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适应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需要而产生的,是工人阶级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对保持和发展劳模先进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活动。全国各地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涌现,呈现出喜人的效果。以上海市为例,截至目前,上海市以劳模或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姓名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发展到228个,对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澎湃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劳模是企业发展的资源动力,劳模精神是时代的价值导向。一个企业若是以劳模精神为导向,就具备良好的竞争力和企业长青的基石。2010年修试工区在局工会的指导下,从工区实际出发,坚持"学习、工作、创新"六字方针.着力"四个抓"(抓好宣传、抓好维护、抓好转化、抓好深化),在全局率先构筑传承劳模精神、激发劳模潜能、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的平台——郑晓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劳模创新工作室)。一、营造氛围,抓好宣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创建了李刚劳模创新工作室、铁钢职工创新工作室、轧管职工创新工作室等以劳模领衔、职工参与的职工创新园。该创新园努力搭建劳模创新平台,打造劳模创新团队,推出优秀创新项目,在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破解生产一线瓶颈和难题、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总工会本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丰富劳模时代内涵,放大劳模品牌效应的原则,为劳模和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发挥作用、展示才能的平台,于2011年在全市开展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出台创建劳模工作室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2014年3月7日,山东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淄博供电公司、华光陶瓷、新华医疗器械三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会上宣布了首批16家山东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单;与会代表还观看了淄博市总工会创建工作宣传片并听取了烟台市总工会、威海市总工会、省电力公司工会、夏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创建活动的介绍。省总工会副主席李臻作了加强和改进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报告。提出要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发挥劳模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练兵场"。本篇选自报告内容,标题是本刊加的。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总工会决定,自2011 年起,每年命名 20 个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十二五"期间共命名 100 个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此后将动态保持在 100个左右。为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管理,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2012 年 6 月 15 日上海市总工会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从体制机制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为劳模创新工作室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124-12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五一前夕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必须大力发挥劳模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全国总工会关怀及上海市总工会的推动下,我市各行各业陆续出现了一些以著名劳模名字命名或领衔的创新工作室,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11年以来,由市总每年命名20个"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有力推动了全市各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发展,促进了劳模培育机制的创新。商贸企  相似文献   

8.
劳动模范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天津电力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放大劳模的作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把充分发挥劳模的引领示范作用与深化职工创新活动有机结合,提升工会工作价值的新探索、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效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劳动模范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当前,上海电力正处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放大劳模的作用。检修公司工会紧紧极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把充分发挥劳模的引领示范作用与深化职工创新创效活动有机结合,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技术攻关、专利申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中,融入中心,主动作为,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公司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会、省总工会关于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工作要求,以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化公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活力。目前,公司已建成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70家,其中"娄先义工作室"、"汤正汉工作室"分别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能源化学  相似文献   

11.
<正>青岛市总工会探索创新服务发展大局,大力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建劳模创新工作室102家,命名青岛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5家,取得创新成果2600多项,获国家专利790项。青岛市拥有青岛市级以上劳模14000名,2012年,青岛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提出"一年抓典型、两年建百家、三年创品牌"的创建目标,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2013年6月在青岛卷烟厂隆重举行了首批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下半年始,全国总工会把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技协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全国普遍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能源化工、采矿、金属冶炼、建筑、高新产业及服务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壮大。大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积极围绕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劳模"传帮带",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高师带徒等活动,带领和推动广大职工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职工教育》2012,(13):23-24
2008年底,常州市总工会(以下简称市总)下发《关于开展劳模(金蓝领)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规划、推动、规范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在全市各级工会的努力下,在基层党政和劳模的支持与参与下,五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取得以下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为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励山东省各地各单位为广大劳模和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搭建有效平台,根据《山东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经层层推荐和评审,山东省总工会决定,命名姜和信创新工作室等16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首批山东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本文介绍的就是全国劳模姜和信和他的创新工作室。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企业能有1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不多见,但在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已经成为现实。张国富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常州供电公司第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工作室积极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与工艺,研究改进生产管理模式,完成了各项创新任务和工作任务,工作室的效用非常显著。在它的示范引领下,常州供电公司开始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人才、培育创建工作室。在创建方式上,采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职工教育》2015,(3):13-15
<正>在2014年11月26日召开的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上,97个工作室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会议并向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代表颁发证书和奖牌。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国中在讲话中说,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进一步研究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树立一批典型,推出一批经验,对于弘扬劳模精神,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模创新工作室拓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劳动模范彭静,是临沂供电公司营销部电费与营业室一名副主管,先后被授予"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国家电网公司"十佳服务之星"等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临沂供电公司以彭静为带头人,成功打造了"彭静劳模创新工作室"。2012年该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山东省电力公司授予"创先争优金牌团队",2014年被命名为临沂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瞄准短板,干出来就是亮点。每当临沂公司营销服务  相似文献   

18.
漯河供电公司作为河南省电力系统首批创建"劳模工作室"试点之一,成立了以获得漯河市十大优秀青年、省电力公司技术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袁正华命名的"袁正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工作室的特色逐渐显现,服务对象进一步细化,劳模效应不断放大,在队伍培训、科技创新、技术共促、传帮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彰显品牌效应,劳模引领作用大"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管理上认真细致,技术上挑得起重担。"这是同志们对袁正华的评价。他负责开发了漯河供  相似文献   

19.
记者近日来到素有"建筑之乡"的福建省惠安县采访,所到之处,耳闻目睹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大师工匠名闻中外。惠安县委县政府重视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惠安县总工会在县委的领导下,根据全国、省、市总工会《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劳动模范为带领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内容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该县在岗劳动模范100多名,2012年以来,创建13家"劳模创新工  相似文献   

20.
劳模精神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探索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计量中的关键词共现网络方法探索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发现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精神、创新、中国梦等存在强关系,是劳模精神研究的关键词群,使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新时代劳模精神也证实了此结论。最后,从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挖掘劳模史料、创建劳模学院等五个方面对其在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弘扬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