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对于国内不少报纸文字记者而言,外出采访有时要以小汽车代步;国外同行也强调采访需要“CAR”,但是这个“CAR”,可不是英文“小汽车”的意思,而是“计算机辅助采访”(ComputerAsistedReporting)的英文缩写。计算机辅助采访在西方新闻界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是国内新闻界对其的研究还不算很多。广义上说,计算机辅助采访泛指各种新闻媒介,借助计算机进行的所有新闻采访实践;狭义上说,尤其是对于报纸文字记者而言,是指在采访实践活动当中,合理运用计算机,在采集、分析和传输等方面对新闻信息作出及时、精确的处理,从而优化工…  相似文献   

2.
李砚琳  王波 《青年记者》2003,(11):31-31
会议报道是一种基本的新闻形式,在报纸上经常出现。就会议报道本身来讲,它是通过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让读者从中了解会议的中心议题和任务。对此,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而且要下工夫报道好,这是一项重要的宣传任务。可近几年来,各种报纸会议报道较多,使得一些读者感到报纸的可读性太差,没什么看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专业财经报纸的风生水起,国内综合性日报的财经报道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专业财经报纸所提供的财经报道通常针对专业化程度高、注重新闻建设性功能的高知识背景人士,这些人恰恰是各大品牌制造商最为看重的高消费群。更多品牌企业倾向于把广告投向专业财经报  相似文献   

4.
刘肖 《新闻界》2006,(5):74-75,32
作为中国报业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类英文报纸是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块重要阵地,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也是促进国外相互交流的一条重要信息通道。然而,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状况来看,人们对中国现有英文报纸的关注度不够,本文拟对中国现有的英文报纸做个简要的分析,以求引发学界、业界对中国英文报纸未来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深层思考(作者注:本文未涉及港澳台地区的英文报纸)。  相似文献   

5.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财经媒体的出现不过是最近十数年的事,财经媒体格局与受众的变化对财经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经营报》总编李佩钰把财经媒体受众的变化概括为三点,一是整体数量的变化,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注经济活动的人群的增多,财经类报纸的受众总量在快速增长。现在读财经类报纸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还有一些关注经济活动的人群,比如读这些报纸有企业界的人士,有做经营的人士,  相似文献   

6.
马智 《记者摇篮》2005,(1):48-49
同为记者,作为专业财经报纸的记者和党报记者、都市报记者有着不同的要求。专业财经报纸除了要求记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具备新闻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一般的新闻规律外,还要熟悉和了解证券市场,懂得资本运作的方法,了解《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总而言之,做财经记者需要具备“两个专业”。  相似文献   

7.
来到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的办公室,第一个感觉就是进了"报纸堆儿",他的办公桌上堆着两三摞报纸,会客的茶几几乎被一尺多高的报纸全部覆盖,座椅后又靠墙堆了三四摞报纸,王旭明说:"我每天至少要花两个多小时读报纸."除了报纸,办公室里还放着一台电视机,这些都是为了他能够及时了解媒体动态、舆情热点,而下午对王旭明的采访也不断地被各种媒体记者打来的电话问询所中断,有联系采访的,有询问口径的,还有让他帮助策划新闻的.  相似文献   

8.
顺应改革开放大潮、浸淫市场经济风雨,发韧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财经报纸,已由初期的几家,成长为中国报业一支突起的新军.目前,我国财经报纸处在数量上空前繁荣时期.但是,毋庸讳言,我国的财经报纸仍处于尴尬境地.虽然出现了跨地区、跨媒体合作经营,乃至全球化和国际化苗头,一些财经报纸也呈上升态势,但是真正称得上主...  相似文献   

