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进行了完整的探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深化了唯物史观。这部著作的完成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但是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依然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哈维与罗萨沿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扩张与时间加速问题,切中了时代之痛。但是,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批判与解决都不及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与彻底。哈维虽然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扩张问题展开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但却因过度聚焦于空间,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的论述往往服务于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方式的批判,最终导致其空间问题的解决之道放弃了资本逻辑。罗萨对社会加速的批判甚至仅仅停留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没有从资本逻辑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层面,对社会加速问题的解决更显苍白无力。他们的批判理论启示我们:在实践中,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国家,由于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得不与资本打交道,因而同样会面临空间扩张与时间加速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这个根源上入手,而不能仅从问题本身入手;在理论上,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全面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问题域,从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初,列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特征,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千国家中获得胜利的理论,即“一国胜利论”。这个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国的无产阶级正是在这个理论思想的指导、鼓舞下,勇敢地向旧制度挑战,从而成功地实理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俄国的胜利。 (一)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战斗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他们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用科学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总结了世界无产阶级长期斗争的历史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所处的时代特点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几个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一时期相继发生革命,才能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并推动其他国家的革命,即“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如马克思、恩格斯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理学家,他们对革命政党和革命政体中廉政的问题早有清醒的认识,并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和批判。廉政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机制,一方面要严惩腐败,另一方面要教育官吏和人民。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廉政工作异常艰巨。要遏制腐败,就得健全和完善系统的廉政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实业家庭出生的恩格斯,其思想演变的轨迹呈现出不同于青年马克思在《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哲学批判转为政治批判再转为社会批判的路径。作为这一时期理论固态化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完整展现了青年恩格斯人学批判视阈下的经济学理论原相。两个文本在分析商业、工厂制度和科学技术等人与人关系利益化的方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核心辐射作用。同时,恩格斯克服了国民经济学家的对立思维,进一步细化了对私有制规律的认识,揭示出资本主义运行中无法克服的经济悖论。  相似文献   

6.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根据人类学经典之作《古代社会》和马克思就此书留下的笔记所著。在书中他对摩尔根有关社会进化的动力、路径的略显唯心的说法进行更正;基于私有制线索完成了对现代阶级社会的批判性解读,为摩尔根朴素的唯物思想做进一步阐发和补充;在对人类文明社会之后进行预言时和他达到精神默契,并为其找到唯物主义科学的可靠依据。从《古代社会》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理论发展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要消减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使自己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就可以依靠自己的政权,或者用没收资本家的财产的办法,或者用“赎买”的办法,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恩格斯说:“我们并不认为,赎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青年时期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和独特的经济伦理批判视角。他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被马克思誉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青年恩格斯带着强烈的道德色彩批判了诸多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从经济伦理视角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层面试图掩盖阶级剥削的实质;还从资本的对立面即劳动的层面,审视工人阶级经济状况,考察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劳动伦理问题。剖析恩格斯青年时期著作中的经济伦理批判思想,可以清晰看到其中贯穿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之始,恩格斯始终坚持并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斗争中坚定地贯彻和捍卫了这个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以往对史前社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化晚年马克思特别是其《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思路,写作了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研究著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前社会理论,完善了唯物史观。在这些研究中,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关于史前社会历史分期的方法论原则;依据两种生产理论阐明了史前社会的结构;系统地阐明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通过对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原始氏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的比较,证明了东方农村公社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近代黄州宗族社会为个案,考察文化冲击、革命与近代宗族社会关系。作者认为清末以来西方文化冲击使近代宗族社会传统士绅领导阶层出现断层,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又使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从思想上完成对宗族制度的批判,成为农村社会革命的领导者。农村社会革命实现对宗族制度的物质批判,而它又是清末以来文化冲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财产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问题,它几乎存在于他们各个阶段的作品中。受着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直接指向私有财产所有制,与此相应,提出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共产主义的财产公有制取代财产私有制的针对性方案。然而从德文词汇上来看,与私有制相对而言的财产所有制形式可以用"公有"、"共有"、"公共所有"和"社会所有"等不同方式来表达,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提出了"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概念。对此,我们尝试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本为阅读基础,在不同表达方式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上进行关联性认识,并通过这样的认识进一步获得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思想的准确理解,进而对事物本身进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关注的是女性受压迫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观点,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意识形态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妇女受压迫的多种根源都离不开私有制,而其中经济因素是关键。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明了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德莱塞塑造的嘉莉妹妹在美国文学史上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嘉莉妹妹》这部小说通过描述女主人公的几次重大人生抉择的故事,探索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男性统治的父权制意识形态给女性所造成的悲剧,揭示出嘉莉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决定的,呼吁推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父权制世界观,解放女性,从而体现了作者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集中阐述了其哲学层面的世界历史思想,认为资本主义首创了世界历史,但是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难以真正的普遍发展,世界历史必将穿越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是彻底实现了人的解放的社会,因此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他所倡导的人的解放以及对共产主义目标的追求是一致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当代表现,对人的解放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执信毕生致力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事业。经济方面,他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提出了自己的“国有化”观念。他认为,铁路、土地由于本身所固有的、在地点和效果上所具有的特性,不能由私人独占经营;从保证国家税收、造福社会及人民的国家管理角度出发,必须收归国有。铁路的国有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土地的国有则仅指则经营权应归土地购买者。他的这种国有化思想相对于同时代的人来说是进步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是对恩格斯晚年提出的社会历史发展“合力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阿格尔从马克思自然观、异化劳动理论和危机理论出发,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理论"。按照他的看法,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占主导地位成为主要的危机类型;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所导致的"异化消费";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文章意在对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进行全面阐述并作出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的深刻性,不仅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诊断资本主义社会,考察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更在于他们的全球化思想所蕴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芒,这就是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整合。尽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今日的全球化理论不可同日而语,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价值观和方法论仍然是分析当今全球化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学术界 ,沃勒斯坦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学者” ,其所创立的现代世界体系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但是现代世界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和分析方法 ,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根源、学术思想根源和分析方法根源 ,与马克思主义所提的资本主义生产贸易体系尚有不同。恩格斯所论述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 ,并非是作为一种学术理念提出来的 ,但是不可否认世界体系论是西方学者借鉴马克思主义来观察资本主义世界的又一视角。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启示女性主义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根源上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将性别纳入阶级的概念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把私有制的阶级和男性统治的父权制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女性解放问题的根源。女性主义把妇女问题从社会经济领域转向广义的生理、意识和化领域。女性主义所揭示的是,女性在资本主义与男性中心主义的共同建构的化中受压迫。由此,女性主义提出重构道德价值体系和重建道德内容与道德理论范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是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注重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相互作用。哈贝马斯面临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认为只要运用交往行动理论,就可以获得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交往方式,拯救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弊病,重建社会的和谐统一。深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交往的论述,从唯物史观出发来理解交往,对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认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