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秋花 《海南教育》2008,(6):132-133
师:圆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怎样计算圆的面积?以前我们总是把要研究的图形通过剪拼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推导出所研究图形的面积公式,今天,我们能不能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如果能,请试试,看你能发现什么?  相似文献   

2.
师:圆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怎样计算圆的面积?以前我们总是把要研究的图形通过剪拼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推导出所研究图形的面积公式,今天,我们能不能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如果能,请试试,看你能发现什么?  相似文献   

3.
对于整理型的复习课,教师应以怎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是一个情境一个情境地结构性再现,还是一个集合一个集合地整体性连接?听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这两节复习课,我再一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案例●“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片断:师: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这些图形的面积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选一两个图形研究一下。(生小组活动后反馈)生:把圆形剪拼成长方形……(生回答后,师重复着生的话用课件演示了一次)生:把长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师:(打断他的话…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9~71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开放导入 师: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我们都学过了.  相似文献   

5.
吴晓丽 《广西教育》2014,(28):50-50
正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两位来自柳南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分别执教一节复习课: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多边形面积的整理》。第一位教师开课直奔主题,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整理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平面图形,主要由"说图形""描周长和涂面积""说周长和面积公式"几个教学环节构成;第二步,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师在"生说师板书"的几个平面图形上标出数字,让学生自行计算。这种教法,应是我们多数教师上复习课的惯用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回顾"上,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第二位教师走上讲台,提笔在黑板上绘出了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然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我参加了扬州市“百节好课”的优课赛,所做的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充分肯定。现将其中一个片段中的两个问题(见★处)摘录如下,以飨读者。在复习了六种最基本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以后,黑板上出示了这六种图形的图片以及相对应的面积公式,而且排列的顺序比较乱。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 生1:长方形。师:为什么先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能不能请同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分类中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面积公式推导及其应用两块。传统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在处理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关系时,轻过程,重结论,往往忽视学生对计算公式意义上的理解,突出公式的机械套用,致使学生对公...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应注意将“联系”的观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学生把数学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下面撷取“三角形内角和”的几个教学片断来具体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一、拓宽知识背景,渗透数学联系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呈现多个已学的平面图形(如下图)。师:这些平面图形中都有角,我们把图形中相邻两边的夹角称为内角。那么,长方形有几个内角?它的内角有什么特点?生:长方形有四个内角,它们都是直角。师:这四个内角的和是多…  相似文献   

9.
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师: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师: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向往美师:昨天咱们匆匆见了一面,还记得我吗?生:记得,你是郜老师。师:昨天,有两个同学悄悄问我是从哪儿来的,我说这是个谜,今天我告诉你,我来自牡丹之乡———菏泽。每到农历谷雨时节,万亩花田,姹紫嫣红,香飘十里,引来八方游客。古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都是对牡丹的赞美。我为家乡有雍容华贵的牡丹而骄傲,也为家乡人民培育了国色天香而自豪…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驾驶课堂就是驾驶学情” 教学流程 师:通过刚才的聊天,发现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有个地方不知你们有没有去过?  相似文献   

12.
复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整理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案例:教法(一)师:今天,我们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生: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师:(出示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你们还记得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及面积计算公式吗?生1: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c=2(a b)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生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2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生4:三…  相似文献   

13.
杨锋  周嗣昌 《云南教育》2001,(22):44-45
〖本课学内容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梯形面积的计算”,主要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下面选登的是推导过程及评析。〗(教师出示硬纸板做成的梯形)师:怎样计算这个梯形的面积呢?同学们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的。(教师电脑演示拼的过程)师:我们能不能仿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师:大家说一说,你拼成的是什么图形…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2册总复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个示意图上有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本节课是在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公式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课前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这些内容,因此在教学这节课时,我认为不能只单纯地记忆和应用公式,而要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发散问题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实录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先听一首歌《母鸭带小鸭》,会唱的跟着唱。(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师:现在,老师就像一只鸭妈妈,带着我们班73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生:好。师:像老师一样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反思:教学开始,通过歌曲和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  相似文献   

17.
李延宗 《山东教育》2002,(25):51-5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70页《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见没见过“数学大夫?今天,我们就当一次“数学大夫,来解剖数学图形。在解剖数学图形之前,先让我们做一些准备活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下图是一个长方形,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你能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请谈谈你的想法好吗?生:采用数小方格的办法可以知道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师:图中每个…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导入师:(出示下图)这些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老师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你能很快说出它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相似文献   

19.
时间:高三语文总复习阶段师:过去我们鉴赏了不少的古代诗词,曾概括了诗词鉴赏“三部曲”,还记得吗?生:记得。1.投入感情,解读大意。2.体验感情,进入意境。3.升华感情,拓深意蕴。师:还记得很清楚。那么,从“三部曲”可见,读诗就是要解读一个什么字?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教学过程: 一、唤醒经验,孕伏策略 1.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