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从中国陆疆、海疆侨乡文化分类研究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文化研究为例,探讨了县域陆疆侨乡文化研究中的方法选择、组织保证、经费筹措、研究者的使命与基本素养等方面,指出了县域陆疆侨乡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在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并灵活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已成为发展趋势。江门五邑地区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时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侨乡精神和侨乡文化。作为语文教师,理应肩负起传承五邑侨乡传统文化的使命。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五邑侨乡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一、把五邑侨乡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让课程内容更加"接地气"  相似文献   

3.
地处福州与闽南之间的莆仙地区是福建主要侨乡之一,印度尼西亚是其重要的侨居地。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3个层面分析近代莆仙侨乡民居建筑的审美文化。莆仙侨乡民居建筑兼具闽东福州与闽南的传统建筑文化特征,与南洋建筑文化融合过程中表现出局部的洋化现象,形成了东南两方兼得相宜、内敛尝试性开放、中外兼容并蓄的闽东南侨乡民居建筑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中国陆疆侨乡饮食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迤萨镇研究为例,探讨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中的与自然和谐,阐述了汉儒饮食文化、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国际饮食文化等在侨镇迤萨的交汇和融合,指出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的形成,指出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的现状与特色,提出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及对策等,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提供了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6.
发掘物质世界的文化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加工,以一种新的物态——信息产品的形式加以保存和传播,这是学习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使文化信息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中国陆疆侨乡水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为例,阐述了陆疆侨县红河的水文化中的人们顺应和利用自然水源,认识和掌握各种水的来源、水质和开发方式;依据对自然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源的不同分类而形成的其特有的取水、贮水、用水制度及习俗;阐述了建国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水文化的提升、交汇和融合;指出了侨乡水文化的特点和功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马帮荼道&#183;瑞贡京城”普洱荼文化北京行活动的全面介绍,阐述由马帮进京引发的云南马帮给现代都市生活、休闲旅游、茶叶界带来的震撼与重新筑构力。研究当代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与奥运的链接。  相似文献   

9.
温州侨乡形成的独特性,成为温州特殊的区域文化现象。从民俗学时空理论的视角,以温州侨乡为中心,将跨国移民、侨乡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民俗文化相联系,并对这一区域文化现象进行阐释,是一种有意义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的全面介绍,阐述由马帮进京引发的云南马帮给现代都市生活、休闲旅游、茶叶界带来的震撼与重新筑构力。研究当代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与奥运的链接。  相似文献   

11.
苏联犹太移民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以后的发展中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苏联犹太移民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苏联政府对犹民族政策和长期的反犹运动是其现实基础,长期以来苏联犹太人的艰难生活处境是导致苏联犹太移民问题形成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2.
清代重庆的移民会馆具有地缘性与业缘性两重特征,作为反映重庆城市商业繁荣的一种建筑形态,它的形成和城市地域环境是密切相联的.本文拟从城池演进发展的角度,探讨重庆的移民会馆建设与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认识清代重庆城由传统的军政中心向商业和贸易中心城市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佤族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日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伦理道德和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独特功能。佤族是我国云南省内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古朴、丰富、特色浓郁的节日文化,至今仍部分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化石”的特色风采。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给予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对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论云南视觉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云南省正在大力进行文化大省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视觉文化时代,视觉化传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而要进一步通过视觉化传播来发展云南的文化产业,需开拓思路和领域。  相似文献   

15.
蔡锷任云南都督时期,在政治上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一系列行政改革,使云南政治开始向民主化转型。在经济上整顿财政,振兴实业,投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云南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在教育上扩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推行军国民教育,促使云南教育向现代新式教育转变。蔡锷为云南的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小城镇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与众不同的特点。从古代到近代 ,云南小城镇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小城镇兴起和发展动因具有多样性 ,分布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功能和类型发展具有多样性以及发展进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17.
云南特困少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变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正规化与文化场的转换客观上形成文化传承的中断与新文化选择机制的形成,在其作用下主流文化对传统精神文化的替代趋向日愈明显;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必然引发与之相关联的意识形态系统的变化;特困民族的家庭形式通过对血缘性的影响对传统精神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人随着双向流动的加强,形成文化变迁的直接动因。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云南特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形成较大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至今,云南省的劳动力市场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枢纽作用来传递信息、促进就业,信息网络的构建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文章对云南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分析了目前其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究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与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据对云南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粗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仍采用传统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且未及时地将地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资源及挖掘整理的成果吸收转换到教学中。针对此现状,从云南高师院校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谈及云南高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从而探究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与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普洱茶文化是千百年来澜沧江畔云南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土地上开放出的一朵耀眼奇葩。它与云南各民族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历史紧密相连,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云南、为中国、为世界创造并保留了璀璨夺目的物质、精神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和谐"文化内核和魅力,对当代人类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