9.
刘瑾鸿 《青年记者》2017,(19):49-50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未来IPO注册制的推行表达了积极的态度.IPO (Inatial Public Offer,首次公开募股)是财经媒体中出现频率很高的热词,因此很多财经新闻在标题中冠以IPO的英文缩写而不加任何中文注释——这是在默认所有财经媒体的受众都知道这个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俞安 《记者摇篮》2010,(4):18-18
会议报道是一种基本的新闻形式,在报纸上经常出现。就会议报道本身来讲,它是通过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让读者从中了解会议的中心议题和任务。对此,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而且要下功夫报道好,这是一项重要的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在各个领域与世界的接轨,一些国际上通用的英简称逐渐为我国人民所熟悉,英缩写也频频在报纸等新闻媒体上露面。如WTO、APEC、SARS等等英简称,从未学过英语的人也都耳熟能详了:但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度,过多过滥便会走向反面。笔就常听一些读抱怨说,现在报纸上的一些章,常在中中夹杂着几个英字母,让人看不懂  相似文献   

12.
归纳科技英文缩写词的主要构词方法———裁减法、首字母组合法和混成法,以帮助科技编辑了解和掌握科技英文缩写词构词方法及其规律性,使其在审、编科技论文时面对其中的英文缩写词“成竹在胸”,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3.
黄磊  唐芳 《新闻前哨》2013,(9):110-111
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发展迅猛,报纸受到严重挑战,"报纸消亡论"不绝于耳。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报纸如何完成华丽转身?本文以美国报业为例,试图探寻一条可为中国报纸借鉴的媒体突围之路。渠道,深耕与开垦"NIE",意为"报纸参与教育",Newspaper In Education的英文缩写。美国报纸非常重视学生这一读者群体,NIE的诞生,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1972年,在21岁到25岁这一年  相似文献   

14.
最近到楼下的报摊去买报纸,南京的《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经常买不到,我问老板为什么这两份报纸卖光了,而本地的报纸还剩这么多。老板回答说,这两家报纸比本地几家报纸好看,报纸上刊登的都是好看的社会新闻、娱乐新闻,读者爱看。确实是这样,就拿国际新闻来说,这两家报纸除了特别重大的政治新闻就很少刊登这些“不好看的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15.
韩杰 《青年记者》2005,(6):74-76
看到中国近期出现的两张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既喜也忧。喜的是,中国新闻人终于要办一份自己的《华尔街日报》,与已进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中国经济相匹配。忧的为,现在中国财经类报纸群雄并起,各有所长。可以预计,为了争做中国财经报纸的龙头老大,相互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要争第一,唯有提高报纸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三问     
蒋剑翔 《新闻与写作》2004,(8):40-40,43
我一向喜欢读人民日报,非常崇拜这张报纸。但常常读,也常常会读出一些毛病,或说疑问来。当然,这些疑问在其它报纸上更多。这里,顺手从人民日报和江南时报上拈来三则疑问,有些代表性,姑且曰“新闻三问”。“问”之不当,还望诸君赐教。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读新闻英语标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新闻不仅是中国为世界所了解的途径,更是中国人快速掌握世界资讯的手段。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急需读懂新闻英语。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一份英文报纸少则数十版,多则百余版,要想从头到尾篇篇都用心读完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读者在读新闻的时候,更多的只  相似文献   

18.
财经报纸发展空间何在?成长方向何在?障碍何在?想象和现实就整个中国报业来说,财经报纸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引人注目。2006年,中国财经报纸当年广告收入仅14.78亿元,在全国报刊广告总收入  相似文献   

19.
报纸分工细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其标志是一些实力派报纸纷纷推出了名目繁多的新闻专刊,以经济类的新闻专刊为例,就有财经、金融、证券等更细的分工,此外还有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科教文卫新闻、娱乐新闻等等。虽然名称各异,但都是以承载新闻为主要任务的报纸专刊。从性质上讲,新闻专刊实际上就是分类新闻专版。 从发展上看,分类新闻走热是报纸继扩版之后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应该说。这一变化是报纸扩大新闻信息量,克服杂志化倾向,更好地服务于受众而进行的一种新尝试。这种新尝试既是媒体激烈竞  相似文献   

20.
11月15日,一份新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正式创刊,该报在北京、天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同步面世。这份报纸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三方共同投资、联合主办,是中国第一张跨地区、跨媒体运作的报纸。该报的创刊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及其全资公司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一财经"公司)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传媒业的一个重要事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