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理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古代寓言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古代寓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散文大发展的先秦时期,成熟于唐宋古文运动中,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元明清以降,又和小说、笑话互相影响、渗透。中国古代寓言文学以其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它本身所包揽的古代神话、寓言、传说、童话等儿童文学的经典篇目都具有适于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文和社会的和谐精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东西却不能放弃.尤其是在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合理地继承和利用这些瑰宝.它对我们当代的儿童教育事业以及处理好我们所要创建的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代朝鲜寓言创作历史悠久,仅次于少数文明古国。它与中国文化关系密切,是东西寓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公元7世纪,最早的书面记载的作品是《龟兔之说》与《花王戒》。高丽王朝时代(918—1392年)假传体寓言发达,受中国古文家的虚构传记文学影响很深。李氏朝鲜王朝(1392—1909年)前期寓言创作最有成就的作家是林悌。17世纪以后有两类寓言作品,一是用汉文文言写的假传寓言,一是以民间故事为基础的用朝鲜国语写的寓言小说,最著名的作品首推《兔子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资源是中国传统衷化瑰宝的一部分,它本身所包揽的古代神话、寓言、传说、童话等儿童文学的经典篇目都具有适于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文和社会的和谐精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东西却不能放弃。尤其是在我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合理地继承和利用这些瑰宝。它对我们当代的儿童教育事业以及处理好我们所要创建的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了很多寓言.为了帮助小学语文教师系统地了解寓言的特征、寓言跟其他文体的联系与区别、古今中外寓言概况,以及在寓言教学中怎样进行品德教育、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我们特请中国寓言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寓言史》的作者、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陈蒲清同志撰写"寓言讲座"(共八讲).大家读完这组文章后,有什么意见,对寓言和寓言教学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请及时由我们反映.  相似文献   

6.
《寓林折枝》是刘国正、马达、戴山青三位同志编选的一部中国历代寓言选注。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寓言也产生较早,它和希腊、印度的寓言一样,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几百部古籍中均蕴藏着大量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祖国是寓言极为丰富的国家。在我国浩瀚琳琅的古代文学宝库中,寓言犹如一串串闪闪发光、永不朽烂的明珠,引人注目。寓言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堪称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了。但是,我们对中国古代寓言(更不用说现代寓言)的整理尤其是研究,至今还处在开始阶段,关于寓言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尚未涉及或及之不深,有待于今后学者们的共同研讨。笔者不惮浅陋,仅就中国古代寓言的产生及其早期的发展问题,试抒管见,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8.
《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是古希腊一部著名的寓言汇集,象其他古代民族的寓言一样,古代希腊的寓言最初也是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但它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英语语言中就有许多源于《伊索寓言》的口语,我们在学习这些口语时,若能知道其故事背景,无疑会对语言本身有更深的理解。以下数例口语便出自《伊索寓言》,学习这些口语时,再读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寓言"理论及文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源于《庄子》的"寄寓于言"手法创作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包含有"寄寓之言"的寓言故事,也包括中国古代特有的"寓言诗",以及一些有寄寓之义的散文和比喻。由此可见,源于《庄子》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文学,应是一种广义色彩的"泛寓言"体式。还原《庄子》的"泛寓言"理论,探讨其深远影响,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寓言"观念及其影响下的"寓言"创作,比较中西及古今寓言的异同,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大地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寓言文学领域,中国古代寓言是世界寓言的星空中最早形成的光芒璀璨的星座,只有古印度寓言和古希腊寓言才能与之比美.中国古代寓言大概萌芽于公元前六世纪.如《左传》中的"老人结草"、"雄鸡断尾"之类的故事,便具有较强的寓言色彩.中国古代寓言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发展中,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先秦寓言,两汉寓言,魏晋南北朝寓言,唐宋寓言,元明清寓言.先秦是中国古代寓言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期.其  相似文献   

11.
读伊索寓言     
这些感想是偶尔翻看《伊索寓言》引起的。是的,《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予我们三种安慰。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第二,它是一本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寓言的篇名翻译面临种种困难,通过对比杨宪益夫妇和乔车洁玲分别英译的《中国古代寓言选》,例证中国古代寓言的篇名翻译需顺应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交际对象,既要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要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化解其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一、比较的前提 “寓言”这个名称,在我国有新者两个概念,弄清它们的不同,是我们进行中西古代寓言比较的前提。 “寓言”一词出自《庄子),本义是“托之他人之言”,就是作者把自己的话假托是别的某些人的话,用以取信于读者的手法。后来引伸为“有所寄托或比喻之言,”这种寓言中往往使用一些小故事,但又不尽然,没有故事的寓言还是很多的。如《庄子》,《史记》说它“大抵率寓言也。”意思是说《庄子》一书摹本上都是寓言,但其中的小故事毕竟有限。所以在我国古代凡“有所寄托或比喻”性质的作品,都可以看作寓言,并不单指某些小故事。这是它的老概念。  相似文献   

14.
寓言的美学意义初探深圳刘国华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奴隶社会始,寓言就产生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有《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菜辛寓言》。我国古代寓言也很有名的。它脍炙人口,其味隽永,深受...  相似文献   

15.
就中国古代寓言小说的产生与类型,中国古代寓言剧的产生、发展与特色及二者的共同性特征,作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寓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寓言是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之一,而刘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寓言作家。我读了刘基的寓言专集《郁离子》和刘基的其他寓言,也读了一些研究刘基寓言的文章,很佩服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思想家、政治家与寓盲家。在《中国古代寓言史》中,我也曾经列专题论述过他的寓言,然而,当一口气读完《刘基寓言研究》之后,我又有新的收获,以为这本论著具有全面性、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刘基寓言研究也是整个刘基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全书从时代背景、作者人格价值取向、叙述类型、思想内容、思维走向、审美特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这是作者<新译历代寓言选>的前言.文章简要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寓言的发展史,解释了"寓言"一词的来源及其含义,并分析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寓言的题材和思想内容的特点,特别是先秦寓言的特点.文中穿插着论述了寓言各种理论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19.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20.
“寓言”在文献中的出现较早,但用来命名文体却在近代,“寓言”概念更是由西方引进。文化的差异与理解的偏差势必导致中国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寓言类文体文章文本的最终认定产生分歧。通过对“寓言”已有的名称、对译和概念定义的分析,对“寓言”概念的定义与界定可以有新的观点、定义与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