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由此可见,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以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一)交往礼仪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中国人就注重人文伦理的培养,并制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从。当今,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正如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明学好礼仪对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形成时期,让幼儿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更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农村的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孩子都不肯主动与人打招呼,他们的行为举止都欠缺礼貌,在日常生活中没能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如何对农村幼儿小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在此进行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即:"不学礼就没有立足之地。"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的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的体现。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会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发展,对培养健全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实,文明礼仪教育蕴藏于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生活中的时时刻刻,而且既具体又明了、既简明易懂又操之易行。  相似文献   

4.
王燕 《新教育(海南)》2023,(S1):169-17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既是一个人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美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园借助承担的"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与养成实验"这一课题,本着"尊重天性、张扬个性、塑造品位"的教育原则,从"五度"入手,加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以此来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进程,提高礼仪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田然 《甘肃教育》2014,(15):43-43
正一、教师要明确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1.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的性格,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全面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2.教育幼儿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能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二、教师要清楚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1.学习礼仪。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一生中礼仪教育形成的最好阶段应该是36岁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而幼儿礼仪教育的主体有很多,不仅是幼儿园的老师,家长也是重要主体。只有家园携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8.
吴敏 《贵州教育》2010,(21):21-22,24
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青少年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担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针对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学生“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貌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了使我园幼儿养成"懂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全力打造幼儿园的礼仪办园特色,我们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一、礼仪教育园本课程研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讲究文明礼貌,是一个国家良好社会风气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立身处世。幼儿时期,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习惯的理想时期,更是文明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从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几方面入手,通过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幼儿从小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2.
徐玲 《考试周刊》2014,(30):187-187
礼仪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礼仪。幼儿礼仪不仅是教幼儿学会礼貌用语,还要从幼儿的已有实践经验出发,帮助其在自主游戏中学会谦让懂理、文明守纪,从而让幼儿了解基本礼节常识,从小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作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应当抓住生活中的细小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体验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谈谈如何将幼儿礼仪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杜璇 《教师博览》2023,(3):81-82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幼儿、教师、家长及幼儿园多方受益的活动。优良的品格及行为习惯能够让幼儿受用一生,所以幼儿园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文明礼仪教育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策略实施礼仪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中受启示、明事理,在实际生活中体现文明礼仪,进而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手心的宝贝,因而得到了非常多的宠爱,使孩子们养成娇惯的习性,甚至有的父母注重孩子学习,忽略了道德的培养,导致了幼儿目中无人的个性。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孩子的良好的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育、学习慢慢养成的,因此要培养幼儿礼仪习惯,需要老师、家长做好榜样,并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让幼儿时刻学习礼仪知识,会用礼貌用语。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前儿童时期是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的理想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最佳时期。礼仪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对幼儿来说影响更大,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礼仪是道德品质的集中表现,礼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的基础。一、礼仪与道德的关联字典上的意思,"礼"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它是每个人所必须共同遵守的礼节。《礼记》中说:"礼也者,理也。""礼也者,理之  相似文献   

17.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会香 《甘肃教育》2020,(2):135-135
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可使幼儿从小养成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的习惯,对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今独生子女众多,不少幼儿在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谦让、合作的意识。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单靠课堂教学就能成功的,还应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是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中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新时期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者。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为其将来成为社会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环境和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礼仪.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行为品质。一、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幼儿一日生活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礼仪意识.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间对幼儿进行礼仪用语教育。每天幼儿来园.见到教师要问早、问好。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礼貌教育。教师先主动热情地向孩子问好.为幼儿做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扬讲礼貌的孩子.然后再教幼儿与家长分别时说“妈妈再见”或“爸爸再见”。课间盥洗和喝水时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