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7日,北京市市长刘淇和中国奥委会主席伍绍祖在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正式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了北京市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报告。北京市在去年11月25日向中国奥委会提交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中国奥委会依据1月6日举行全体会议决定,批准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然而,41年前,一个申办奥运会的计划,曾在北京悄悄进行,却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意大利申办2004年奥运会主席马里奥·佩斯坎特对报界发表声明,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表示道歉。罗马在申办奥运会的活动中输给了希腊的雅典,佩斯坎特对萨马兰奇个人提出了指责,萨马兰奇要求佩斯坎特道歉,迫使佩斯坎特怪里怪气地说道,“萨马兰奇像一位父亲对待儿子一样要求我对我所讲的话进行解释。我像儿子对父亲一样将向萨马兰奇表示道歉,并且当众解释申办  相似文献   

3.
1993年1月11日中午,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奥申委新闻发言人吴重远和奥申委秘书长魏纪中,正式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报告》,呈送给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至此,被称为北京申办奥运会“生死簿”的《申办报告》,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事先规定的期限问世了。它向世界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希望承办第27届奥运会的真诚心意。《申办报告》,是根据国际奥委会  相似文献   

4.
关于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起申办奥运会,人们认识、感受、熟悉它要从中国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说起。1991年2月22日,北京市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了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一时间中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申办热潮,据当年进行的一次全国性大型社会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有92.36%的人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的奥运会。与此同时,在国际上也掀起了申办奥运会狂潮,包括中国北京在内,共有8个城市加入了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大军。申办奥运会成为国内外谈论的热门话题。如今北京又提出申办2008年奥运会,申办奥运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一、烫手的山芋何以变成人见人爱的香…  相似文献   

5.
楼大鹏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66年奉调国家体委做外事工作,曾任国家体委专职委员和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国橄榄球协会主席、亚洲铁人三项联合会主席、国际田联副主席和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楼大鹏这样富有经验的体育人在两次“申奥”工作中均担任要职,为此笔者采访了他。  说起申办奥运会,温文儒雅的楼大鹏先生开始侃侃而谈。他说,1993年申办奥运会期间,“我是申办委员会的体育主任,通过准备各种材料、各个体育项目的竞赛场地、日程等活动跟国际奥委会的领导人进行接触。上次申办工作我们下了很大功夫,…  相似文献   

6.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即将在美国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举行。您将从此文中了解到作为此次奥运会组委会主席的比利·佩尼在漫长的申办、筹备期间所走过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7.
20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记得他。是他首创了奥运会商业运作的“私营模式”,以2.25亿美元的盈利改变了以往奥运会“赔本赚吆喝”的历史,从而把奥运会变成了各国争相申办的“摇钱树”,而他本人也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奥运商业之父。他就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美国奥委会现任主席——彼得·尤伯罗斯。  相似文献   

8.
北京递交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12月4日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面呈了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书。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在申请书中强调,北京市完全有能力举办世界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北京市一定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第27届奥运会圆满成功。李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7,(11):64-64
巴赛罗那是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故乡。历史上马赛罗那曾申办过1924、1936和1940年的3届奥运会,但均未成功。因而,他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决心在国际奥委会的支持下,举办一届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申办大战     
在巴塞罗那金牌大战进行的同时,一场无形的竞争也在激烈的展开.这就是申办2000年奥运会各城市也是各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较量.离决定命运的时刻还有一年,国际奥委会委员仅这一次在一地聚齐.巴塞罗那成为最佳"角斗场",这极好的机会,谁肯错过.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代表团由奥申委主席陈希同,执行主席任绍组、常务副主席何振梁,张百发率领,可见陈容之强大.代表团分批前往西班牙,第一批成员在7月8日就飞赴巴塞罗那.  相似文献   

