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杰 《报林求索》2012,(12):90-91
<正>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莫言,让莫言一下子跃升为中国最赚钱的作家之一。在他被捧上天,被疯狂消费和娱乐化之后,应慎思"莫言热"背后的泡沫。不久前,2012年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得益于"诺奖效应",莫言以2150万元的版税收入高居第二。两个月前,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莫言,引发全民关注。无论各地实体书店抑或网上书城,莫言的书一度售罄,在出版商连夜加印后,还是可以看到读者们排队购书的盛况。据了解,莫言作品以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系列"销售风头最劲。《蛙》和《丰乳肥臀》单本的印量约为60万册,《檀香刑》《生死疲劳》和《红高粱家族》都突破30万册。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时候,莫言作品  相似文献   

2.
观点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因此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相似文献   

3.
观点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因此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相似文献   

4.
傲慢与偏见     
正2012年10月,莫言位于山东高密的老宅子虽然被纷至沓来的访客拔了萝卜苗,但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改变了西方对中国文学,乃至对中国文化的傲慢与偏见,由此也或将换来当地大面积栽种红高粱的无谓之举。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舆论的追捧下,莫言仍然看似面相木讷,但其作品洛阳纸贵,不仅给中国文学,也给中国出版打了一剂"鸡血"。莫言个人的成功,其实是中国作家群体与世界接轨的成功。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找到了一种让西方认可和愉悦的话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中国文化界最欢欣鼓舞的事情。由于其影响力大、权威性高,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为世人所看重,在莫言获奖之前,中国作家为这一文学世界最高荣誉赋予了太多的梦想和期待。莫言的获奖,对中国人来说,是圆了一个梦想,我们终于实现了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莫言的获奖,更意味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对中国文化的认可,这对于中国文学创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既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来整体创作成就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展进步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黄龙 《新闻前哨》2014,(8):49-50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市场进行有效传播的典范.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向世界宣布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中国登顶“诺奖”奖台的第一人,标志着中国作家实现了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高度评价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相似文献   

7.
名家谈莫言     
莫言在文坛孜孜砣砣耕耘三十年,终于获得被国人视为"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最初的"欣喜与惶恐"之后,却经验着不曾有过的压力. 诺贝尔文学奖,是对莫言文学成就,尤其是其文学的全球影响力的确证,可喜可贺.然而,诺贝尔文学奖的性质,正如莫言所言,是一个出自评委的奖励,而不是文学最高成就的代名词;莫言水平的当代中国作家,肯定不只他一个.如果国人由此在尊敬莫言及文学的同时,获奖的情结能够稍微减少,对文学本身及人的精神追求的关注稍微增多,那么,将是文学的幸事,也是中国的幸事.倘若因此真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大得不得了,足以傲视左右,那将留下笑柄.  相似文献   

8.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作家诺奖"零突破"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文学作品创作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反映了作品的"有效传播"对莫言获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展开分析,立足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技巧三个层面探讨对莫言获奖起到的推动作用,分享莫言作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有效传播"经验。  相似文献   

9.
王江蓬 《出版科学》2013,21(1):50-52
当下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作家莫言之手,莫言获奖也引发了图书销售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莫言图书热"现象成为图书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本文试图从该现象出发,探究我国图书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并就当前图书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与莫言私交甚好,他一直想到莫言的老家山东高密去看一看。今年春节,大江终于来到莫言小说《红高粱》中“我爷爷我奶奶”生活过的地方。旅日作家毛丹青陪同翻译,为本刊记叙了两位文学家在“高粱地”里的心灵交流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6日,莫言在瑞典文学院举行的"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的获奖是文学的胜利,而不是政治的胜利,因为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而不是政治奖。获奖是我个人的事情,诺贝尔文学奖从来就是颁给一个作家的,而不是颁给一个国家的。但我相信我的获奖会  相似文献   

12.
刚刚评选出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在国人的殷切期望中折桂.已经走过110年历程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作家得到世界范围内认可的标志,获奖者、获奖国度等也会随着这一全球盛宴而声名远播.莫言的此次获奖,证实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力.获奖后,莫言的作品在国内出现了抢购风潮.对于诺奖的强烈期盼与关注,催生了国内对于诺奖作品的关注,也幻化出强大的诺奖作品的阅读欲望与消费需求,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诺奖作品翻译出版的功利化.  相似文献   

13.
黄健 《出版广角》2012,(12):86-87
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纽约时报》中文网在头条位置报道了这则消息,报道说,在过去十年,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个作家之一,用来打破批评家所指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此时,我正在与文学界的朋友聊天,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大约在二十分钟后,央视才开始报道这一让华夏大地欢欣鼓舞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热门品种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华文明类图书、中国当代发展类图书、少年儿童图书和汉语学习类图书。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文学界,从鲁迅,到沈从文,到老舍,甚至是艾青、北岛、钱钟书、巴金、王蒙和李敖,中国文  相似文献   

15.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12,(10):1-1
●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该奖项是诺贝尔五大奖项之一,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除中国的莫言外还有4位亚洲作家获得了这一殊荣。他们分别是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以色列的施姆尔·约瑟夫·阿格农。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11日晚,我去一位朋友家取一本王世襄先生的书,未能收看电视节目和上网,十多年前去了日本、久未联系的作家黑孩,突然从东京打来电话。她说正在看电视新闻节目,得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不是日本的村上春树,而是中国的莫言:"莫言的第一本书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12,(12):54-59
说莫言978-7-205-07522-4王安忆等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01 80.00元本书是文学爱好者读懂莫言的一把金钥匙。书中收录陈思和、王安忆、吴俊、孙郁、张清华、王尧等专家学者及作家的文章,详细评点了莫言的代表作品。另收有莫言的部分文章及演讲、谈话等,道出了他对文学创作等方面问题的见解。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新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相似文献   

18.
研究背景2012年10月11日晚,瑞典文学院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诺贝尔奖,不仅是专业学术领域的认可,更是一种普世的权威尊重。尽管诺奖评选史上,也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诟病,但依然不能动摇诺贝尔奖在世界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地位。文学实力不仅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在国家形象构建上,起到更为  相似文献   

19.
莫言的获奖,从其作为一个社会一心理事件方面而言,消除了长久萦绕于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魅力。它所激起的心理波澜会在明年的下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现后就归于平淡,而莫言在最初的喜悦之后也将渐渐陷入一种文学焦虑:下一步作品该怎么写?他必须面对文学读者的更高的或者更为  相似文献   

20.
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于他本人和中国文学都是一件大喜事。也许将来.莫言构筑的那个叫高密东北乡的文学世界将和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一样成为无数读者的精神故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