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已载入我国宪法。而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要内容是依法行政 ,即要求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作出决策、组织、管理、调控。但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过程中 ,常会出现权力失控、失衡 ,甚至会形成行政违法。一、行政违法的概念及构成要件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侵害了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 ,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构成行政违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指行政主体 ,即指享有国家行政权 ,能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行政活动,行政问责的效力作用于一定的主体和事物,问责的效力范围即由问责的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所决定.行政问责效力范围的确定,既有利于保护基于问责形成的法律状态,又能防范问责机关之权力的滥用,保护公务员之正当权利免受不当问责之侵害.行政问责约束的行为主体包括:违法行为人,表明违法行为人需承担相应的不利性后果;问责机关,表明问责机关不能随意撤销、变更问责决定,亦不能对违法行为人进行重复评价;不特定主体,表明其需尊重基于问责形成的法律状态.行政问责作用客体则包括:劳动关系,表明问责机关可以解除与违法行为人的劳动关系;职务关系,表明问责机关可以撤销违法行为人之职务;岗位关系,表明问责机关可以调整违法行为人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虞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或者向特定机关提出请求,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我国目前行政公益诉讼形式还未被立法者所承认,但笔者认为,通过了解西方法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和研究我国法律制度,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既有理论基础,又是现实需要,也是国际上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双重主体资格——准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高校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行政机关,但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高校所实施的“行政”,虽不是国家行政,但与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都属于行政法学研究的“行政”范畴。学校作为一个准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危险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特定机关也可以不经申请而依职权主动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特定机关包括检察院和公益性社会团体及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6.
一、高校纠纷的司法实践 1.高校纠纷所体现出的行政主体特征《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权利中包括: “(三)招收学生或其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或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学位条例》第8条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从这些权利上看,高等学校经由国家法律的授权,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和公共权力,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和强制性质,符合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因此高等学校应属于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地位。高校作为行政的法律特征与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在适用行政法律原则、依法做出行政行为上是  相似文献   

7.
违法行政行为与行政主体的主观过错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违法行政行为是否需要以行政主体的主观过错为构成要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行政主体的有过错行为必定是违法行为,但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则不一定是有过错的行为。在某些特殊场合,虽然行政主体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但是法律要求行政主体对其客观上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承担责任,这种行为也应视为违法行为。从总体上讲,行政主体的违法包括过错违法和无过错违法。  相似文献   

8.
“法律责任”的章节是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违反法律的各种情形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做的规定。法律责任是指人们对实施了违反法规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承担的具有惩罚性或补偿性的强制性后果。法律责任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依照刑法的规定应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侵害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债务的,应当依照民事法律的规定承担的补偿的法律后果。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的规定.构成行政违法而依照行政法律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法律责任,一般又可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国家机关对本机关的违反法律的工作人员所作出的内部纪律上惩戒措施。但学校、企业、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活动中,也规定了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则是特定的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其他组织,对违反行政法律的行为人依照法律的规定所作出的外部事务管理上的惩戒性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如何解决涉及教师合法权益的教育行政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青 《教学与管理》2000,(10):42-43
教师在与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行政机关发生关系时 ,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其合法权益往往容易受到行政权力的侵害。建立健全的解决行政纠纷的秩序 ,完善法律救济制度 ,对于平衡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不对等性所带来的反差 ,对于保障管理相对方———教师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 ,解决教师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行政机关之间的教育行政纠纷有以下四条途径 :一、教师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依照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 ,向法定的主管机关申诉理由 ,请求处理的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行政性的申…  相似文献   

10.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不作为违法与行政作为违法一样会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对于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学界尚无定论。作者尝试结合“法定义务”标准及“法律关系”标准来重新界定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11.
王鹏祥 《天中学刊》2004,19(3):34-37
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主体的分类只有两种: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从对中外行政主体概念的比较和对我国行政主体概念缺陷的分析可以认为: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一般性资格,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个人。它既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包括行政公务人员和受委托组织的人员。  相似文献   

