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特别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许多一线的老师积极投身于口语交际教学,使新时期小学口语交际呈现了许多新的动态。  相似文献   

2.
尹洪锋 《学语文》2005,(3):41-41
语文新课标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同时指出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口语交际能力在高考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广大教师认识不足.认为口语教学可有可无,偏离了口语交际教学正常的轨道。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大搞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学,使本来生机盎然的语文课失去了生机,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社会,人的交际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口语交际是日常交际中最主要的交际方式,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必备的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自拔,他们从学生的短期效益出发,只重视对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不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走过场。作为教育工作,应有新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很好地与社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施展他们的才华,实现他们的抱负。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说话、听话合为口语交际,其要求是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明确规定了初中生起码达到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求学生会说话。说话能力是学生应该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把听与说整合成口语交际,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标这一阐述将口语交际确定为语文教学任务之一,说明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具有日常VI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从“敢于说”到“乐于说”,再到“会说”,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训练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学生有了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乐于与人交往,进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引导学生学到交际的本领,让学生真正实现交际,变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瑛 《教育导刊》2006,(8):20-21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十分必要。其一,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实施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二,社会各方面对当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感到不满意,这种现状与我们的基础语文教育密切相关。口…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是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杜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地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确定为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素质的小学语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把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语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以下两方面抓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15.
牛晓梅 《考试》2009,(4):25-25,21
新课标提出中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的侧重点在“交际”,教师的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看作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变以前的听说训练为口语交际。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学生语能力的一个新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本着这一要求,经过对一年级一学期的口语交际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教学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常常遭遇尴尬,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农村中学如何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本文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下面我就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