅,有空谷幽兰之气,孤高脱俗,非常人所能及。  相似文献   

18.
梅:啊,太困了!昨天晚上是日本队与巴西队的足球比赛,今天中午开始就要搞什么研究会。松:梅3级,在看到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被连贯三球的时候,你不是曾经愤怒地说过“再也不看国家队的比赛了”吗?(笑)竹:不过这次与巴西队之战,日本队先进一球,还真让我们曾一度看到取胜的希望。是吧?秋山老师!秋山:看来大家都是睡眠不足啊。对巴西队一战,我也曾认为获胜的几率很高,不过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本期我们从“幽玄之间”的话题开始。梅:老师最近对开场白的话题蛮积极的。(笑)竹:您是指日本棋院的网上对局吧。不瞒大家说,我也十分喜爱网上对弈。不与梅3级在棋社下棋时,我在“幽玄之间”一如继往不断地“吃棋”。(笑)梅:……松:秋山老师也经常在网上下棋吗?秋山:以前,在网上大约总共下了100盘左右;不过,现在大多是观战而已。梅:也看我的棋吧!?秋山:不,我只看职业棋手之间的对局(笑)。虽然我知道数名棋手的网名,但是,在不知对局者是谁的情况下观战,也是别有一番情趣。除此之外,赶上头衔战,网上是同时直播,还可以看到参考图。所以,我非常喜欢网络。梅:不过,我真想像不出秋山老师操作电脑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笑)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11)
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一首咏梅诗,道出了北宋王安石笔下《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那种超凡脱俗的魅力。梅花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又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开于岁末早春严寒之时,花色绚烂,以其所具有的忠贞、高洁品性而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如北宋爱梅成痴的林逋,在草庐前遍植梅树,终年与梅、鹤相伴,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在我国绘画史上,历代画梅名家层出不穷,如被称为"墨梅始祖"的北宋衡州画僧释仲仁,还有南宋的扬无咎,元代的王冕,清代"扬州八怪"中的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等。明代亦不乏画梅高手,且看——  相似文献   

20.
正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齐白石画菊花的数量不少,在数量上仅次于梅花,这跟菊花是可以祝寿的题材有关。中国自古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历代诗人都有咏菊的佳诗,画家们也留下了许多画菊的名作。齐白石爱画菊。他画的菊花色彩艳丽,寓意吉祥,格调清新,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恽寿平、吴昌硕之后,齐白石成为画菊的一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