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亲属称谓系统是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对拉祜族和怒族亲属称谓的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结构特征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音变构词、重叠法构词、附加式构词、句法构词等几方面对拉祜语构词法进行了分析。仔细地分析拉祜语构词法,就可以既尊重拉祜族的构词习惯、规律,也可以结合构词规律来创造更多的为大多数拉祜族人民所能接受并理解的词语,进而健康地推动拉祜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我们也想通过对拉祜语构词法的分析研究,为彝缅语支词汇的形态特征研究及词汇学的丰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亲属称谓系统是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拉祜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拉祜族亲属称谓的特点是拉祜族的家庭结构、婚姻制度及传统观念的生动反映。通过对拉祜族亲属称谓的分析,探讨其家庭结构及婚姻制度方面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中都会有一组反映人们亲属称谓的词汇,这就是亲属称谓语。俄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在各自的语言中都表现一个较为封闭的词汇系统。因此,它们不仅在构词及语义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而且反映出了中西方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俄语和汉语中各种亲属称谓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亲属称谓不仅是词汇纽带,也是社会关系与文化传统的一面镜子。本文在调查与整理的基础上,对重庆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语进行描写与归纳,综合其构词特点,概括其文化特征与内涵。同时,也对亲属称谓语在巫山方言中的历时演变稍作探究。  相似文献   

6.
亲属称谓作为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组成部分,能反映一个地区的语言特色。文章试图通过对贺州客家话中亲属称谓的梳理,对其构词和使用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亲属称谓在文化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从词法和句法层面细致地分析了拉祜语形容词的构词方式。重点描写了包括重叠法构词、附加式构词、音变式构词和句法构词等四大构词类型。通过对拉祜语形容词构词方式的分析,将有助于加深对拉祜语形容词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梅州作为客家方言的中心区域,具有客家方言的典型特征,但梅州所辖各县区的客家方言并不完全相同,地区之间存在内部差异。亲属称谓作为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组成部分,能反映一个地区的语言特色,该文从梅州地区间差异较大的祖辈亲属称谓人手,着重论述梅州地区内部祖辈亲属称谓的构词特点和几组特殊的称谓方式,并探讨其内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阿图什的松他克、阿扎克、阿湖、上阿图什、格达良、哈拉峻、吐古买提乡等方言点进行语言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阿图什方言亲属称谓进行归纳分析。与此同时,在语音、构词和语用等方面对阿图什方言亲属称谓与维吾尔文学语言和其他维吾尔方言亲属称谓进行比较,总结出阿图什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并指出亲属称谓词的使用方面出现的方言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龙形土话与重庆话差异明显。当地的亲属称谓也独具特色——以向心、离心两大结构方式构词而惯用借指进行指称。从称谓特征所反映的婚姻制度可看出当地残留的初民意识。本土婚俗则进一步彰显了其婚姻文化的独特。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本土亲属称谓遭到摒弃,其中关涉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亲属称谓语是人类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各民族的亲属称谓语有自身的特点,而且能反映本族文化。根据克鲁伯及罗维提出的区分亲属称谓的八大标准和宗亲/外亲标准,通过对哈尼族亲属称谓语的语义分析,揭示其特点,探讨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王晏 《培训与研究》2009,26(4):23-26
亲属称谓是表示亲属关系的名称。由于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英哈亲属称谓系统在称谓制、面称、泛化以及称谓的人文性和宗法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家庭类型、文化价值观、礼貌原则是两种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拉祜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虚词和词序是拉祜语的主要语法手段。拉祜语的结构助词在句法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用频率很高,定语助词的研究对拉祜语语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如现代汉语中有亲属称谓泛化现象一样,哈尼语称谓系统中也存在亲属称谓泛化现象,但尚未有人作过专门研究,本文将描述哈尼亲属称谓泛化的方式,分析泛化的特点,着重从社会经济结构,民族心理,礼貌原则,以及亲属称谓借用探讨其泛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蕴藏着丰富而生动的称谓词。汉语血缘亲属称谓不仅是人们在家庭内互相交往中的一种标识,而且也反映着社会组成和文化渊源。本文以汉语旁系血亲称谓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其从上古时期到现代的历时变化。汉语亲属称谓与汉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在称呼中讲究亲疏远近,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心理。随着新时期家庭结构的变化,亲属称谓及其涵义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6.
汉语亲属称谓转化为社交称谓,不仅有血缘关系的原生基础,而且有等级社会、权力框架、声望意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合根基。它的建立、维系和泛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天子——子民的社会形态和社会伦理以及思想基础。可以说,亲属称谓的社交转用正是等级社会权力意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四川及相邻地区共20个方言点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四川方言亲属称谓进行归纳分析:一是与普通话对比,总结出语音、构词和语用等方面的特点;二是从各个方言小片之间的对比看内部差异;三是与前代文献作对比,总结出一个世纪以来四川方言亲属称谓整体趋简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