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的教育改革问题,不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问题。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最终目标应是培养新时代所需的人才,改革幼儿教育要立足于这样的高度,改革音乐教育也应如此。过去,我上音乐活动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的动作,等孩子学会了再配上音乐。教唱歌也是如此,让幼儿一句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  相似文献   

2.
“画音乐”     
以前,我教幼儿唱歌,只要求他们一句一句地跟着我唱,如此反复,直到会唱为止。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觉得教幼儿唱歌,不应追求他们会唱多少首歌曲,而应把精力放在对孩子们的节奏感、音乐记忆力、音乐素质的培养上。因此我遂步探索,尝试着让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听到的音乐用图画表现出来,我教《小鸭·小鸡》这首歌后,要求幼儿把听到的歌曲内容画  相似文献   

3.
青乐游戏属于幼儿游戏的一种,同其它常见幼儿游戏不同的是,音乐游戏是伴随有节奏的音乐节拍而进行的活动。在音乐游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戏耍玩乐之中感受和理解音乐、逐渐可以改编甚至自创歌词,创造舞蹈动作,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情感。因而可以说,音乐游戏可以在激发幼儿课堂兴趣的同时,让幼儿得到情感上的美的陶冶,是极为值得应用在幼儿教学课堂之中的。  相似文献   

4.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通过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去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很大的快乐。但是,小班幼儿的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如果我们一旦忽视了幼儿的感受,没有激发起幼儿的兴趣,没有帮助幼儿真正理解歌曲的内容,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出现老师一人唱"独角戏"的现象。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上好小班的音乐活动。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到音乐情感的升华以及音乐对教育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对小班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些浅谈。  相似文献   

5.
我园的音乐活动区活动,是一种在特定的音乐活动区域里,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更注重通过音乐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注重孩子良好的情感以及活泼开朗性格的养成。它不是单一的教唱一首歌或学习一个舞蹈,而是一个综合的教育过程。音乐活动在自由感知大带小活动→分组活动→游戏、欣赏活动等几个环节中逐渐展开,有主次地完成唱、跳等技能技巧及节奏乐、线谱知识等这类音乐素质训练,在自由与约束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其模式如图所示 )下面,我就以音乐活动“春天”为例,谈谈各环节的具…  相似文献   

6.
歌唱教学是幼儿走进音乐大门的第一步,是幼儿音乐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而如何提高歌唱教学的效率则是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中感受困惑颇多的。在许多幼儿园的唱歌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幼儿记住歌词,让幼儿一句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能完整、连贯、有表情地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表现,因而有必要对此进行改革。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改革唱歌教学的。  相似文献   

7.
幼儿舞蹈比较直观、生动、活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的表演来表现他们对音乐和舞蹈的感受。舞蹈也是陶冶幼儿情操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通过舞蹈教学实践,我发现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可以让舞蹈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幼儿自编舞蹈,就是让幼儿根据音乐的性质、节奏、内容等自己来设计舞蹈动作,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它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想像力、节奏感以及表现力、创造力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自编舞蹈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背景介绍随着主题‘在秋天里"的开展,我们渐渐地从捡树叶、画树叶、拼树叶等活动进入到分主题"果子熟了"中的音乐活动《摘苹果》。面对教材中所提到的教学内容,学唱、创编歌曲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我思考着将音乐活动中按照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的目标实现的同时,不着痕迹的教会幼儿一些舞蹈的基本动作。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才能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那么,在音乐活动中是如何去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呢?我认为,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接受美育是重要的。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  相似文献   

11.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来自德国的幼儿音乐教学法,把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中,能让幼儿在节奏明快的乐器演奏中增强音乐节奏感,体验音乐旋律的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方式,结合舞蹈动作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在舞蹈中增强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在幼儿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2.
林红梅 《教育评论》2007,(6):149-150
音乐,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以及身心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同时,鼓励他们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创设良好的音…  相似文献   

13.
林明燕 《天津教育》2020,(5):147-148
喜欢音乐、喜欢运动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当幼儿听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身体自然地随节奏晃动,而且许多音乐活动的表现与展现都最终落实在幼儿的身体动作上。这正与达尔克洛兹创立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相符合。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必须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幼儿不仅能学习用听觉去感觉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音乐情绪变化。只有身心两方面都真正投入音乐进行中去,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是精确、生动的。我园立足音乐教学,开展体态律动节奏活动、创造性律动活动、集体舞活动,使体态律动成为幼儿体验音乐、体验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舞蹈活动中,怎样引导幼儿听音乐、理解音乐形象是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一次,我有机会观摩《大灰狼来了》音乐舞蹈活动,这个舞蹈音乐包含了狼、羊、小孩、农民伯伯等四种音乐形象。教师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舞蹈的全过程,然后按情节发展线索边讲故事边教动作,几乎没有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形象、旋律特点创编动作。这样一来,音乐似乎成了故事的背景,用动作  相似文献   

15.
我发现幼儿对音乐和舞蹈十分感兴趣。多媒体课件能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进行集成,使之为教学服务,为孩子的学习服务。在音乐和舞蹈教学活动中,怎样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和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幼儿喜欢倾听音乐,观赏舞蹈表演的兴趣、丰富幼儿的舞蹈动作,让幼儿体会音乐在舞蹈中的情感表现、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美、舞蹈美,是我们每一个幼教  相似文献   

16.
胡米兰 《广西教育》2009,(19):55-55
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唱歌。唱歌是表达情意的很好方式,然而大多数大班幼儿唱歌,通常是机械性的背唱。传统唱歌的教学方法,是让幼儿记住歌词,一句旬地跟着老师学唱,体会轻重、强弱和快慢,能够完整、连贯、有表情地演唱,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个性化感受和创造性表达。  相似文献   

17.
正在美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约翰·费尔阿本德博士的一篇文章《儿童音乐教育必须是"好的"音乐教育》中提出:"好的"儿童音乐教育应该让孩子都感到安全、舒适;"好的"音乐教育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经验;"好的"音乐教育是儿童共同学习的过程。那如何让幼儿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精心的准备,一句一句得教唱幼儿,能完整地把歌曲唱下来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轻重、强弱快慢全听老师的,幼儿在静静的坐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假日过后,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议论,他们都对音乐喷泉的神奇、好玩赞不绝口,有些孩子还连说带比划。我想这不正是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标:1郾积极参与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较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2郾体验音乐强弱,并能用相应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3郾感受合作的乐趣。准备:1郾音乐磁带,录音机,喷泉录像。2郾幼儿现场观察过音乐喷泉,有肢体活动的经验。过程:一、简短谈话,引起回忆师:你们见过…  相似文献   

19.
张静茹 《孩子天地》2016,(4):184-185
音乐游戏,顾名思义,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的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与一般的游戏活动相比,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整个游戏活动与音乐相互配合,相辅相成。音乐指挥着整个游戏活动的进程,而游戏中的动作要有一定的规则,符合音乐的内容和节拍,使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帮助儿童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音乐,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音乐游戏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但在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教师仅仅以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为主,忽视了幼儿的需要,在不同程度上对幼儿产生了影响,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下面就如何充分运用音乐游戏开展幼儿音乐教学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多给孩子一些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给孩子们一个舞台去表现,去放飞心中的梦想。下面我就谈谈我在音乐课堂上的一些做法,是怎样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风采的。一、在歌曲演唱中让学生去表演说起歌唱教学,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如何教学生识谱,如何打节奏,如何唱歌词等。为了让学生唱好歌,我在教学中始终将体验、感受和表现音乐作为教学的重点。如:在教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时,我主要以听唱教学法为主,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地方特色,在比较难的节奏和音准的地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