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典”肆虐,人类与SARS病毒正进行着一场艰苦的较量。为了早日战胜SARS,无数科学家在紧张地工作着,努力寻找妙方良药。其实,为了人类的健康,科学家们的探索从未间断,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蛇毒研究者。他从小喜欢研究毒蛇,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他就决心研究一种抗蛇毒药。他想到,人患了天花,会产生免疫力,那  相似文献   

2.
蛇年话蛇     
人们怕蛇,是怕毒蛇。现在人们知道的毒蛇在我国有48种,与人接触较多的有22种。其中以蝰蛇、蝮蛇和眼睛蛇较为厉害。而毒性最大的台湾雨伞蛇,它的蛇毒比氰化钾还毒,不到2毫克就可致人于死命。蛇毒和人的唾液一样,是蛇用来消化食物的。旧社会卖蛇药的人,先让毒蛇咬干燥的抹布,等蛇排尽了毒蛇,再叫蛇咬自己的手臂,以此来迷惑顾客,如果把毒蛇的毒腺  相似文献   

3.
古装剧中的断肠草、三步倒等神奇毒药,让人闻之丧胆。这些毒药为何如此神奇?你一定也和我一样好奇,想知道它们的真实成分和作用机理吧?下面就为你揭开真相!《射雕英雄传》:蛇毒。西毒欧阳锋以养蛇和善用蛇毒而著名,剧中不少人都吃过他的苦头。老顽童周伯通最怕蛇,杨康死于蛇毒……究竟蛇毒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说羡慕     
我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当看到别人学习成绩好 ,或者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 ,便会不自觉地产生敬佩的心情 ,这就是羡慕。羡慕别人好不好呢 ?好 ,也不好。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 ,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这都是羡慕在起作用。比如班里的一个同学学习认真 ,成绩突出 ,羡慕他的同学就会不同的相法。有的同学会想 :嗬 ,他真行啊 ,他学习认真 ,能考出好成绩 ,我为什么就不能呢 ?于是便发奋起来 ,把羡慕别人的心理变成一股动力 ,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而有的同学也可能这样想 :哎 ,他什么时候都考得那么好 ,可是我呢 ?学习老是赶不上去 ,真没出息。…  相似文献   

5.
毒蛇产生的毒液通称蛇毒,蛇毒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中毒后的作用方式和反应都不同。本文对蛇毒成分、毒理作用、蛇毒的应用和采集等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在中考试题中,涉及物质鉴别的选择题的类型有:仅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只用一种外来试剂就能鉴别或尚不能鉴别;用多种外来试剂,经过多步才能鉴别出来;不需外加试剂,只需组内试剂相互混合就能鉴别;不需外加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和相互混合就能鉴别.解这类选择题时,考生常有这样的疑问:能不能用已鉴别出来的物质再去鉴别其他物质?能不能用鉴别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或出现的新现象去鉴别其他物质呢?什么时候能?什么时候就不能呢?  相似文献   

7.
一、培养“抗诱惑品质”是时代的需要这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生活中除了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打扮成美女的“毒蛇”和色彩鲜艳的“毒蘑”。网络,是现代生活中的新生事物,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黄色网站竟有200万个。“黄色诱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肯定不利,但它的存在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怎样使孩子能抗拒诱惑,躲避隐藏的危险呢?作为成人当然不能幻想永远陪伴在孩子身边,替他识别和抵抗诱惑,根本的方法还是要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抗诱惑品质”。作为新时代的人,不应该像在计…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一个地方叫睡梦国。为什么会叫这么奇怪的名字呢?因为这里的人都认为睡觉是一件顶顶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们认为,就睡觉来说,重要的不是一个人能不能睡很久。而是他能不能睡得好。这其中  相似文献   

9.
芳邻     
<正>清晨,一开门,就看见巴拉德先生站在他家的草坪前向我招手,走近一瞧,嚯,他的脚下卧着一条咖啡色的大蛇。他一抹胡子,笑道:"毒蛇,打死了!危险,没啦!"原来,昨晚他开车回来,见车库旁竖起一根"木桩",他好生奇怪,哪来的"木桩"呢?仔细一瞧,那是一条蛇,正冲着他扬着脖子欲发威。他悄悄地操起高尔夫球杆,猛地将它击倒,避免了一场蛇祸。他说:"看来,林子里的毒蛇也会爬到家里来!大家出门要当心,特别是您的凯文!"他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  相似文献   

10.
尊重金钱     
一次,佛和阿难经过一水沟旁时,佛忽然回头对阿难说:“阿难!毒蛇!”阿难走上去一看,说:“毒蛇!世尊!他们就走过去了。当时,有父子两人在田间工作,听说有毒蛇,就跑过去看。不看也罢,一看就有说不出的欢喜。哪里有什么毒蛇!沟旁土里面所露出的明明是一坛黄金。于是父子二人欢天喜地把黄金搬回了家。得到了黄金怎么办呢?父子二人取了一块去金铺兑换。金铺的人见他们是穷人,心里便起了怀疑,暗地里报告了官府。一会儿,官府就把父子二人捉  相似文献   

