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变换叙述方式、多向比较、利用表象联想;计算学习中的一题多解、简便运算、发展估算能力,初等几何学习中的注重观察、动手操作、运用联想、知识活用;应用题学习中的全面感知和直觉思维、发现条件和找出关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自编应用题等等,不仅对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极为有利,而且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10):71-72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阶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应用题是数学教学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进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教师可以以思维开发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通过应用题读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联想能力。所以本文从几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创新素材,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题中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4.
詹志强 《考试周刊》2010,(28):75-76
创新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应敢于创新,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在例题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和多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能力是新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一、科学运用学习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多为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中必然包括学习的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  相似文献   

6.
开放性问题可以引领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作了专门的阐述:“创新意识的培养要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始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还需要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发展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好奇心,养成质疑求异的习惯.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都是为了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在成功中升华.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9):91-92
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以读题审题的训练为基础,夯实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开拓学生一题多解的思路,培养学生总结反思错题的良好习惯,教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提高小学应用题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教学(包括一般文字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必须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提供读题法,培养理解能力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关。教学应用题或文字题时,第一步就要让学生认真读题。通过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断渗透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理念,不断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科目,因此教师要注重突破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学生在小学学好数学中的最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就能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打下良好基础。小学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开发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正开放性问题可以引领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作了专门的阐述:"创新意识的培养要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始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还需要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发展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好奇心,养成质疑求异的习惯.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都是为了学生获得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打破常规,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同一个问题能突破原有的想法,有新的灵感、新的设计、新的思路,这就是创造思维.在数学复习课中,我常抓“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把课堂变成使学生创新发展的课堂.在数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挑战、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13.
从事数学教学数十年,笔者深知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时的困惑,即不知从何入手,学生虽说对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审、设、列、解、答等都很了解,但在具体操作时却是困难重重。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快速列数学应用题呢?一、学生审题时要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学习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大多数时间是教师给学生读题,教师读完题学生开始列式。到了中学,学生没有具备独立阅读数学应用题的习惯,虽说题读完了,但不知道已知什么,求什么。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的时候,我会询问学生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在回答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蕙 《教师》2009,(2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一题多解、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方向,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陈光美 《考试周刊》2013,(99):77-77
数学中的“一题多解”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利用“一题多解”提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洪松 《贵州教育》2011,(13):36-36
简单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始,是只用一步就能解答出来的应用题。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也是通过简单应用题教学。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进行简单应用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着力于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授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应用题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方法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技巧。本文首先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论题水平、进行针对性训练、及时进行点评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好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创新教育的实施成了每个数学教育者思考和解决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和谐的发挥,教师要注意运用自己创造性的教来诱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引导、点拨、启迪、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浅谈一下笔者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种训练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方法。一、一题多解训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分数应用题中不少题目能一题多解,对于这类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尽可能让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题型中非常重要的题型,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数学学科的应用题所占比例比较大,解应用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解决现实问题,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