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错综复杂,产生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普遍应用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来防止事故发生,二是事故发生后通过采取控制、消除等措施减少事故损失。这两种管理模式都是从事故系统出发,运用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屏障来阻止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但是系统的安全管理还应该包括从安全系统出发的主动管理。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的屏障式(包括有形屏障和无形屏障)事故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指出这些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这种被动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需要引入主动的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即安全生产管理的另一个角度,设计和改进安全系统,以便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监督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施工活动中,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使施工中的不安全秆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使项目的效益目标得到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4.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必然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缺陷,所以事故就发生了。  相似文献   

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危险因素众多,事故频发,安全管理压力和难度很大.本文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特点和施工中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深层次原因的列举,力图提出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的途径和策略,从而有效控制直接作业环节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项目数量与日俱增。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安全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人身伤害与设备的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够采取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势必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无法保证电力工程的顺利施工。本篇文章针对当前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本文将阐述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危险源及相应的挽救方案,并对安全管理办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果配电网的安全不能够得到保证,将会导致电压事故。因此,配电网的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是电力系统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影响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因素入手,对配电网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任惠 《科技风》2013,(11):197
长期实践证明,员工的不安全作业行为是造成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事故是由于违章造成的。因此,全面推行岗位作业规范,是杜绝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邢台矿通过内部挖潜,大抓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各种方法对职工的行为规范进行安全培训管理。在工作中具体实施了跟踪管理考核管理法(track)、培训效果检验法(tes)t、典型事故案例培训法(case)、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针对性培训法(direction)。邢台矿通过这五个培训方法的管理,使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事故重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主要有四个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的不良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管理行为的欠缺。其中,涉及人的两个要素是最重要的。要善于从历次事故中总结教训,对照本单位问题找差距,查到隐患认真整改,避免类似的事故在本单位发生。要做好事故防范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同时要组织安全自检,通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后,马上要提出事故隐患整改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特别重大道路交通运输事故时有发生,伤亡人数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很大,分析这类事故的原因,研究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是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文中根据行为安全模型,从不安全动作出发,对事故中不安全动作进行分析,包括个人不安全动作和组织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和严重性分析,最后从行为控制、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行为安全分析,以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关注对象,通过实施员工行为的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不安全行为内在和外在的、心理和生理的等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抑制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本文针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给出了运用行为安全分析的具体设计方案,建立安全保障预警机制。少些“亡羊补牢”多些“防患于未然”,对改善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降低安全事故率,使煤炭企业的安全业绩得以提高,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国桥梁垮塌事故连发,社会各界对这些事故非常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桥梁安全管理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桥梁安全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9,(12)
"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两大根本原因。而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对5S管理理念的运用可从这两方面消除大量事故隐患,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5.
刘浩  秦磊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4):153-154
生产事故的发生主要存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由经济角度的分析得出结论是加大对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将会是“小投入,大回报”,从而会降低建筑安全总投入。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作业及安全管理缺陷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极易造成事故隐患,并进而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危害。所以需要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治理,对事故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现,强调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人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温床,环境是事故发生的客观条件。对事故的预防必须首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等。诸如:安全意识淡薄的麻痹行为;安全技能缺乏的糊涂行为;不按标准作业的蛮干行为;危险面前碰碰运气的侥幸行为;玩忽职守、偷工减料的懒惰行为;不负责任,姑息迁就的好人行为等。这些违章行为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目标,必须具有预测思想,超前防范措施,控制不安全行为,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指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管理者通过对生产因素具体的状态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使施工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得到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19.
张松林 《青海科技》2004,11(2):54-56
本文概述了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人因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竖井是矿山生产的咽喉要道,也是事故易发的危险之地。常常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提升设备的亚健康状态和管理上的疏漏,导致竖井提升事故的发生。在矿山提升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中,江西下垄钨业有限公司采用闭环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司乘人员、维修人员安全意识,从而保证了公司的长期安全生产。实践表明:竖井提升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生产维护成本不高,故障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