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是相通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不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否定,而是对其的扩展和深化。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其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承认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都存在形式上的平等,内容上的不平等;承认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并且按劳分配也默认生产要素(劳动)的个人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中的“贡献”指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对物质财富生产(即使用价值生产)的贡献,而不是它们对价值生产的贡献。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就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提出来的,是指导具体工作的分配原则,属于操作性层次的问题,而不是指分配方式本身。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在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本文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相结合的依据,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相结合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4.
十五大提出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对象不是国民收入,而是个人收入;从市场经济一般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相结合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主次关系相结合的;知识经济不是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否定,而只是使其具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只能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劳动价值论来解释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不能用要素贡献论来解释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5.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的分配原则,它既坚持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又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特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虽然在存在基础、分配客体、分配主体、分配尺度和遵循的原则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能有效弥补按劳分配的现实不足,有助于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如何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河南财经学院马列部崔朝栋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的重大突破。如何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  相似文献   

7.
经济平等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等,人们正是通过效率与公平的博弈来追求经济平等。从而推动着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本文力图分析在此追求下按需分配、平均主义分配和计划体制下按劳分配对于经济平等的不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揭示市场机制下按劳分配的实质——按贡献参与分配,说明这一原则既将按劳分配具体化,也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开辟了道路,因而更全面更广泛地体现了经济平等;最后。结合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经济效果和政治回应,阐明它所体现的经济平等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平等。这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第一次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新的观点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要性,指出我国现阶段实行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论本意,合乎现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确立这一分配原则有利于实现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的公式"的分析,对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是马克思否定的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而没有否定其存在的客观性.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原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有可行性,现实指导意义重大,其积极作用十分明显。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并合理把握好其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摘要: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体,只有以经济理论的视角,去解读企业内部显现的各种管理思想。本文从管理思想洗淀过程、有效性的管理思想和差异分配的管理思想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解读企业如何洗淀出自己运行灵魂——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用QBASIC程序实现了气体发子速率分布的计算机描绘。程序具有良好的界面和坚固性。通过编程、运行程序,一方面可以让学和从交互操作过程中深入理解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径。本文在对影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各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从社会因素、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对各种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化研究,从而建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评价模型,为制定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数值分析中的有限差分迭代法分别计算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两类通电螺绕管的空间电位分布,该结果可以为设计三角形螺绕管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省部共建高校的新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获得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应瞄准地方和行业重大需求,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积极探索高校与部委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提出了开发GIS系统中一类常见的网络资源分配问题,从编程角度去分析和实现这类问题。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要求得网络节点的最短路径。本文介绍的是迪杰斯特拉算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此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教育规模及教育机会公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份2000年的城镇居民入户调查的数据.探讨教育规模扩展及教育机会公平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规模的扩展对其收入分配具有较强的平等化效应,而教育机会分布的不公平对其收入分配则具有较强的不平等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