12.
“权力”是一定的社会主体(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通过一定的方式支配或制约客体的一种现实能力。它是政治上的强制力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在人类社会关系中的表现是: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意志和行为能够支配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的意志和行为。“行政权力”是指政府及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制定和发布行政规章,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行政权力意识是人们认识、使用和对待行政权力的社会群体意识,包括对行政权力的欲望、情感、习惯等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与具体行政行为相比,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对象的广泛性,效力的反复适用性,因而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危害性更严重,行政相对人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时。可提起行政诉讼;受到抽象行政行为侵害时,却跨不进诉讼的门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我国目前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来自人大和行政机关,但监督不力,有名无实,在实践中抽象行政行为违法还是较严重的,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实为必要,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都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我国已加入WTO,WTO规则要求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的司法审查,我国法律需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应适时修改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逐步纳入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 ,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依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 ,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 ,请求重新审查并纠正原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据此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法律制度。行政复议作为一种重要的行政救济方法 ,既能够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使其免受不法行政的侵害 ,并使受到侵害的权益得到恢复 ,又能够维护行政活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排除障碍 ,保障行政活动顺畅进行 ,提高行政效率。正因为行政复议如此重要 ,我…  相似文献   

15.
学校违法是学校损害各种法律关系的行为 ,它不仅侵害了相应法律主体的合法权益 ,而且违背了教育规律 ,弱化了学校管理 ,造成了学校功能的畸变 ,阻碍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学校违法的主要类型1、故意违法。学校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属于故意违法 ,它具有主观上故意、情节上显著、组织严密、以追逐利益为目的等特征。在这类违法中 ,做出决定者在思想上已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 ,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坚持实施这一行为。违法有预谋 ,有严格的人员分工 ,采用了较为直接的手段 ,违法情节显而易见 ,有时还以国家赋予的教育权为…  相似文献   

16.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侵权行为提起过诉讼,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和行政管理体制束缚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会出现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直接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诉讼后行为。其原因不仅仅是当前我国行政工作人员的行政素养不高,更说明我国行政服务意识不强。要使行政机关的后行政行为不侵害甚至是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社会应该逐渐革除不良传统,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在后行政行为中,行政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向行政相对人倾斜。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大开设此门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皮纯协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填空题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_。 2)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具有_性。 3)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_和_两方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和 4)行政法律事实包括_、_两大类。 5)行政法的法源包括、、、、以及等形式。 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_和_。 7)行政主体是指享有_,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_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 的组织。 8)行政职权依其来源一般分为_和_。 9)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时,必须同时履行_。 10)国家行政机关又叫_,简称_。 11)我国行政机关应…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治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实施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必须具备行政法拟制的法律人格。目前,我国法学界对行政管理主体问题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对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中的地位进行具体描述的层面上,还没有上升到对其整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法律身份进行理论抽象。近来,有人主张借鉴国外的“行政主体”范畴,并以此来代替行政法学中的“行政机关”概念,以避免“行政机关”概念的不确定性。但这种观点对“行政主体”范畴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其法律地位学界研究较少。教育行政机关是在教育领域行使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既包括各级政府,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通过梳理12部法律、19部行政法规、48部行政规章发现,教育行政机关具有以下职权:教育行政立法权或规定权、教育行政许可权、教育行政处罚权、教育行政处分权、教育行政给付权、教育行政指导监督权和其他权力。教育行政机关与民办学校存在许可、处罚和监督等外部关系,与公办学校以处分、预算、人事等内部关系为主。教育行政机关与教师、学生直接发生法律关系情形较少。  相似文献   

20.
在对行政主体进行研究时,我们应界定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归属和行政主体的判断标准这两大问题,并应对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及公立高等学校等组织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中已经将一些实质上行使了部分行政权的社会组织的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中,这为我们界定行政主体的含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