11.
鲁迅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好玩"这个词,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这个词用来指鲁迅,什么意思呢?我只好试着说下去,看看能不能说出意思来。许多人印象中,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12.
漫话蛇毒     
聂晶 《生物学教学》1999,24(6):41-42
据统计,世界上现有蛇类2700余种,其中毒蛇约470种,对人有致命危险的剧毒蛇近200种。它们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共有蛇类7科175种,包括毒蛇48种。其中剧毒蛇10余种,即眼镜蛇科的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和眼镜王蛇;蝗科的圆斑煌蛇、草原蝗蛇、腹蛇、五步蛇,竹叶青蛇和烙铁头蛇;海蛇科中的青环海蛇和长吻海蛇等。毒蛇伤人时,位于头两侧眼后下方的毒腺分泌蛇毒,经排毒导管进入每牙鞘内,靠肌肉收缩,蛇毒经插入被咬者伤口的毒牙挤压人被伤者体内。毒液随被咬者血液和淋巴扩散而引起伤者出现中毒症状。新鲜的蛇毒为蛋清…  相似文献   

13.
毒蛇咬人时,毒液从蛇唇角上的一对毒腺排出,通过毒牙的导管或纵沟注入人体,沿着淋巴循环逐渐扩散到全身。如果毒液自伤口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就会很快出现严重症状。蛇毒是毒蛇的毒腺分泌液(相当于唾液),是一种消化液,有强烈的毒性。新鲜的蛇毒呈旦清样半透明粘液,呈弱酸性,在空气中易起泡沫,有特殊的腥味。蛇毒的毒性按作用机理和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类。有些蛇毒二者兼有之。  相似文献   

14.
正观察我们身边的班主任,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类人太刚,素来要强,凡事总爱计较,对学生冷若冰霜,学生在他面前也噤若寒蝉;另一类人则太柔,生性和蔼,遇事无可挑剔,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在他面前也放得很开。诚然,班主任管理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则不能自强,不能自强所带班级就会掉队;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而拒学生于千里之外,自我封闭,四面楚歌。笔者认为:班主任管理,刚太过了,产生暴虐,便会折断;柔太过了,显得卑弱,便会靡软。那么,如何运用刚和柔呢?  相似文献   

15.
毒药一向令人恐惧。然而你可知道,今天有不少生物毒素、特别是海洋中的生物毒素,已被科学家、药剂师视为珍宝宠物,引入新药店堂,为人类健康服务。 海洋中的毒蛇,它的牙齿极为脆弱,咬人无痛感。人被咬后,开始时仅感到肌肉发硬,但半小时后便感到虚弱无力,身体发麻,恶心呕吐,不能出汗,很快便死亡。然而就是这种毒蛇,却可以被用来制作各种抗蛇毒血清,以治疗毒蛇咬伤;另外,  相似文献   

16.
独处的充实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相似文献   

17.
季德胜,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一个蛇医世家,他研制的“季德胜蛇药片”,具有广谱、速效等特点,挽救了海内外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以蛇医专家的身份享誉世界。到季德胜,季家已有六代人玩蛇,积累了许多治蛇毒的药方,但祖传的药方不能对各种蛇伤普通适用,且药效也慢。季德胜常常想:能不能发明一种普遍适用而且速效的蛇药呢?有一次,季德胜去黄山采药时,在山阴处见到一条竹叶青软绵绵挂在树上,怎么捅它也不动,树下长满了青枝绿叶开满黄绿色花朵的七叶一枝花。突然,一个想法涌上心头:“这条竹叶青是不是被七叶一枝花的气味熏晕的?”于是,他将七叶一枝…  相似文献   

18.
独处的充实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相似文献   

19.
重见光明     
王剑 《良师》2004,(21)
一个人如果不能用眼睛感知世界的色彩和形态,那有多遗憾啊。为了帮助世界上许许多多的视障者,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创建人眼功能的研究。一位盲人骑着自行车沿山路飞速而下,灵巧地避开了各种障碍。怎么会呢?原来,他使用了“空间感觉辅助器”。这种装置由美国科学家莱斯利·凯发明,是依靠“声波感知”技术进行工作的。头戴这种装置,人就能像蝙蝠一样,用耳朵“看”世界。但这毕竟还是不太方便,能不能让失明的眼睛重见光明呢?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套人造视力系统,可激活人眼中休眠的神经组织,使人重见光明。这一人造视力系统由“电荷耦合器件”和视网…  相似文献   

20.
心中有爱     
日本有一位名叫三岛小泽的工程师,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参观考察时,发现西方人因不会使用中国的筷子而无法享受到吃中餐的乐趣。他心想:"为什么筷子不能随他们手指的动作而协调运用呢?要是有双这样的筷子就好了,喜欢中餐的朋友也就能品尝地道的中国饮食了。"回国后,他认真研究,几经挫折,最终发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