11.
《新疆体育》2001,(8):40-41
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从刘淇那敦厚稳重的外表下流溢出来。这位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主席、北京市市长在谈到他一生最高兴的事情时说:“当部长时也有高兴的事,中国的钢产量列世界第一.我也很高兴。不过.申办成功应该是最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12.
二、历史的抉择 从奥运会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一次申办成功的只有8次,最多申办5次才成功,而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申办难度不大,竞争并不激烈,甚至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后,一度无人问津,最后不得不商请美国再在洛杉矶举办一次,不料该地商人尤布罗斯采用商业操作的方法取得赢利,这就引起各国的申办兴趣,从而竞争激烈起来。历届奥运会的申办次数:(见表1) 由此可见,我国申办两次就取得成功在历届奥运会中并不多见,特别是我国的票数比第二名多伦多高出34票,以绝对优势获胜更是罕见。从1993年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以两票之差落…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近日,哈尔滨2010年奥林匹克冬季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介绍了申办工作的进展情况。哈尔滨市申办2010年第21届奥运会,是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经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的。申办冬奥会,是继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我国为进一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一、争取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 申办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广大体育工作者的迫切愿望。如果申办成功,不仅会对新世纪我国的体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推动体育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更主要的是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这项工作,中央支持、人民关注。今年是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决定性一年,工作到了冲刺阶段,我们要把申办作为今年体育界的头等大事,尽全力争取申办成功。 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是北京市,以及青岛这个伙伴城市,还有四个奥运会足球预赛城市,但工作要大家一起做。…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提议举办的夏季青年奥运会,经过国际奥委会的考察、投票,申办城市的宣传、展示和陈诉,侯选城市已经确定。第一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将于2010年8月14日-26日在新加坡举行。参加青年奥运会的运动员年龄在14岁-18岁之间。  相似文献   

16.
刘萌 《新体育》2005,(5):26-27
2005年3月,在国际奥委会的评估团结束了对莫斯科的考察后,离2012 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出线正式跨入了100天的倒计时。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马德里5个申办城市之间的竞争也真正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在澳大利亚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大洋洲奥林匹克代表大会正在召开,5个申办城市不远万里地赶来造势。在结束了位于澳大利亚的论战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说,他从来没见过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申办团队,这可能是夏季奥运会申办历史上最艰苦也最激烈的一次。然而5个世界上最大城市的竞争虽然激烈,但是人们还是普遍看好巴黎、纽约和伦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用“无与伦比”一词为奥运会打了高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满载着赞誉成功地闭幕了。如今公众的奥运热情也正在逐渐消退,热闹之后的平静往往让人有了更多的思考。北京奥运会从申办成功那一刻就一直备受关注。而从2005年开始奥林匹克教育才大密度、大声势、有组织地展开。其丰富的活动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和追逐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1月25日上午,北京市市长贾庆林正式向中国奥委会主席伍绍祖递交了举办Ztos年奥运会申请书。递交申请书的仪式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京市政府和中国奥委会主要领导出席了仪式,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刘淇宣读了北京市举办Ztos年奥运会申请书。中国奥委会主席伍绍祖在接受申请书后说,北京市曾申办了2000年奥运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两票之差没有成功。北京市经过慎重研究,今天又向中国奥委会提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中国奥委会对此感到极为高兴。此前,不少国内人士和国际体育界朋友曾以各种方式表示希望中国举办奥运会…  相似文献   

19.
文克俭 《新体育》2021,(3):28-29
随着冬奥脚步的日益临近,神州大地的迎冬奥气氛也越来越浓厚。在集邮领域,已经出现了多枚与冬奥相关的邮品。是2015年7月31日,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一声“北京”,宣告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神州大地一片欢腾,北京将成为世界,上唯一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两周年.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空前的成功计世界惊叹,让国人惊喜,中国以"无以伦比"的美誉,将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水平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是个讲情意的民族,在回顾过去辉煌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曾经对我国申办和举办奥运会给予帮助的一位老朋友--刚刚去世的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